刘备三请诸葛亮 而这个人让唐太宗四次请他
大唐贞观三年,中郎将(高级武职,即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常何的府邸。皇帝的使者再三行礼,请常何的门客马周入宫详谈。使者说,皇帝陛下的原话,是恭请马周先生,不是召见,更不是命令。
但马周回说身体不适,拒绝了。使者又来了两次,马周还是拒绝。
这一搞,可把常何吓坏了,他忙不迭地劝,可马周只是笑而不语。终于,在太宗李世民的使者第四次到来时,马周才答应进宫面圣。
究竟这马周是何许人也,为何他经得起李世民的四次请谈?
狂傲书生,只身来到长安
马周,字宾王,公元601年生于山东清河郡,幼时父母双亡,在亲戚家寄身长大。艰苦无依的环境,让马周深知,只有发奋读书方可改变命运。于是,广泛涉猎,加上聪颖天资,不过二十岁,满腹经纶的马周已是名动一方。
可是,渴望在官场一展雄才的马周,直到高祖武德初年才接到邻郡书吏的邀请。而这对他来说,尚不是理想所在。于是,虽然入职,他却无心公务,而是纵情山水,以酒为乐。在世人眼中,这位马才子狂傲无双桀骜无敌,颇有点像三国时期的宠统。
但是,下属耍大牌,上司很生气。博州刺史达奚恕破口大骂,什么名动州郡的大才子,简直一废物,整天不务正业,根本不是治国平天下的料。
一气之下,马周辞去小小的书吏官职,专心周游天下。在这个过程中,他先是到齐鲁拜孔访贤,后是往长安问达谋事。
终于,在长安,经多方权衡后,马周成了常何的门客,只因中郎将常何为人正直,而且是玄武门之变时的玄武门守将,太宗皇帝对常何的信任可不是一般的好。同时,马周决定,要找一个时机制造“地震”,只有那样,才可能得到有雄才大略的太宗皇帝的重视。
好在,这样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一纸奏疏,名震太宗案头
这一年,贞观三年,天下大旱,饥荒四起。纵是几番恳切请奏,苍天依旧不降滴雨。
恤民的李世民为百姓苦难而痛心,他诚请百官呈奏政事得失,以责己之过、修正政纲,从而消弭苍天之怒、给百姓减轻灾患。
正当百官竟展文采上奏时,这常何却愁眉难开。只因为,他自己是斗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武将,纵使对太宗皇帝有着百般忠心,也只适于护卫平安,文书工作却是爱莫能助。
常何之忧,正巧被马周看在眼里。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作为常何的门客,马周本就是得到了很高礼遇,更何况投奔常何之时,马周就怀着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想法。此时,正是他振翅的良机。
于是,马周一纸奏疏,建议二十条,指时政纰漏,陈革新方略,文辞优美,条清络晰。李世民一看,捋须称绝,惊为神文。忠厚的常何倒是不贪他人之功,献出了背后操刀的马周。因此,太宗皇帝欲召而见之任而用之,以为先祖黎民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