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张仪谁厉害 两个人其实是不相上下的

在战国时期出了很多的纵横家,其中就有苏秦张仪,这两个人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名声,可以说就是国家的外交官,那么苏秦张仪被大家放在一起对比,这两个人哪一个人物更加的厉害?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

苏秦和张仪哪个更牛?

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晚期有名的的纵横家或策士,用现在的话说,二人都是国际社会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饭的人。然而,就是这两个文弱书生,以其超人的智慧和诡谲的计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穿梭于国际社会之中,把世界各国玩弄于股掌之上,弄得国际社会风云变幻,惊涛骇浪。他们的纵横捭阖,深刻影响着战国后期群雄之间间并战争的形势,其观点和思想对后世王朝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老夫子的学生景春大呼说:苏、张“一怒而天下惧,安居则天下熄”。

苏秦,字季子,洛阳东郊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三一七至二七五年之间,是战国末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出身农民,自幼家境贫寒,但他素有大志,曾师从鬼谷子教授演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然而出道后却处处碰壁,仕途艰难,后来不得不回到家中继续苦读数年。再次出道后,得到燕昭王信任拜为上卿,为报燕王知遇之恩,就到齐国做官而暗中为燕国效力,他为削弱齐国力量达到不能犯燕的目的,多次向齐王出馊主义,弄得齐国四面树敌,一度灭国。后游说赵、韩、魏、燕、齐、宋六国“合纵”抗秦,他亲自任“纵约长”,一人佩戴六国相印,成了当时名负其实的联合国秘书长,其权力更是现代意义上的秘书长不能望其相背的。被后人称为“合纵之父”。

张仪年龄比苏秦稍长,但出道比苏秦要晚。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三六O至三一0年间。据说出身魏国名门之后,和苏秦同为鬼谷子教授的学生(这位鬼先生看来也是一位大牛人,他是中国第一所军校的校长兼教授,出自他门下的学生除了苏秦和张仪外,还有孙膑和庞涓呢!此是后话,不提。),张仪按岁数是苏秦的老哥和学长,他的仕宦之路不象苏秦那样砍坷,总体上还算比较顺畅的。由于苏秦出道较早,为官在前,他就找到小学弟帮忙给自己弄个一官半职,因受到苏秦的冷遇怒而向秦,得到秦王信任拜其为丞相,居百官之首,成为秦庭的二号人物,权倾朝野。随后,他赌着一口气,专门和苏秦对着干,你不是“合纵”吗?我就“连横”,分划瓦解苏秦倡导和组织的“合纵”阵营,并终于如愿以偿。张仪的连横策略为秦国的东进和崛起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秦的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被后人称为“连横之父”。

史书记载和后世之人均把二人相提并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出道之前看,二人均是一介寒儒,苏秦更是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第一次失败回家,连穷嫂子都看不起他,不给他饭吃,苏秦只好有一顿没一顿地硬撑着,没日没夜地“头悬梁、锥刺骨”地苦读兵书;张仪虽说是名门之后,也不过是个破落户弟子,不然就不会跑到深山老林去和鬼先生学习捭阖之术了。但比苏秦还是要强一些,至少还没有衣食之虞。

从权力拥有程度上看,苏秦似乎又比张仪稍强,除了出道较早外,张先生还啥都不是的时候,人家苏秦就是身掛六国相印之人了,六国军政大事圴决于苏秦一人,就连虎狼之国秦国因为有苏秦当权,十五年竟不敢出函谷关,足见其地位和作用。即便张仪后来做了秦国国相,那也只是一国之相,怎能和用有实权的联合国秘书长相提并论呢?从实际操作上看,二人基本旗鼓相当,苏秦倡导的“合纵”不可谓不成功,但张仪主张的“连横”也卓有成效,都是凭着过人的学识和诡谲的计谋,以三寸不烂之舌把各国君王鼓噪得头大,大事小事悉听尊便。从运作的结果上看,张仪有过苏秦之处,虽然苏秦“合纵”在先,张仪“连横”在后,但最终还是让张仪用“连横”之术把把苏秦的“合纵'之策打破,六国终久还是被秦国各个击破,最终被彻底灭掉。从人生的结局看,张仪明显比苏秦要强得多,虽然二人最后都被罢了相,但苏秦在齐国的阴谋暴露后,被齐王“车裂”而死,而张仪只是被秦逐到魏国老故,怎么说也算得到了善终。

