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什么要杀袁崇焕?并非反间计那么简单
袁崇焕之死,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明朝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但是,综合历史来考查,其实反间计只不过是导火索,使崇祯有了杀袁崇焕的借口。其实,崇祯对于袁崇焕隐忍已久,即使没有反间计,袁崇焕仍然难逃一死。
一、擅杀毛文龙埋下祸根。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五月底,袁崇焕巡视东江。其间,袁与东江总兵毛文龙进行了几次谈话,明确要求毛不得再持续以前的半独立状态,而要听从朝廷的指挥。但是,毛文龙以各种理由搪塞。眼看无法谈拢,袁崇焕便下令将毛文龙逮捕,公布了其十二条罪状,条条当斩。
随后,袁崇焕命人用崇祯赐于的尚方宝剑将毛文龙斩首。应当说,袁崇焕斩毛文龙主要是因为毛不听节制,影响了袁五年复辽战略的实施。然后,毛文龙毕竟是朝廷任命的总兵官,尚方宝剑再厉害也斩不到他头上。斩杀毛文龙,在当时就引起了巨大争议。崇祯当然对袁崇焕的做法也十分不满,但彼时他正依靠袁崇焕恢复辽东,所以暂时忍下这口气,没有责难。后来,在逮捕袁崇焕的时候,这件事就被翻出来成为罪状之一。
二、后金袭京使崇祯恼羞成怒。崇祯二年10月,后金绕道蒙古,破边墙而入,直袭北京。袁崇焕接报后,除自己率军入京勤王外,还先后在遵化、蓟州和通州进行拦截,但都没有成功。在此情况下,袁崇焕带领9000骑兵日夜兼程,终于于11月19日赶到了北京城下,比后金军总算早了一天。
当时的北京城已经一片慌乱。崇祯不得已,只好重新起用孙承宗。方寸大乱的崇祯先是命孙承宗负责通州防卫,旨意刚下没多久,又叫孙承宗负责京城防务,等孙承宗巡视完京城,他又命令孙承宗去通州。如此一令三改,显示出崇祯的极度慌乱。而这一切,距离五年复辽目标的提出才仅仅一年多。在崇祯看来,我给了你袁崇焕那么大的权力,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没看到你收复多少失地,可你却以后金的兵临城下来回报我!既然如此,我要你何用?
三、入京勤王引发猜忌。后金向北京进军时,就有流言说袁崇焕引后金入京。崇祯本就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加上对袁崇焕的恼怒,便下令要求袁崇焕兵驻蓟州,没有圣旨不得入京勤王。但袁崇焕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引起皇帝的猜疑,依旧率军来到北京城下。在袁崇焕眼里,他是勤王,但在崇祯眼里则时抗旨,性质十分严重。
十一月二十三日,崇祯召见袁崇焕。袁崇焕提出连日作战,士兵疲惫,希望可以像满桂进入德胜门瓮城休整一样,让他的部队也进入城内。没想到,崇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而且也不准袁崇焕住进城内。这说明,崇祯根本就已经不相信袁崇焕了,只是碍于大敌当前,还没有下定决心要处置袁崇焕而已。
十一月二十九日,反间计发,使崇祯对于袁崇焕的愤怒终于找到了发泄口。十二月初一,崇祯借召见之机,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又过了8个多月,处死了袁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