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修建的阿房宫为什么被一炬成灰
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篇《阿房宫赋》成了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的证据。《史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寝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中并没有记载项羽火烧阿房宫,史记中只提到“........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然而,西楚霸王项羽是否真的烧了阿房宫?各位博友,且听笔者慢慢道来。阿房宫建于始皇三十五年(前212),位置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它位于今陕西西安市以西十三公里处,与秦都咸阳隔渭河相望。阿房宫的工程非常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光这座前殿的规模就大得惊人,“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道:“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足见阿房宫之宏大。
按照今天的度量计算,阿房宫占地面积达八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它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200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组建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他们试图从这座被累累黄土尘封了两千多年的遗迹中,找到那一片被大火焚毁的宫殿。然而,挖掘的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阿房宫并没有被火烧的痕迹!会不会因为两千多年过去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袭,已经把大火留下的痕迹抹去了呢?
相传两千多年前,汉代长乐宫曾经是西汉首都长安城中最为华美的宫殿之一,是汉武帝母亲的居所,年幼的阿娇就在这里遇到了同样年幼的汉武帝刘彻,成就了“金屋藏娇”这段千古佳话。东汉末年,长乐宫被焚毁,火烧过的痕迹至今仍然历历在目。阿房宫与汉代长乐宫的建筑年代相差并不遥远,如果同样是被烧毁,应该留下被火烧的痕迹,阿房宫没有留下被火烧的痕迹!只有一个可能:项羽没有烧毁阿房宫。如果阿房宫被烧过,那么《史记》为什么没有记载呢?
《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而这一记载已在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也就是说,《史记》中所说的“宫室”,是被火烧过的秦都咸阳宫和其他秦朝宫室,而不是地处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是后人误读,把它说成是阿房宫。阿房宫被大火焚毁,只是从著名的唐代大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看出的,今天的人们也多是以《阿房宫赋》为依据。有人认为,杜牧是个文学家,他虚构出火烧阿房宫的事件,或许是为了达到以古讽今的目的。不过,仅以杜牧是文学家为理由,就证实阿房宫没有被大火焚毁的观点,显然也是不够的。所以项羽是否真的火烧过阿房宫还有待考证。这是因为:
1、阿房宫前殿遗址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宫殿夯土台基基址。仅就前殿五十四万多平方米的台基来看,这样规模的建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另外,从秦始皇晚期至秦二世,再到秦王子婴的全部政治活动,都是在咸阳宫或望夷宫举行的,而从未提到过阿房宫。
2、阿房宫存在与否的铁证只能是当时的文字记述或实物。然而,迄今没发现任何实物例证。如果宫殿建成,无论怎样焚毁,都应像秦咸阳宫遗址那样,有一米多厚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况且,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怎么可能连一个破碗都没有遗存呢?
3、《史记》载: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阿房宫*停工,将七十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就起义了。如此短的时间内显然建不成阿房宫。至于杜牧的《阿房宫赋》,则是诗人以想象为基础的。事实上,历史上早就有人指出过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关于其规模的描述都是图纸上而非实际上的。南宋程大昌就在《雍录》中写道:“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者,乃其立模,期使及此。”后两句的意思是:那是设计的模型,希望达到这种样子,事实上并没有付诸实施。如果阿房宫没有存在过,那么,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莫须有罪名,确实是冤枉的。
真相:项羽竟然死在虞姬苦肉计之下?
