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间房价 1300两白银能买四五千平米的豪宅
中间有一个“七室一厅”的大院落、周围还有6个小院落,在清朝时期买这么一座宅子要花多少钱?近日,重庆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中心在整理馆藏的可移动文物时,一件清光绪年间的碑帖引起了专家的注意。这件碑帖是从“重庆书帮会所地界碑”上拓下来的,此碑上讲述的故事便与重庆书帮会所梓潼分会在当地购房置业相关。从中可看出,当年他们买下一个“大小七院”的宅子,总共“去银壹千叁百两整”。
界碑或立在绵阳梓潼县
近日,记者在重庆图书馆看到了这份“重庆书帮会所地界碑”碑帖,碑帖2米多长、1米多宽。从落款时间可看出,这块界碑制于清光绪九年,立碑的人是“渝城书帮梓潼会”。碑文开头便讲述了立碑缘由:“今将置买公所房屋地基界址胪列于后”。
“梓潼会于同治癸酉年置买南纪坊地名砍井周姓房屋大小七院……”碑文中说道,重庆书帮会所梓潼分会在清同治年间,在南纪坊砍井购买周姓人家的房屋,大小有7院,总共花去银两1300两整。接下来,便将该房屋四面八方的边界进行了说明:“前抵街心,后抵本己崖上垣墙……”
梓潼在哪里?重庆图书馆文史专家王志昆推测,这应该是指当今四川绵阳的梓潼县。据了解,梓潼历史渊源较早,秦朝时期便置县。
清朝“大小七院”的宅子到底有多大?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副秘书长张德安介绍,大小七个院子,按照保守估计,至少四五千平米。
当时县官“年薪”为40两
1300两白银,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梓潼会不得不想办法筹措经费。“因功果不敷集众商议因将週围小院六座晰卖于傅善成堂……”碑文中记载,梓潼会因经费紧张所以将该宅子周围6座小院卖给了当地一个善成堂,从中得了六百七十两。王志昆介绍,“善成堂”是晚清时期规模较大、刻书较多的书肆之一,类似于现在的出版社。
通过卖周围6座小院给善成堂筹了670两,所以梓潼会实际上自己花了630两来购买此房屋。在这个界碑上,梓潼会将自己与善成堂的所属范围进行了详细记录,“以免日后争竞云尔。”
那清朝价值1300两白银的房屋是何概念呢?“清朝时,一个县官一年的奉银大约是40两,所以他要不吃不喝30多年才买得起这个房子。”王志昆说,可见这在当时也算是豪宅了。
买房还要请戏班子唱戏
现代人买了房屋后,装修、买家具……又要花不少钱。其实,古人也如此。
在这个界碑最后,也记录了梓潼会在这些上面的开支:“付修整各项共去银244两八钱一分;付借项月息并置家具各器等物共去银185两整;付置买公所治酒演戏刻碑杂用等项共去银132两整。”
“可见在清朝时期,买房置业也是生活中一件大事,不仅要摆设宴席,还要请戏班子唱戏给宾客看。”王志昆说,这件碑帖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从中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除此以外,碑帖本身也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因为古代刻碑的工匠都有很强的书法功底。据介绍,这个界碑是以楷书刻的,每个字都很工整有力。
王志昆告诉记者,接下来会尽快将此碑帖的文字内容整理出来,以便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