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厉害公主荣寿固伦公主 慈禧都怕她三分
在中国的晚清时期,慈禧太后是向来说一不二的“女汉子”,但是她也是有怕的人的。就是当时的“荣寿固伦公主”,怕到哪种地步呢?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不相信,当公主来看望她的时候,她连身鲜艳的衣服都不敢穿!
慈禧太后*那么大,为什么要怕一位公主? 更何况,这个公主根本就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她是恭亲王奕訢的长女。当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成了朝中重臣,颇受重用,以至于后来,太后宣他的女儿进宫和她一起生活。在咸丰十一年的时候,封其为固伦公主,然而恭亲王却强烈的推辞。后来只好改其为荣寿公主。到了光绪年间,又封她为荣寿固伦公主。
公主到了12岁时(其实就算按照古制,公主这年岁也还没到及笄,但是皇家规矩谁又知道呢?),太后就做主为这个小姑娘选择未来的丈夫了。
跟据清宫里的老太监回忆,这一天到来时,公主打扮得格外端庄,穿上格格位分的鲜艳礼服,走着不急不缓的步子,先去后宫朝见太后,然后再走进内屋,放下竹帘,等待着未来生活在一起的那个人。
三个少年依次缓缓走到进前来,并排站好,请安作揖,然后安安分分地站着。过了一会儿,公主挑选完毕,太监就示意他们可以退下了。
公主的婚姻自主权几乎是没有的,选亲只是个程序,明面上选人的是公主,实际上选人的其实是太后。而太后准备的候选人,幸好公主是个安分守己的皇家女孩,服从太后的安排。
而那个被选中的男孩叫富察·志端,相貌帅气,脾性温和、斯文,而且还很好学上进(这位完全是古代话本子里的好后生,搁到现代就是一小鲜肉外加完美男朋友啊),他是满清的王公富察·景寿的儿子,他父亲所娶的也是一位公主。所以,这一对儿都是皇亲国戚啊,那还不是亲上加亲?于是,这门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定亲之后,就得开始在地安门外的街道上修建公主的府邸了。不远处的附近,驸马的府邸也在同时修建着。当然了,两个府邸外表那是相当的气派。
然而不幸的是,在公主出嫁的第五年,额驸就因病去世了。我们可怜的小公主,在她17岁的时候就做了寡妇。而且,当时的她还没有生育过。结婚五年没有生育听起来有些奇怪,其实,清朝对公主的规定相当多——出嫁的当天,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洞房花烛夜。行完大礼之后,夫妻俩就得各回各的府邸。在以后的日子里,驸马每天早上晚上都要去公主府里请安,然后就得马上回自己的府邸--除非公主宣召他,他才可以留宿,之前还有诸多的规矩。
所以,这公主与驸马与其说是夫妻,不如说是君臣关系。
公主为驸马守寡的时候才17岁(在古代刚刚及笄,放现代更是小女孩的年级),守寡的日子漫长而寂寞,她怎可能像那无心的石头一样毫无感觉?据老太监回忆,他经常能看到公主独自在院子里骑马,以此来排解孤单的心情。
太后看她年纪轻轻便守寡,着实可怜,于是就把她接到宫里同住。事实上,太后自己也是年轻守寡。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皇族亲王的女儿里,若是有守寡且无子的,就都叫人把她们接到宫里来。大家在一起也是热闹些。(也许在这位女强人的潜意识里也是有些抱团取暖的想法?)
在太后的身边,经常围绕着一堆寡妇。这里也包括后来的隆裕皇后和瑾妃,光绪嫌她们丑,从不召见,所以,她们的日子和寡妇也没什么区别。
在这些寡妇里,咱们公主是最合格也是最本分的小寡妇。她本来就长得老相,守寡之后,更是不再穿任何艳丽的衣服,所以,即便正处于爱美的年纪,也不做任何华丽的妆饰打扮。
公主长得其实不美。据当时服侍的老太监回忆,公主的背影跟隆裕皇后有些像。皇后面色枯黄,微微龅牙,又高又瘦,像一株干枯的老树,因为太高,经常扭歪着身子从视觉上降低身高。而公主只是正面和姿势比她要好看一点。
公主沉静且低调,对太后那是一片忠心啊。那个巨大而空旷的皇宫是她从小生活的最熟悉且最喜欢的地方。在那复杂的后宫里,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事公允,喜怒不形于色,办事八面玲珑。除了李莲英,她和每个人都处得很要好。 她对贵族和皇宫的礼仪都熟记于心,各种朝堂重臣的夫人来觐见,都要经过她的安排,连皇亲国戚也不例外,甚至于外国使臣的夫人们,也要她来接待,简直就像太后的秘书。
荣寿公主一般很少进言,但只要她说话,太后多数都言听计从,甚至还怕她三分。
比如,太后喜欢穿艳丽奢华的衣服,公主看了就很不高兴,说话很直率而且很不中听:“穿的这么靡费做什么?你不过就宫廷里的一个老妇人罢了,何必打扮得如此妖冶。”一通神唠叨,太后算是怕了她了,每次这位公主前来觐见,太后就特意挑一件朴实的礼服,连珠宝首饰都不敢多戴,那妆容自然就也不敢画的太过浓艳。
有一次,太后忍不住做了一件极其华丽漂亮衣服。暗地里嘱咐左右服侍的人千万不能告诉公主,连做一件衣服也要偷偷摸摸,太后对公主的态度可见一斑。
然而公主还是知道了,知道之后免不了一通抱怨。太后无奈,赶紧转移话题。等公主一走,就立刻埋怨左右人多嘴多舌,走漏消息。堂堂太后,竟也如此,不免让人唏嘘。
由上述信息量巨大的故事可观之:
首先,公主势强完全是因为自身气场过硬,不是因为得宠。
还有一层,就是虽然太后是有专横的一面,但她也并不是一点道理也不讲的。面对公主的逆耳忠言,她本来是可以利用权势为自己开脱,甚至不高兴了可以一道懿旨下来,将公主赶出皇宫去。但是,她没有。因为她知道这个公主的忠心,更明白在那些唠叨的背后,是不可反驳的义正言辞。
面对公主的“正”,她无话可说。
其实,在朝堂之上,太后所惧怕的还有很多人,这些惧怕背后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慈禧太后。即便饱受诟病,但是这个女人,也克制过自己的行为,因为她知道,肆意妄为终究不是一个*人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