苏秦张仪谁厉害

据说张仪是苏秦的师弟,苏秦主张合纵,张仪连横,苏秦张仪同是鬼谷子学生,张仪也是在苏秦的帮助下才得到秦王的赏识,苏秦于是设计把张仪送到秦国,于是张仪对苏秦派来送他的门人保证十年之内他不会使秦国侵犯六国,后来秦国壮大,张仪也做到了十年不侵犯六国的诺言,所以说两个人其实是不相上下的,只不过由于历史环境的影响,才有了两个人的比较,因为最后是秦国统一了天下,那么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其实苏秦比张仪整整晚一代人,两人并不是什么师兄弟,两人的活动轨迹也全无交错之处,张仪活动于秦惠文王时期,他在国际上的对手是公孙衍(号犀首),公孙衍也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是魏国人,他曾在秦国为大良造,伐魏斩首8万,张仪至秦得为相邦(这一职位当时大致相当于外交部长,后来演化为丞相),公孙衍受到排挤,就跑回魏国去作了大将。

张仪的外交政策是连横韩魏,使秦韩魏三国互相支持对方称王,秦惠文君也升级为秦王了,公孙衍的对策是韩魏赵燕和中山国,五国合纵,互相支持称王,史称“五国相王”,开始时,张仪的主张占了上风,魏国请他去作了三年相国,秦魏相安无事,秦国赢得了时间巩固改革成果,后来张仪头脑发热,让秦国向魏国借道去打齐国。

齐秦国力相当,秦国此次行千里越魏伐齐,结果惨败,魏惠王一看,秦国也不怎么样么,于是公孙衍的主张占了上风,出任相国,张仪还回秦国去作相邦,张仪欺骗楚国之后,楚怀王把秦齐两个超级大国都给得罪了,结果被两家轮流痛扁,韩魏也来趁火打劫,最后自己被骗去了秦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接下来齐秦连横,灭了其他国家,然后再一决雌雄,秦惠文王和张仪当政时,奉行连横韩魏,对付齐国的政策,随着伐齐战争的惨败,这一政策基本上是破产了。

秦武王继位后,重用公孙衍和魏人甘茂,张仪*离开了秦国,去魏国做官,甘茂排挤了公孙衍后为秦相,统军攻克韩国重兵把守的宜阳,进窥周室,秦武王得以去朝见周天子,但却由于意外,举鼎绝膑而死,短暂的混乱后,武王的一个庶弟继位,是为秦昭襄王,秦国的外交政策又一次急转弯,连横韩魏,与齐国为敌,亲韩魏的樗里疾为相,甘茂*逃往齐国避难。

苏秦和大哥苏代和二哥苏厉都是靠嘴皮子混饭吃,他先去秦国游说秦昭王失败了,回家后发奋用功头悬梁锥刺股。正好这时,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士,苏秦就去应聘,录取后被燕昭王派到齐国作了卧底战略特务,齐宣王时,齐国趁着燕国内乱,出兵灭了燕国,杀死了燕王哙,燕昭王一心报仇,问苏秦有何办法,苏秦建仪,燕国太弱,没法和齐国单挑,我们应该鼓励齐国去吞并宋国,消耗齐国的国力,而齐国一旦灭了宋国,列国为了维持均势都会进攻齐国,我们加入进去趁机报仇。那么谁去齐国,实行齐燕和好,鼓励齐灭宋的任务呢,只能是苏秦自己了。

苏秦去齐国游说齐泯王灭宋,正中齐王下怀,此前,齐泯王结好秦国,以防秦国干涉齐灭宋,苏秦却出了新点子,他去游说列国君王,组成了齐韩魏赵合纵伐秦,牵制秦国,齐军主力却去进攻宋国,这样齐秦关系恶化,宋国很不好打,齐军此次伐宋未能在合纵破裂之前灭之。

苏秦又给齐王出了主意,通过默许秦军进攻魏国旧都安邑,来换取秦国对齐灭宋的默许,这样齐与三晋的关系也恶化了,齐灭宋后,士卒疲惫不堪,而秦赵韩魏与齐国的关系都已恶化,表面上助齐灭宋的燕国更是齐国的死敌,秦国看出了好机会,率先号召,天下响应,于是秦赵韩魏燕,五国合纵破齐主力于济西,乐毅下齐城七十二,齐王身死人手。齐泯王总算在临淄失守前夕,认清了苏秦的战略特务真面目,将苏秦车裂而死。

然而赵韩魏燕目光短浅,居然附和秦国破齐,此战的结果是,秦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齐国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