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陈果夫之侄“蓝二代”隐居北京?

红炉磨坊”隐藏在北京亮马桥一个小区内,虽然临街,但仍然与马路隔着一道栅栏,想要进去,得绕一段远路。就像他的主人陈泽祯一样,显赫的身份就像是那一道栅栏,让他看上去似近实远。兜兜转转了大半生后,陈泽祯选择落在北京,这个他从未曾想过的地方。

这位看上去萌萌的“面包老爹”,更像是个老愤青、老顽童,他喜欢和年轻的员工们开玩笑,叫他们“我的孩子们”,店员们也都不怕他,在他身上,根本看不出年轻时凌厉的影子,然而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他,他出身显赫,其祖父是陈其美,两位堂伯是人称“*教父”的陈立夫、陈果夫。2015年10月,他给*“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写了一封公开信,声明要支持一个“有信念”的*。

1995年,陈泽祯接到一通来自*的电话,邀请他回大陆来看看。接到这通电话,陈泽祯很好奇,自从1949年和家人离家赴台之后,他半生从未再踏上故土。但当他真的回来,发现这片土地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

当时北京市的领导对他说,你别回美国去了,我们在北京近郊拨块地给你,你就在这边工作,怎么样?

陈泽祯一口回绝。“我说我不能,我是*。”

那位领导劝他,“你这样讲不对,你要这样想,你只要看中了哪一块,我们把路搞好了,人也处理好了,电水都有了,就交给你。这是帮助繁荣国家而出一份力,没有谁吃谁的饭这一说。”

条件如此丰厚,陈泽祯有点动心。在国外漂泊久了,他对国家更加怀有一种富国强民的梦想。但梦想归梦想,他还有一层顾虑——这万一传出去,*日本那些朋友说,陈泽祯现在跟*要了一块地,多丢脸。

这一犹豫又是几年过去了,2002年,陈泽祯最终决定把自己的面包店开在大陆。

这一次,*依然很重视。他想去哪里,*部门都出面联络,走哪儿都有人接待。除了北京,他还去考察过杭州。在杭州,他十分中意一栋位于老街区的老房子,年租金100万人民币的商铺,*愿意出面,帮他把价位砍掉近一半。

但考虑再三,他还是决定把面包店开在了亮马桥的使馆区一带。漂泊了半辈子后,陈泽祯在昔日“敌对阵营”的心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大陆很多人服务意识并不强,与人打交道态度很差,陈泽祯隔三差五就会跟人掐起来,大陆的朋友劝他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陈泽祯不同意,“你以为*当年很好吗?一点一点事都是我们做出来的,我就是要一般见识,因为你的档次在那里,更要去一般见识,为什么?我改好一点是一点,我就天天吵都可以,这就是存在感。”

然而这种执拗并非次次都灵,有*部门也曾找过他,希望能从他这里取得一些经验,并向他保证,他的意见一定会传达给高层领导,然而等他提完意见之后,在对方看来,他多少有点“不接地气”,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登门。

就在去年,他还跟食品药品监督局拧了起来。原因是食药局出了新规定,烘焙企业的生产车间不得小于若干平方米,而他的车间不够大。2014年底,他的面包店被停发了企业食品生产许可。他写了申诉书,交给统战部门,对方又转交给北京市食药部门。后者非常礼貌地驳回了他的所有诉求。

“他们现在不给我们QS(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我们12年来照中国法律都完全合规。”陈泽祯自认为在技术上,比食药局更有发言权来评价合规的标准。在过去几年里,他连续三次应邀去日本,担任日本的西点选拔赛决赛的评委。然而现在,回到大陆13年后,这位*大佬的后人,曾经备受礼遇的台胞,也不得不无奈又愤怒地面对“我们随时都可能倒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