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要和这位农村妇女结为干姐妹?

慈禧太后与她结拜,命人一路八抬大轿将她抬进京城。清末长春榆树于家一门五进士,于氏科考传奇和显赫家世流传至今,百年后人们依然坚持在魁星楼下许心愿。

那么,慈禧为啥愿意与这位农村妇女结拜为干姐妹呢?其实,慈禧是想表扬这位母亲育儿有方!

种榆书院

“大干州,太平川,于(鱼)跃龙门亲眼见,一家大小都为官,条条鱼(于)儿上了天……”简单的一段民谣就写出了太平川老于家百年前是怎样的显赫,而且当年为了表扬于家母亲育儿有方,慈禧太后还与于家母亲结拜干姐妹,一路八抬大轿将她抬进京城。

2016年,榆树市榆树公园内,拂去岁月的风霜雪雨,百年前,老于家修建的魁星楼经过重新修葺后凛然伫立,巍峨,挺拔。

清朝三百年间,榆树总共出了8位进士,太平川于氏就独占5人,大家流传,因为魁星的笔指着他们家的方向。尽管百年过后,每逢考试,前来这里参拜魁星君的学子和家长络绎不绝,他们或循楼观望,或瞑目许愿,希望亲朋好友能沾得一丝灵运,下笔如有神助。

吉林榆树籍贯的”包青天“

提起榆树黑林镇太平川,榆树人几乎家喻户晓。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年间,太平川的一个家族发生的奇人奇事,使太平川声名大振,荣耀一时。

于氏家族的第三代于凌辰为道光年间甲辰科进士,第四代子孙中,于荫霖考中咸丰年间己未科进士,于蘅霖考中甲戊科进士,于观霖和于钟霖同年考中,为光绪丁丑年进士。第三代辈中,老大于凌奎所生七子,四子都中了进士,其余三个儿子也都是附贡生。值得称道的是,七子于钟霖还是翰林院学士,官至记名御史;三子于荫霖亦是翰林院编修,还官至湖北荆宜施道,广东按察使,云南、安徽布政使,湖北、河南巡抚。按照清朝的吏治,各省巡抚皆是二品官员,然而,于荫霖却因其卓著的政绩,被皇上破格赏赐一品顶戴花翎。于荫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在民间素有“包青天”的美誉,成为吉林入传第一人。《清史稿》中,史官对于荫霖的评价极高,称其不畏权贵,屡次弹劾与俄罗斯议和大臣崇厚,为大清争回“天山界地数百里”*。

在中国历史上,兄弟同榜举人,同榜进士本已难得,“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的奇巧情景,在逾千年的科考史上,更是独一无二。可以想见,于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太平川,应该可以与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相媲美。

慈禧和黑老太结拜为干姐妹

世人传称,慈禧太后曾与于家黑老太(于氏家族第三代于凌奎的太太)结拜干姊妹。

据说,慈禧太后闻于家有一奇女子,脚大一尺三寸,满脸麻子如繁星当空,面色黝黑,可谓生得极丑,人称黑老太。然而,就是这位面相极丑的黑老太却养育了四名进士,成就了“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的传奇故事。于是,慈禧太后颁下懿旨,要见一见这位黑老太。相见之后,黑老太的仁厚和机智深得太后欢心,遂与其结拜为干姐妹。虽然此一说仅为稗官野史,但于氏家族昔日的荣耀也不言自明。

乡间流传“牛上房,车上树”

乡间传说,于氏家族的第一代于居安本是山东潍坊县人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江湖郎中,靠着行医治病养家。乾隆年间,山东大旱,为了躲避灾难,于居安便带着儿子于龙川离开了家乡。正当于居安和于龙川父子为前程烦忧时,却碰见一位邋遢相士,该相士告诉父子俩,一直向北行,直到看到“牛上房,车上树”,便可扎下根来。说完相士便突然消失了。