中国皇上身边不乏一些心机很重,能跟皇上耍心眼的女人。有几个跟皇上耍心眼耍得挺不错的,当然也有一些不成功的例子。一说虞姬好多朋友想到《霸王别姬》,我们都知道楚霸王项羽在四面楚歌时要做最后的一搏。虞姬为了不拖累他,赋诗说: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最后拔剑自刎。她想激楚霸王重返江东,从而东山再起。这让我们感觉虞姬确实是个好女人,不是一个祸乱朝纲和贪图享受的。为什么说虞姬也跟楚霸王耍心眼儿呢?楚霸王身边有一个谋士叫范增。很多朋友在课本上学过《鸿门宴》。《鸿门宴》里,刘邦最后跑了,赠给范增和项羽玉璧一对,玉斗一双。当时,项羽还挺喜欢,范增则气得把玉斗捣碎,说“竖子不足与谋”。其意思是,项羽,你个混蛋小子,跟你没法谋求大事了,这些人将来都得让刘邦这流氓逮去。你这次不杀他,后患无穷。范增是项羽身边极为重要的谋士,可后来走了,而项羽想再找他的时候,范增后背生了个大疮,最后死了。他是怎么离开的呢?据历史学家研究是跟虞姬有关。
是虞姬害范增吗?那倒不是。这个虞姬跟霸王之间确实是情投意合,两个人爱得很深沉。可是这虞姬,没有那些轰轰烈烈的想法——要项羽雄霸天下,我做皇后,她只想跟楚霸王项羽,安安静静地过二人世界。虞姬她这个愿望和范增不一样,范增是要辅佐项羽雄霸天下,他对项羽的这种理想,跟虞姬的要求有冲突。说白了两个人在争夺对项羽控制权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范增当时一直劝项羽不要跟虞姬儿女情长,但是项羽舍不得,虞姬也舍不得。虞姬说,你就是把天下都占了,怎如你我二人风花雪月的日子好?项羽这边舍不得天下,那边舍不得美人。他的性格优柔寡断,跟刘邦不一样。刘邦为自己逃命,把老婆、孩子全都踹车底下去了。
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天,虞姬正在帐中,突然有人行刺,当然最后刺客没有行刺成,被抓住了。结果,这个刺客咬舌自尽。项羽就急了,谁敢刺杀我心爱的女人呢?一看不是刘邦派来的,也不是韩信派来的,那谁想要虞姬的命呢?只有范增。据说,这个事是虞姬的苦肉计,用这种方法逼走范增。项羽重视这个女人胜过天下,那么你动她就等于动他心肝宝贝了。范增也明白这个事,知道这个小子没有出息,辅佐不了,于是走了。这一走,他死在外面了。后来,在项羽跟刘邦的争斗过程当中,项羽失去了范增这样重要的谋略家,人家那边有张良、萧何、陈平、韩信等一群谋士。最后刘邦这个无赖得了天下,反而项羽这个英雄丢了天下。虞姬耍这个小小的心眼儿,不仅把项羽的天下葬送了。还把项羽的命葬送了,后来项羽乌江自刎,留下了千古憾事。
下边这位女人是谁呢?侯夫人。这得从隋炀帝说起。隋文帝之后是隋炀帝杨广,历史相传隋炀帝杀兄屠嫂,丧伦理,把纲常二字一旁扔,是挺不地道的一个皇上。但是隋炀帝有修建京杭大运河这样的历史功绩,他的一生算是功过参半。隋炀帝好色,这是众所周知的,无论是正史、野史都写了。这隋炀帝,在后宫连挑带选,就跟现在海选差不多,把一些漂亮女人找来。他弄来16位很漂亮的女人,给她们建了座楼,叫“迷楼”。意思是说你们把我迷住了。
他把这16位从宫里选出来的美人放在里面供他玩乐。但宫里有的人一辈子见不着皇帝,其中有一位也想进迷楼里面。她进宫时被封为才人,叫侯夫人。她在宫里没见过隋炀帝,就想该怎么办。其实她长得很漂亮,为什么长得漂亮没有选上呢?因为她家里没有钱打点选女人的太监。太监就没有把她往上推荐。这侯夫人想了一招,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假装上吊,并且写了两首情意绵绵的诗,放在锦囊里,又把锦囊贴身放着。皇上一救她,就能看到锦囊。情诗再加上为他而死,他能不感动吗?看着跟演戏似的,确实是演戏,她也做好准备了。这侯夫人一心想着怎么做戏怎么悲痛,结果一着急她顺手系了一个死扣。这下坏了,她两脚悬空了,一悬空,手脚没力气了。宫女在这个时候赶紧就去报告了。要是隋炀帝快点儿来也没事,偏偏她住的地方离隋炀帝的宫殿有一段距离。
这隋炀帝一听也着急,可来到这儿,侯夫人已经驾鹤归西了。你说这戏让她演的。当时,隋炀帝一看,她长得真漂亮,再一看锦囊里的诗,隋炀帝后悔了,封她为四品夫人,还给她写墓碑。她跟皇上耍心眼儿,火候没掌握住。侯夫人是个好演员,只可惜道具不给力,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误了卿卿性命。不光皇帝身边的女人,也不光其他的女人,我们所有人都不要拿耍心眼儿当乐趣,觉得我比你强,我能算计你。其实谁是*?谁都不是*。最多是今天被你糊弄了,但明天、后天可能就明白了。我明白了,你还能耍弄我吗?而且你占了这一点的便宜后,让我们都知道你这个人太精,不愿意跟你往来,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成皋之战:刘邦项羽的巅峰对决
