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越南曾有“同志加兄弟“的友谊 为何反目
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于人如此,于国何不然。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有公开条款和秘密条款两部分。秘密条款规定,给予德国在立陶宛和波兰西部,苏联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比萨拉比亚和波兰东部的行动*。后来的秘密协定扩大了德国在波兰的地区,把立陶宛划入苏联的*范围。条款约定,苏联红军和德国国防军共同出兵打击万恶的波兰资产阶级*,9月1日凌晨,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0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占领波兰东部并将其并入苏联领土,苏联红军与德国国防军在波兰的布列斯特胜利会师,至此,波兰灭亡。
同年12月,斯大林致电希特勒:“用鲜血凝聚成的德国和苏联人民的友谊,将会继续保持下去并得到巩固。”其甘过醴,俨然歃血之盟,然而一年后的1941年6月22日,德国弃鲜血凝聚成的友谊于不顾,大举进攻苏联。蜜月未满,福慧短促,甘以绝,无故以离,片刻浮华,就此云散烟消。
1941年4月13日,苏日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苏联誓当尊重“满洲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日本誓为尊重蒙古人民*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王造时遂起草《致斯大林大元帅的信》*。建政后,王因此信被定为“历史上的反苏反共罪行”。“*”中,王被以反革命罪逮捕入狱。小女海容拒绝参加其父的*,被打成反革命,受尽折磨而死。
赤色中国建立后,一边倒向苏联,便也有了“用鲜血凝聚成的友谊”诠释两国关系,鲜血凝聚,却血型相斥,终因主义之争成敌对之国,1969年3月更是爆发了珍宝岛保卫战。“中苏两国人民用鲜血凝聚成的友谊”遂禁提,但尚有“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中缅胞波友谊”等等的说法。然献血流了不少,友谊终未凝成。
古人云:“世俗异姓结为兄弟,大都揣势利之见,为不由衷之周旋。”
”中国与越南间曾有过“同志加兄弟的友谊,印支战争期间,中国予越南200多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1955年解放军自国军手中解放北部湾的夜莺岛,1957年越战前夕,为支援其抗美战争,将该岛送予越南,让其在上面修建雷达基地,作为预警轰炸河内的美国飞机,同时作为中国援越物资的转运站。越南得此领土,遂改名为白龙尾岛,岛上的中国居民则成越南华侨。越南统一后,两国关系渐行渐远,直至兵戎相见。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只有一个阿尔巴尼亚,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也曾用过“牢不可破的友谊”,中国对这个人口不足200万的小国竟提供了百亿元的援助。后来只因尼克松访华前,没有同阿尔巴尼亚预先磋商,遂生变数。当时有歌曲《北京—地拉那》唱道:“北京,地拉那,中国,阿尔巴尼亚。英雄的城市,英雄的国家。中阿人民并肩前进,团结在马列主义旗帜下。万岁!恩维尔·霍查!万岁!光荣坚强的党!万岁!北京—地拉那!”类似者尚有《北京—哈瓦那》:“北京—哈瓦那,一个在海角,一个在天涯。你在那一边招呼,我在这一边回答。中国和古巴:我们是兄弟,我们是一家。看吧,看吧,在加勒此海滨,怒放革命火花。把美帝国主义彻底打垮!”《中朝友谊万古长青》:“鸭绿江水,滔滔碧波,奔流不息;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 同甘苦,共患难,我们唇齿相依;我们一起共同走过艰苦的战斗历程。”
梁漱溟曾言:“朋友不终,是很大的憾事。”朋友不终,其中必有择友不慎的原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致命运相同、利益相关者易为友。印度教《薄伽梵歌》云:“世界并不真实,没有自在天,也没有基础,世界也并非相因而生,唯情欲是因,舍此别无他故。”人之情欲,即邦之利益,无欲为念者,无。资本主义*阵营皆如此,前者讲求民族主义,后者标榜国际主义。有共同的信奉,便有共同的价值观。然而,何以有的信奉,磐石座基,持恒不移,有的价值观,改弦更张,朝生暮死,最终恒者成业,易者虚幻,显然是信奉与价值观出了问题。君子守恒,小人易变,恒与变,皆因根本。
亲情无选择,交友有条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远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古希腊有谚云:“告诉我,你和谁在一起,我就告诉你,你是谁。”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与毒兽为伍,过不在毒兽,在己。
子曰“无友不如己者”,古贤尚有“交友逊己不如无”“交友需胜己,似己不如无”的明训。何以结交不如己之小国?小国结缘大国,图利,大国结缘小国,图名。1971年10月25日,中国加入联合国后,*便说:“是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不是不愿交胜己者,是胜己者不愿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