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竟是热死的 收复*次年中暑竟当天身亡
在古代历史上的高温年份也不在少数,很多名人甚至就是死于中暑。
伏湛:加官仪式上中暑身亡
对于伏湛,有些人或许还比较陌生,但是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汉献帝有位皇后叫伏寿,也就是书中及电视剧中所称的伏皇后。这位伏皇后本想设计诛杀曹操,反倒被曹操追逼而死,她的娘家也因此遭到族诛。伏湛就是伏皇后的八世祖。
伏氏家族在汉代很出名,可以说是真正的贵族世家。伏湛的老祖宗伏胜,人称“济南伏生”,是今文《尚书》的始传者。伏家自古就是以诗书传家,家门口也总是围满了前来讨教问题的达官显贵。史书记载说,伏湛天性孝友、刻苦好学、少传父业,教授门徒数百人。西汉成帝时开始踏入仕途。但不幸的是,就在他仕途如日中天的时候,灾难也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建武十三年(37),刘秀又准备为伏湛加官,这次准备让他出任尚书,仪式搞得很隆重,天气很热,伏湛很高兴,然而一套繁琐的程序还没进行完毕,伏湛挺不住了,竟然中暑身亡。就这样,好好一出喜剧变成了悲剧,加官仪式也就成了送葬仪式了。
苏轼:旅途劳顿暑热去世
苏轼是宋代耳熟能详的文学家,也是享誉一时的文臣典范。历史上,有关苏轼的轶闻趣事数不胜数。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位大文豪竟然是因暑热而死。据史料记载,元祐八年(1093),大宋朝廷因掌握实权的高太后去世而风起云涌,各派*权斗激烈,最后旧党大臣们失势,苏轼被新党大臣贬往宁远军(今广西容县一带),不久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又隔了几年,他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岛。当时的海南尚未开发,文化落后不说,还道途偏远,湿热异常,完全是达官显贵们畏惧的险途。
还好,苏轼心理素质还是不错的,在这外放的数年间,他以苦为乐,努力适应艰苦生活,读书写作,甚至还发明了许多美食,结交了很多穷朋友。后来逢宋徽宗上台,徽宗皇帝爱苏轼之才,加之正赶上建中靖国元年(1101)的朝廷大赦,于是特别恩准苏轼北归。但是此时的苏轼毕竟已经老了,多年的发配也让他身体素质极坏,尤其正赶夏季高温,终因旅途劳顿中暑,慌作一团的家人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抢救措施,致使苏轼于在这年七月二十八日的暑热中去世。
赵明诚:为养家赴任途中中暑病倒
赵明诚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也是著名的诗人,但是他最让世人知晓的身份应该还是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系出名门,父亲赵挺之是宋徽宗时的宰相。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也就是苏轼去世的这一年,他在父亲的主持下,与当时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婚后的赵李二人夫唱妇随十分恩爱。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金兵开始南侵,时局动荡,家中财物丧失殆尽。
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赵明诚急需出仕为官。于是在建炎三年(1130)五月,赵明诚接受朝廷任命出守湖州。宋朝时有规定地方官员任职前,大多需要到*报备,有些还需要接受皇帝的当面问询。赵明诚也不例外。得到准确任职信息后,赵明诚就马上冒着六月的酷暑奔赴建康(今江苏南京),准备觐见在此避难的宋高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建康正是高温肆虐,赵明诚赶路心急不注意防暑,才几天就中暑病倒,李清照得知丈夫病危心急如焚,带着惊慌和忧虑,赶到建康去见丈夫。然而回天乏力,赵明诚还是于八月十八日去世,时年仅四十九岁。从此李清照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全部化入其词作中,创作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至今仍为文学爱好者们所吟诵。
郑成功:天热突发不适
有关郑成功抗清及其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的故事,想必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再清楚不过了。郑成功字明俨,号大木,幼名福松,因蒙南明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又赐名成功,故世称“国姓爷”。后永历帝封他为延平王,因此他也被后人称为“郑延平”。
南明永历十二年到十四年(1658-1660),郑成功三次出兵抗清,在福建沿海取得多次胜利。但是由于这时的清廷已经站稳脚跟,力量太过强大,因此郑成功转变策略,开始收复被荷兰人占据的*。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出发,经澎湖,向*进军,经过力战,终于将*收复。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就在郑成功取得胜利后不到一年,他却突然去世,当时年仅37岁。史书对郑成功去世的记载模糊不清,传闻多种多样。其中与郑成功同时代的李光地写有一本书叫《榕村语录续集》,该书记载,郑成功之死,是因为突发不适。于是一个叫马信的亲随,找来医生治疗,医生认为郑成功是天热中暑,遂“投以凉剂,是晚而殂”。如果将郑成功去世时间换算成西元纪年大约是公元1662年的6月23日,这天正是夏至前后,中暑可能性还是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