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岳飞平反 宰相史浩力排众议 依官礼改葬
到了烟波浩渺的东钱湖就看到了“史府家宴”的大招牌。当地朋友说,这个史家在南宋是个大望族,叫做“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我噗嗤笑了,觉得这是中国人离奇之处。比如*厉害吧,结果去了他家乡到处是毛家菜、毛氏红烧肉。清代大翰林谭氏,留给北京人的就是谭氏私房菜。屈原那么伟大的高官诗人,结果大家首先知道的是代表他的粽子。
史家最了不起的功绩,在于南宋宰相史浩,力排众议给岳飞平了反。
一次次地拜谒西湖边岳庙的红墙高檐,感受那段满江红气壮山河的悲剧,品鉴“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经典对联,然后顺势在那几个铁人身上吐口唾沫。但从来没细心想到是谁给冤死的岳飞父子以清白。
据史料,绍兴32年,南宋孝宗继位,史浩拜相。
我发现,还岳飞清白,他非常尽心。一是史浩本人祖上从江苏逃难来宁波,家破人亡,所以身负恢复旧土之志。第二点,他能顺利为岳飞平反,讲究推进策略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史浩的策划下,隆兴元年七月,岳甫上奏朝廷,请求发还岳飞生前江州的田宅。七月十三日孝宗下诏,追复岳飞和岳云的官爵,追复指挥,后来追复少师、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6100户、食实封2600户,依官礼改葬,岳飞的子孙也都特予录用。孝宗将岳飞尸骨找了出来,以礼改葬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栖霞岭上,至此岳飞一案完全平反昭雪。
当时为岳飞平反既难又易。说易,史浩关注到孝宗的个人情感。赵伯琮是一直痛恨秦桧的,一则秦桧反对立赵伯琮为皇储,二则秦桧常欺侮他。相反,孝宗对岳飞是赞赏的,这是因为岳飞对孝宗中兴基业抱有极大的希望。
说难,是因为太上皇赵构还在,当年岳飞之案,赵构是主谋。秦桧病死,有人提出给岳飞恢复名誉,高宗却起用杀害岳飞的刽子手之一万俟为相,岳飞昭雪当然受阻。晚年赵构对岳飞不是没有怀念,毕竟赵构对岳飞曾经宠爱,所以史浩处理此事,避开太上皇,给足了赵构的面子。
没想到在西湖边上风风光光地礼葬,却经历了东钱湖边史浩的运筹帷幄。史浩的后人史弥远、史嵩之都先后拜相,所以才有“一门三宰相” 之说。
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史家却是个大大的例外。当地人对这个史家可谓是掰开了揉碎了一通研究,民间认为,这个出身难民,曾经吃不饱饭的家族能那么发达,主要是祖坟埋得正。我看还是史家的做法得了民心。当时宁波鄞县的百姓一直对岳飞怀有敬意。这种情谊不那么势利,你在任上,门前车水马龙;等你被贬了,或者犯王法杀了头,就翻脸不认人。当地百姓是有些威武不能屈的骨气的。
史浩感受到了民意所向,便用心推波助澜,顶着太上皇赵构的压力,帮岳飞满门昭了雪。之后,老百姓谢了他一百年,所以他的儿孙也能位极人臣。据《鄞县志》记载,东钱湖鄂王庙建于端平元年,纪念南宋联蒙灭金国。史浩的孙子史嵩之任京湖制置使,是联蒙灭金的主要提出者和指挥者。所以最终成为宰相也是情理之中的。
想想史家从江苏溧阳逃难过来也是狼狈之至,史浩祖孙想恢复故土肯定是情真意切的。但国力所限,蒙古又过于强大,历史没有给他们机会。在偏安一隅的盘子里他们给岳飞平反、又灭金复了仇,也算努力了尽心了。
所以史家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也是不可忘不可忘的。
鲁迅*人麻木、忘性大,有道理。不过中国人还是想方设法地让人记住身上的疤痕。比如从此以后,虽然桧柏笔直苍劲,也没有谁家的儿子再起名叫秦桧的“桧”了。比如每年端午都要划龙舟吃粽子,记住屈原的亡国之恨。比如,担心忘记南明耻辱,戏剧《桃花扇》在一代一代地演绎。再比如,在东钱湖泛舟的放松时刻,会有史府家宴的牌子时不时飘入你眼帘,你会忍不住低头琢磨琢磨两宋的耻辱到底是什么政治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