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平容保至今仍在日本被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松平容保,生于天保六年12月29日,也就是1836年2月15日,他是日本江户时代会津藩的第九代,也是最后一代藩主。曾经担任过京都守护职,他与兄长德川茂德、德川庆胜、弟弟松平定敬四人合称为“高须四兄弟”。松平容保逝世于明治26年。

松平容保的父亲是美浓国高须藩主松平义建,母亲是侧室古森氏。在1846年,他到会津松平家做松平容敬的继子,1852年接任了会津藩。在1860年时候,井伊直弼被水户藩浪士杀害的樱田门外之变,反对向水户藩讨伐。在1862年担任了新设的幕政参。之后松平容保带领会津藩到京都,与孝明天皇进行跟朝廷的谈判。

松平容保回国到会津后,让出了家督的位子给继子喜德。此后就谨言慎行。根据西乡隆盛和胜海舟的会谈江户城无血开城投降,新*军在上野战争后驱逐彰义队压制江户,进军到了北陆地方。容保作为幕府派的重要人物,一般都会被认为是被敌视的,戊辰战争是奥羽越列藩同盟为中心与新*军进行抗战,在会津战争进行篭城,劝告佐川官兵卫们投降。

松平容保对日本有很大的影响,在日本享有重要地位。松平容保延缓了倒幕运动的进一步行动,他建立了特务兼暴力组织——“新撰组”,这个组织可谓是“维新之敌”。在日本人的眼中,他这种旧*的代表,应该是被批判的对象。但事实不是这样,松平容保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时候,还竭力维护幕府的行为,受到了日本世代的传诵。

松平容保为什么不自杀

松平容保作为幕府旧*的代表,在维新派的打击下,最终选择了无奈地投降。作为武士,一向视忠诚为第一原则的松平容保,却没有死而是选择活了下来,这就引起了后世的猜测。那么松平容保为什么不自杀呢?

第一个原因应该是惯例所致。早在大盐平八郎之乱时期,*的主谋将领在被抓前就死了。因此幕府就把所有共谋人都全部处死了。这一个举措,后来就成了平乱的标准惯例。只要主谋的将领在平乱后死去,那么所有参与*的人员,都要被处死。因此,松平容保为了保护追随他的人不受到伤害,才决定不自杀。

第二个原因是心态。松平容保一直对恢复幕府统治抱有希望,他认为改革必将陷入困境。到时候还是得靠他们来拯救日本。只要松平容保不死,就还有平反的希望。如果他选择自杀的话,那么会坐实了朝敌的罪名,对他以及对他的部下,有百害而无一利。

松平容保之所以选择不自杀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他还想看看维新后的日本会发展成什么模样。他虽然是幕府封建派的*,但是他还是一个日本的政治家。他关心日本的发展,虽然他固执地认为维新对日本的影响不是很大。因此,他选择了活着,选择在失败后,看着日本的未来。

针对“松平容保为什么不自杀”这个问题,史学家一直也有着不同的争论,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松平容保的存在,的确为跟随他的部下,留下了生的希望。

松平容保评价

松平容保是幕府的重要人物,是明治维新的主要反对者。但是日本人对于松平容保的评价,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松平容保是一个保守派,日本江户时代会津藩最后一代藩主。由于身份和观念的影响,松平容保对于明治天皇所推行的新政持反对意见。他想极力维护腐败没落的幕府。若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守旧派,肯定会受到后人无数的抨击。但是日本人对松平容保的评价却鲜有恶语。他们认为,松平容保这种明知道会失败却依然努力去做的精神,值得很多人学习。不仅如此,人们还将松平容保和他部下这种以卵击石的抗争,演绎成“会津魂”,受到广泛的传颂。日本著名作家司马辽太郎曾经说过,想起会津,就会感受到日本这个民族还没有到无药可救的状态。

在日本人看来,“会津魂”的核心就“舍命忠君”。虽然武士阶层没落了,但是松平容保依然严守着藩祖家训----“会津藩为守护将军家而存在,如有藩主背叛,则家臣不可跟随”。正是因为这个家训的存在,松平容保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努力践行。松平容保忠于幕府,努力为自己的信念而战,即使身败名裂,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这种无关对错、无关国家,只关乎人的“义理”,让这个整个日本民族,有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毅力。这应该就是松平容保至今仍在日本被推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