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后乌喇那拉氏的葬礼为何如此寒酸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乾隆第四次南巡,皇后乌喇那拉氏和一众妃子都在随行之列。南巡之初,一切正常,途中乾隆还为乌喇那拉氏庆祝了她的48岁生日。闰二月十八日,南巡队伍来到了杭州,在美丽的蕉石鸣琴(清西湖十八景之一)处吃早餐。当时,乾隆还赐了许多膳品给乌喇那拉氏。可是到了吃晚饭时,陪皇帝一起用餐的嫔妃之中却不见她的身影。此后,大家也再没有见这位皇后露过面。
后来人们才知道,就在闰二月十八日那天吃过早饭后不久,乾隆便命人悄悄将乌喇那拉氏从水路送回京师了。
乌喇那拉皇后被送回京师后,乾隆依然继续南巡之行,但不久就返回。乾隆回宫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回乌喇那拉氏被封为娴妃、娴贵妃、皇贵妃、皇后时的四份册宝。乾隆虽然没有下废后的圣旨,但是收回册宝就等于废除了她的所有封号。之后,乾隆又下令裁减乌喇那拉氏身边的佣人。到了这年七月,乌喇那拉氏身边只剩下两名宫女了。按照清制,只有宫中地位最低的妃子才使用两名宫女。
一年后,乌喇那拉氏在孤苦之中默默离开了人世,时年49岁。当时,她的身边除了两名伺候的宫女外,别无他人。
乌喇那拉氏过世之时,乾隆正带着皇子和大臣们在木兰围场打猎,当他听到乌喇那拉氏去世的消息时,唯一的表示就是让乌喇那拉氏的儿子永回宫。
此前,孝贤皇后去世时,乾隆要求“在京王公以下,三品官以上,及诸皇子齐集举哀行礼”。孝贤皇后是在乾隆东巡途中去世的,迎孝贤皇后的灵驾回到京城时,“四品以下官员,公主、王妃、命妇以及内务府佐领、内管领下妇女,分班在朝阳门、东华门内和储秀宫缟服跪迎”。所有妃嫔、皇子、公主都要戴孝,民间停止嫁娶作乐27天,京师“男去冠缨,女去耳环”,就连乾隆本人也穿白绸孝服,更辍朝九日。那么,乌喇那拉氏的丧礼又办得如何呢?
从史料来看,乌喇那拉皇后的丧礼办得异常冷清,乾隆下了一道谕旨,说“饰终(人死时给予尊荣)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
从这份诏书来看,乾隆要求降一级操办乌喇那拉氏的葬礼,但实际上这位皇后的丧礼比皇贵妃的等级还要低。按清制,皇贵妃过世时,每天都该有大臣、公主、命妇一起给她举哀、行礼,但是在乌喇那拉氏的丧礼上这一项却被省去了。当时有个御史曾请求乾隆以皇后之礼葬乌喇那拉氏,结果因此被贬到*伊犁。
按照一般的惯例,皇后死后一般都与皇帝同穴,但是这位皇后却未能进入乾隆的裕陵地宫,而是葬在了妃园寝内,葬在裕陵地宫中的则有两位皇后、三位皇贵妃。乾隆虽然口中说以皇贵妃的身份出殡,但实际上却不承认她的身份。
除此之外,即使是一位普通的妃子,只要葬在妃园寝内,就应该有自己的地宫,可是这位皇后却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而且还位于旁室。
按照清朝的规矩,所有的妃、贵妃、皇贵妃死后都应设有牌位,并供奉在园寝享殿内,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牌位,但却能得到供品祭祀,可是乌喇那拉氏死后既没有神位也没有祭享。入葬后,乾隆对这位皇后只字不提,更别说商议什么谥号了。
不要说是和孝贤皇后相比了,就算是和平民葬礼相比,乌喇那拉皇后的葬礼也略显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