成皋之战,始于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它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即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在这场战争中,刘邦及其谋臣武将注意政治、军事、经济多方面的配合,将正面相持、翼侧迂回和敌后骚扰等策略加以巧妙运用,调动、疲惫、削弱直至战胜强敌项羽,从而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又一成功典范。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秦王朝反动统治后,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急剧的变化,这就是起义军首领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统治权而展开长期战争,历史由此进入了楚汉相争时期。
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处于劣势地位。但他富有政治远见,注意争取民心,招揽军政人才,因而在政治上据有主动地位。
在军事活动方面,刘邦善于运用谋略,巧妙利用矛盾,做到示形隐真,乘项羽东进镇压田荣反楚之际,暗渡陈仓,占领战略要地关中地区。尔后又联络诸侯军56万袭占彭城,端了项羽的老窝,成为项羽强有力的对手。然而在袭占彭城之后,刘邦满足于表面上的胜利,置酒作乐,疏于戒备。而项羽一接到彭城失陷的消息,即亲率精兵3万从齐地赶回,乘刘邦毫无戒备的时机,发起进攻,夺回彭城。刘邦溃不成军,仅带骑兵数十名狼狈逃脱,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吕雉也成了项羽的阶下之囚。彭城之战使刘邦主力遭到歼灭性的打击,楚军乘胜实施战略追击,一些原来追随刘邦的诸侯这时见风使舵,纷纷背汉投楚,形势对刘邦来说殊为严峻。不过刘邦毕竟是一位强者,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改变楚强汉弱的态势,他果断采纳谋士张良等人的正确建议,在政治上争取同项羽有矛盾的英布,重用部下彭越、韩信,团结内部力量;在军事上制定据关中为根本,以正面坚持为主;敌后袭扰和南北两翼牵制为辅的对楚作战方针,并一一予以实施。
汉高帝二年(前205年)五月,刘邦退到荥阳一线收集残部。这时,刘邦的部下萧何在关中征售到大批兵员补充前线,韩信也带部队赶来与刘邦会合。刘邦的汉军得到休整补充后,实力复振,将楚军成功地遏阻于荥阳以东地区,暂时稳定了战局。
荥阳及其西面的成皋,南屏嵩山,北临河水(黄河),汜水纵流其间,为洛阳的门户,入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五月起,汉、楚两军为争夺该地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交战初,刘邦即按照张良制定的谋略,实施正面坚持、敌后袭扰和翼侧牵制的作战部署,以政治配合军事,以进攻辅助防御,游说英布倒戈,从南面牵制项羽;派遣韩信破魏,保障翼侧安全;联络彭越,袭扰项羽后方,从而有力地迟滞了项羽的进攻。同时刘邦让萧何治理关中、巴蜀,巩固后方战略基地,转运粮食兵员,支援前线作战;还采纳陈平的计谋,派遣间谍进行活动,分化瓦解楚军。
刘邦的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牵制楚军、巩固后方的积极作用,但是正面战场的形势依然不怎么乐观。项羽看到刘邦的*有增无减,十分不安,便于次年春调动楚军主力加紧进攻荥阳、成皋,并多次派兵切断汉军的粮道,使刘邦的部队在补给上发生很大的困难。五月间,项羽大军进逼荥阳,刘邦内乏继粮,外无援兵,情势日趋危急。刘邦采纳张良的缓兵之计,派出使臣向项羽求和,表示愿以荥阳为界,以西属汉,以东归楚,但遭到项羽的断然拒绝。刘邦无奈,只得采纳将军纪信的计策,由纪信假扮作刘邦,驱车簇拥出荥阳东门,诈言城中食尽,汉王出降,蒙骗项羽,而自己则乘机从荥阳西门逃奔成皋。项羽发现自己受骗上当后勃然大怒,烧死纪信,率兵追击刘邦,很快攻下了成皋,刘邦仓皇逃回关中。
刘邦从关中征集到一批兵员,打算再夺成皋。谋士辕生认为这不是善策,建议刘邦派兵出武关(今陕西商南东南),调动楚军南下,减轻汉荥阳守军的压力;同时,让韩信加紧经营北方战场,迫使楚军分散兵力。刘邦欣然采纳这一计策,率军经武关出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之间,与英布配合展开攻势;与此同时,韩信也率部由赵地南下,直抵黄河北岸,与刘邦及荥阳汉军互相策应。汉军的行动果然调动了项羽的南下。这时刘邦却又转攻为守,避免同楚军进行决战,而让彭越加强对楚后方的袭击,彭越不失所望,进展迅速,攻占了要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直接给楚都彭城造成威胁。项羽首尾不能兼顾,*回师东击彭越,刘邦乘机收复了成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