于是,于居安带着儿子,一路北行。一天,父子俩走到了孤榆树附近,小龙川抬头一看,恰好看到一头牛正在房顶上吃草。原来,孤榆树这个地方,当时盛行挖地窨子,老牛在平原上吃草,也仿若爬到了房顶。再一扭头,又看到一台纺线的车子正好挂在一棵大树上,“这不就是车上树吗?”父子俩走了数月,终于落了脚。

这个地方就是孤榆树大干州。于氏家族总觉得“大干州”对“于(鱼)”不利,显赫之后,便将“州”字中的水借给“大干”,更名为“太平川”,“太平”二字一直沿用至今。

一把大火于家大院被焚烧殆尽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于氏家族纵然辉煌显赫一时,但最终也没能逃过分崩离析的悲惨结局。光绪年间,太平川于氏家族的一些后人以及府中家丁护院仗着权势,开始横行乡里。这才让落魄秀才汤文硕找到可乘之机,勾结吉林将军常顺,搜罗了一十二条罪状,奔赴京城告御状。龙颜一怒,显赫的于氏家族轰然倒塌,于钟霖吞金自杀,于荫霖也因此“废居京城”,直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才被重新启用。

一个鼎盛的官宦之家,就这样败落了!一夜间,一把大火把于家大院焚烧殆尽,于氏族人,有的外逃,隐姓埋名苟活于乡野之间,有的被官府逮捕,悉数流放。如今的榆树市黑林镇太平村,已经没有了于氏家族的后人,徒留下一些传说故事在世代传唱。

于家已成为榆树市文化名片

种榆书院,位于榆树市榆树公园中,青瓦红楼,画栋雕梁,两扇朱漆大门铆饰铜钉,门楣上悬有“培英堂”匾额,清光绪年间状元曹洪勋所提“种榆书院”四字悬挂其上。书院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是吉林的第一所书院。

种榆书院是于凌辰(于氏家族第三代第三子)、于凌云(于氏家族第三代第二子)兄弟二人主议、倡导、募捐、赠助的,供当地富户人家的子弟读书所用,后来,吉林邵守正同意拨款办学,种榆书院也从私立学堂变成了官办学堂。在于凌云的建议之下,种榆书院在1857年终于设立了10间考棚(科举考试第一级考试的地方),榆树地方的考生再也不用到吉林参加童试。当时,种榆书院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清朝年间,吉林将军衙门管辖范围内就出了34名进士,其中满族13名,汉族21名,汉族的21位进士之中,有8名都是由种榆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今,书院已经成了吉林书画院等一些文化机构的交流场所。

每逢考试人们在魁星楼许愿

经过种榆书院,径直前行,一片林树掩映之间,巍峨的魁星楼高高地翘着飞起的六角屋檐,耸立在榆树公园的东南一隅。斜阳西下,一对母女拾级而上,缓步登上魁星楼。女孩名叫朱晓敏,黑林镇人,今年正在念高三,再过几个月,就要参加高考了。母女二人顶着严寒,坐了几个小时的车,专程从黑林镇赶来,就是为了拜一拜楼里奉着的魁星君,以期在来年的考试中能够金榜题名。“去年,村里的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他妈妈就来参拜过。”走出魁星楼,晓敏的母亲言之凿凿。

岁月涤荡,历史变迁,魁星楼与种榆书院,都曾遭历了一场浩劫。后来,在榆树市又仿造其原貌,进行了修复。如今,两处于氏家族留下的景观,早已成了榆树市的文化名片。这里,每逢考试,前来参拜的学子和家长们络绎不绝。

其实,关于太平川老于家的故事,从其闯关东发迹,到家中子嗣仕途平顺,再到整个家族的轰然倒塌。那场大火以后,关于于氏后人的足迹,早已无法追寻。但是,于氏家族的传奇故事,却在榆树人中代代相传,有的已变成史料,有的却也无从考证,只能化作一段段凄美的故事,作为乡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