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庄公的一个失误 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前面我们讲过,在西周周孝王的时候,秦人的祖先因为养马有功而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成为了第一位秦君。虽然地盘不大,但毕竟是有了自己的属地。在“道路以目”的周厉王时期,诸侯纷纷叛变,远在周王朝西部边陲的西戎国不仅加入了其中,而且还把靠近自己的秦人另外一个支系给灭了。周宣王继位之后,命令当时的秦君秦仲率军前去攻击西戎,争取把西戎给消灭掉。

然而,事与愿违,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太大,秦仲不仅没有消灭掉西戎,反而还把自己和整个军队都永远地留在了西戎——西戎是一个古老的部落联盟,其实力远在刚刚建立不久的秦国之上。西戎的叛变,以及秦仲的惨败,无异于是打在周王室脸上的两记响亮的耳光,让周王室在天下诸侯面前抬不起头来。要想挽回这个颜面,周王室就必须再次派兵继续围攻西戎。

于是,周宣王选中了战死在西戎的秦仲的五个儿子——因为在周宣王看来,现在只有这几个人肯于和西戎拼命,毕竟他们的父亲死在了西戎的手中,而且至今尸骨未寒。只有让他们五人统兵,才会带动军队的士气,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周宣王把他们兄弟五人召集到了都城镐京,把围攻西戎的艰巨任务交给了他们。五兄弟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这一使命,并在老大的带领下向西戎方向开拔。由于上次出征秦国已经失去了主力部队,故而这次出征周王室提供了主力部队——七千精锐正规军。果然,这一次他们兄弟五人没有让周宣王失望,大破西戎军队。

捷报的传来,自然让周宣王倍感欣慰——自己终于出了这口恶气。然而,面对胜利的局面,秦仲的这五个儿子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选择了见好就收。原因也很简单,西戎是个部落联盟,军事实力强大,几乎全民皆兵,如果长期开战的话,自己这些人马不一定能够坚持得住。所以,在取得初步胜利后,他们便见好就收。

回到镐京之后,周宣王自然是对他们进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和封赏——其中,秦仲的长子被指定为新一任秦君,也就是历史上的秦庄公。兄弟五人不仅加官进爵,而且周宣王还额外赏赐给了秦国一片土地。可是,秦庄公并不曾料到,正是自己没有对西戎乘胜追击的缘故,间接导致了五十多年后西周王朝的灭亡。五十多年后,西周王朝的领导者换成了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这是一位非常会玩的国君,最著名的游戏非“烽火戏诸侯”莫属。

周幽王的不务正业,再次导致了大批诸侯国叛离。而此时,当年被秦庄公打败了的西戎,经过五十年的休养生息,再次强大起来。于是,为了报当年的仇恨,西戎人把矛头对准了周王室,并联合与周王室有矛盾的申侯,一起袭击了周王室,并在骊山下杀死了周幽王。

而秦国作为这两个国家的邻居,竟然没有及时发现、并阻止他们的行动。周幽王的去世,标志着西周王朝的结束。与此同时,部分前来勤王的诸侯,面对被战火损毁的镐京,他们只好护送太子到东边的洛阳。

有意思的是,人们在这批勤王的队伍中,竟然发现了秦襄公忙碌的身影(秦襄公是秦庄公的儿子,秦庄公此时已经去世)。在洛阳,太子即位为新一任周王,也就是周平王,东周的第一位君王。试想一下,如果当年秦庄公利用自己手中的七千精锐正规军,再加上自己国家的部分部队,或者联合周边的其他诸侯国,彻底灭掉西戎。或许,就不会发生五十多年后的这一幕。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历史更不能重演,人们只能在历史中寻找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