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怕秦始皇吗 赵高复仇之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赵高怕秦始皇吗,传言秦始皇对于赵高非常的信任,就是因为错误的相信赵高,才会让秦朝全部葬送在自己的手里,那么,赵高会害怕秦始皇吗?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看一下赵高为什么会选择灭掉秦朝的主要原因?

现代有不少人多凭主观臆想认为:赵高的祖上是赵国的王族,由赵入质于秦,于是又衍生出赵高为故国——赵国复仇(尤其以长平之战的国耻家恨)而潜入秦国,阴谋颠覆秦朝,族灭秦国王室。这种看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清代有名的史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卷四十一《赵高志在复仇》条云:“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则高以勾践事吴之心,为张良报韩之举,此又世论所及者也。”这种说法,据他自己说出自《史记索隐》,影响颇大,连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二册中“秦末社会矛盾的激化”章节中也引用了这个观点,认为“赵高原是赵国远支宗室外的后代,因其父犯罪被处宫刑,当了宦官……骗取了秦始皇的信任。”

尽管对赵翼的这一观点,不少学者并不认同,因为查遍今本《史记》三家注中“索隐”部分,并无这种内容。但是这却导致在后世的一些文学作品和评论中,不乏对赵高的溢美之论,认为赵高是一个真正的复仇之雄!古人就有很多诗在赞美赵高,就连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也写下了这样的诗:“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赵高生长赵王家,泪洒长平作血死。报赵尽倾秦县郡,报韩只得博浪沙。”

其实赵高复仇之论是缺乏历史根据的无稽之谈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赵高的身世,赵高根本不是什么赵国人,更不是什么赵国的公子。有关赵高身世的史料甚少,《史记》蒙恬列传曰:“赵高者,诸赵疏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这条材料,是人们现今发现的了解赵高身世的唯一史料。

“诸赵”的“赵”字实际是指姓氏,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赵国。赵国的国君姓赵氏,但是秦国的国君也同样姓赵氏,例如《史记·秦本纪》最后一段总结性的指出秦国王室的姓氏称谓:“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即秦国与赵国同祖同宗,同姓同氏。按照先秦(包括秦朝)贵族礼制,男子用氏,女子用姓,所以名字叫赵高而不是嬴高(这也就揭示了正史中称秦始皇为赵政而不是嬴政的真实原因)。从秦始皇对赵高如此信任来看,赵高应当是秦国王室远亲。赵高的父系,是秦国王室一族的远亲。究竟是什么样的远亲,何时从赵氏公族之中分出,因为没有其它更为确切的史料,已经无法准确地知道。至少在赵高这一代时已与普通庶民无异。

另外我们还必须注意

赵高也不是什么受过宫刑的宦官。从史料来看,赵高的母亲受过刑罚,赵高兄弟数人,都出生于“隐宫”,世世代代,低下卑贱。《正义》将“隐宫”解释为“蚕室”,为处宫刑以及宫刑者疗养康复之处。这就出现了一个在道理上完全讲不通的问题,即便赵高的母亲受刑,赵高兄弟数人为何会生于这种地方?还是马非百先生的考证有道理,他以为,隐宫当为“隐官”之文误。他根据《云梦秦简》秦律十八种军爵律及法律问答,考证出隐官为官府的手工作坊,收容赦免后身体有残缺的受刑者作工。赵高的母亲有罪“被刑僇”,身体有残缺,赦免后在“隐官”做工生活,赵高及其兄弟数人,出生于这里。我们现在还可以根据《张家山汉简》户律,得知“隐官”一词的确切含义,它不仅用来指称收容刑余者的官府手工作坊,更用来指称被收容于隐官的刑余之人,在爵制等级身份的秦汉社会中,隐官是一种法律定义明确的身份,其身份与(减刑有期)刑徒的司寇同等,在没有爵位的什伍、公卒和庶人之下一等,其田宅有量的限制为半顷半宅,相当于庶人等级的一半,允许单独立户。也就是说,隐官是介于庶人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相当于今天的刑满释放人员。因为母亲的身份为刑余隐官的原故,所以史称赵高世世卑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