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武则天感恩寺破戒为皇帝生子:孩子是谁的?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纵观她的一生,绝对是充满传奇色彩,大起大落,神奇绝妙的一生。在政敌面前,她有着铁一般的性格;在情人面前,她又表现出女人特有的万种风情,委婉缠绵;她高高在上时,举国拥戴,忘乎所以得竟敢活生生地造出象征她如日中天僻怪的“曌”字,然而她年老体衰时,就像当今躺在担架上接受审判的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一样,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亲信任人宰割而无能为力;她享受过全国男人对她的顶礼膜拜,也在寺院中度过她一生中最寂寞最艰苦最难熬的蹉跎岁月。然而,即使当尼姑,她也当出了古今中外佛门里任何尼姑未曾有过的奇异浪漫,掀起一波波的情感浪涛,终于将她推向了充分施展自己才干的新彼岸。
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她是武则天。
武则天入寺为尼时如何怀上孩子?
武则天十四岁被选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有人说,她是有其名无其实,长达十年时间,幸运的大门对她始终是微闭着,没有得到过太宗的宠幸。但蔡东潘的唐史演义中如此叙说,刚入宫时,太宗对她还是蛮喜欢的。那时的武媚娘,丰满硕长,芙蓉颜面,最动人的,是她一双俏眼,勾魂摄魄。太宗第一次见到她时,还没等天黑,便着急地召她侍寝。开始太宗还怕她岁数小,经受不起这通折腾,谁料想她“纵体入怀,毫不怯避,春风一度,啼笑皆妍”。太宗对她的感觉用了8个字,叫做“不醉自醉,不迷自迷”,宠爱有加。
这女子后来的失宠,主要因为有两点,一是实在性格太刚烈,太宗有匹烈马,“野性难驯”,武才人自报奋勇请求去驯,太宗问她驯马之术,她回答臣妾只要三样东西,铁鞭、铁杖和匕首,它要是不听话就用鞭子抽它,再不听就用铁棍子猛击它,实在不行,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杀了它!天哪,这种老婆谁敢要呢?二是武则天进宫以后,白天经常出现太白星,那是一种灾难星,另外社会上流传着“唐三世后之后,女主武氏代有天下”,而且传说这个女子已在宫中。李世民立马就想到武则天,警觉起来,虽然没有杀了她,但从此也没有再宠幸她,爱答不理的多少年就过去了。
这种冷落对于一位从小就性格倔强,喜欢争强好胜,见不得别人超过自己的武则天来说,郁闷至极可想而知。
但武则天这种女子,注定要把上天赋予她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的,那就是以色诱人,以情感人。在唐太宗晚年卧病在床时,她终于抓住了机会,和常来服侍皇上的太子李治产生了“乱伦之恋“,即母子之恋,一女服侍父子二人。武则天比李治还大四岁,两个人一见钟情,打破任何束缚,海誓山盟,很是恩爱,一发不可收拾,就等着皇上驾崩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李世民去世。唐高宗李治继位。皇帝死了,遗妃怎么办?大唐沿用北朝以来的惯例,让先帝妃子中没有子女的一律进入寺院削发为尼。就这样,武则天也和那些后妃一起被送入长安城北面的感业寺。按照《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的记载:“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李治刚当了皇上,既要考虑社会影响,又要考虑百业待兴,无论如何也不敢把武才人留在宫内的。
尼姑,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寺院高墙森森,生活清苦。武才人到感业寺,“缁衣顿改昔时装,独窝青灯古佛旁”。每天凌晨3点起床,3点半上早课,饭都在上午之前吃两顿,“过午不食”,一直要熬到次日清晨再吃。佛门讲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清规戒律甚多。
一般而言,在家学佛有5戒,出家人和尚(比丘)有250戒,尼姑(比丘尼)清规戒律更多,有348戒,这对于常年在宫中过着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日子的后妃们来说,肯定是叫苦不迭,度日如年。
然而,武则天就是武则天,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绝对有她的大智慧。她是一个非常勇敢、非常坚强的女人,特别是她的精神和意志,任何情况下都是打不倒摧不垮的。她在寺院寂寥而落漠的4年中,不忘为自己“充电”,韬光养晦,抓紧时间潜心学习佛法,书文习字,不仅改善了精神状态,也提高了佛学造诣,真可谓一举两得。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这个时候,在她看来,事业和前程无法争取,但学历可以争取,她想通过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学历,来弥补事业和前程方面的遗憾。
尤其在学佛方面,因为有一定的佛学功底,加上天资聪慧,武则天长进很快,在博大精深的佛学海洋中如鱼得水,收获颇丰。这为她执政后推行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称佛学经典的《心经》,260个字,字字玑珠,她倒背如流。“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依照心经,心中无有碍,由于没有碍,所以不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最后达到彼岸。
她不再把入寺当尼故看做是命运的不公,也不再把理想和前程看作一片渺茫。有志者要能屈能伸,成大事者必忍辱负重。武则天的胸怀越来越开阔,意志也越来越坚定。她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向,她要把这段经历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实现自己要做人上人的宏大抱负。
总之,武则天几年的寺院生活,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丰富了学识,没有虚度年华,精神世界是丰富多样的。佛教的“戒邪淫”的戒律对她没起作用,她此时期生活浪漫色彩的,还是她和过去太子,当今皇上的那段绵绵不了情,她作的一首题为《如意娘》的情诗,情深意切,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此来长下泪,开箱验看石榴裙。
在这首诗里,武则天为了打动自己的情人,活神活现地把自己描写为感情痴得憔悴支离,盲得看朱成碧的程度,实在令人感动。她千方百计托人将这首情诗连同一条石榴裙,秘密送进宫中交给李治。高宗肝肠俱断,怜香惜玉之情跃然而生。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五月,先皇太宗的周年到了,高宗李治要选择去感业寺为父皇祭祀祈祷。他要借着祭祀祈祷这个噱头,和自己的意中人见上一面。这是武则天期待了一年才等来的一次相会。感业寺上演了一幕爱情悲剧,相会的场面自然会让武则天和李治动容,相拥而泣,一言难尽衷肠。李治看武则天,桃花如旧,人面依然,丰腴姿态丝毫未减,不由得悲喜交加,情以何堪。他匆忙拜完三尊大佛,遂令侍卫在外面候驾,自己挽着这女子的手径直进入卧房。
武则天一下子坐到高宗的膝上,流着眼泪凄述离别后的苦况,满腹的冤屈,无穷尽的相思,伴随着滴滴泪珠倾诉连连,使得性格软弱的高宗不禁呜咽起来。史书记载,“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武则天尽显情女本色,极尽似水柔情,把高宗弄得神魂颠倒,若非光天化日,几乎兴雨布云。
温存数语后,方与武氏含情脉脉,依依不舍中一步三回首地缓步离开。以后,高宗常常来到感业寺和武则天会面。在希冀与渴望之中,武则天怀上了李治的种子。公元652年秋冬之际,武则天在感业寺生下了与高宗的第一个儿子李弘。
这枚在感业寺里孕育成熟的爱的果实,使做着尼姑的武则天品尝到爱的欢欣,情的深切,幸运之神向她伸出了双手。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高宗李治在王皇后的赞许下,把做了将近四年尼姑的武则天召进后宫。不久,册立她为正二品的妃子昭仪。
武则天带着她那一般人难以察觉的笑容,缓慢而又坚毅地再度跨入皇宫,开始了她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向着权力的最高峰奋力攀登。
性格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