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大利姑娘到印度政坛巨擘——索尼娅·甘地
因为爱情 意大利姑娘远嫁印度
索尼娅·甘地,原名索尼娅·马伊诺,1946年12月9日出生于意大利都灵附近的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父亲当过一家小旅馆的老板,又干过建筑承包商,属于中产阶级。1964年,由于一心想成为英文教师或者翻译,18岁的索尼娅赴英国剑桥大学语言学校进修英语。第二年,索尼娅在英国剑桥的希腊饭店遇到了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工程机械专业学习的拉吉夫·甘地。当时,索尼娅芳龄19,正是如花似玉的年华,能讲英、俄、法、西(班牙)和葡(萄牙)语,而拉吉夫时年21岁,黑亮的头发,高大的身材,一副运动员的体魄。俩人一见倾心,以后便是频频幽会,很快陷入爱河。
热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索尼娅并不知道拉吉夫的显赫背景和不凡身世。事实上,拉吉夫出身印度的尼赫鲁·甘地家族,该家族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美国的肯尼迪家族,曾长期占据印度政坛的显赫位置。早在印度独立前,拉吉夫的外祖父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就追随“圣雄”莫罕达斯·甘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成为第一任内阁总理,直至1964年去世。尼赫鲁的独生女英迪拉·尼赫鲁,即拉吉夫的母亲,早年便跟随父亲参加政治运动,后嫁给印度名记者费罗兹·甘地后,随夫姓称为英迪拉·甘地。“甘地”这个姓氏在印度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效应,尽管费罗兹·甘地一家与“圣雄”莫罕达斯·甘地没有任何关系,但在印度国内外,许多人以为英迪拉·甘地是“圣雄”的女儿、 孙女或儿媳。于是,和费罗兹的婚姻,给英迪拉·甘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政治筹码。1966年,英迪拉·甘地继父亲尼赫鲁之后出任印度总理……
当索尼娅获知情人的真实背景后,惴惴不安之心情可以想见。就在这时,传来了英迪拉·甘地要到英国伦敦访问的消息。索尼娅害怕极了,因为于情于理,她都应该见见未来婆婆一面。见面的日子定下来后,拉吉夫开车送她进城。她紧张得浑身发抖,拉吉夫努力想使她平静下来,但无济于事。最后,她不得不编造了一个借口取消了这次会面。
当索尼娅第一次见到英迪拉·甘地时,她就松了口气,因为她发现这位“印度第一女性”实际上是个很普通的人,待人热情,极好相处。后来,索尼娅永远记得婆婆的第一句话:“索尼娅,我是个母亲,不要怕我。”那天晚上,拉吉夫和索尼娅还要去参加一个同学的聚会,索尼娅在换晚礼服时,不小心把礼服边撕了个小口。英迪拉·甘地二话没说,找来了针线,为索尼娅缝好了衣服。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索尼娅。
从剑桥毕业后,拉吉夫去了一趟意大利,向索尼娅的父亲谈了自己的计划:他打算先回印度取得商业飞行员的执照,在找到一份足以养家的工作后就和索尼娅结婚。索尼娅的父亲坚决不同意女儿在长大成人之前去印度,即使是度假也不行。不过,他郑重许诺,如果索尼娅和拉吉夫在分开一年之后仍然深爱对方,他就同意索尼娅去印度。
父亲信守诺言,在索尼娅满21岁之后很快就允许索尼娅去了印度。到印度后,索尼娅先住在拉吉夫的一位老朋友家,直到举行婚礼那一天。
1968年2月25日,索尼娅和拉吉夫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时任总理的婆婆官邸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当天,索尼娅的美丽和优雅打动了印度上下。从这一刻起,索尼娅把自己的一生融入了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家。那一刻,也深深地印在索尼娅的记忆里:“结婚那一天,我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而陌生的:颜色、气味和人。最厉害的是人们的眼睛,到处是盯着你的好奇的目光,这是一种令人恼怒的经历,完全没有隐私,你不得不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落户印度“第一家庭”那天起,就有不少人怀疑这位西方女性能否处理好家族的内部关系。但是,索尼娅以自己的贤惠、善良打消了人们的疑惑。她放弃了牛仔裤,穿起了印度民族服装莎丽,努力学习印度历史、文化和语言,很快赢得了包括婆婆在内的各界人士的喜爱与信任。
热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索尼娅并不知道拉吉夫的显赫背景和不凡身世。事实上,拉吉夫出身印度的尼赫鲁·甘地家族,该家族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美国的肯尼迪家族,曾长期占据印度政坛的显赫位置。
因为家庭 坚决反对丈夫从政
婚后,拉吉夫成为印度航空公司的飞行员,而索尼娅则为担任总理的婆婆管家。他们夫妇在印度第一家庭的边缘生活了12年,看着孩子长大,并在索尼娅的坚持下坚定地与公共生活保持距离。
幸运的是,拉吉夫和婆婆都不强迫她接受印度的一切,他们允许她保持自我,让她自己设法去适应印度的一切。婚后,索尼娅一直深居简出,对政治毫无兴趣,一心只想相夫教子,当好家庭主妇。然而,在学习、了解印度历史的过程中,她对婆婆领导印度国大党奋斗的艰辛有了更深的认识。 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创建于1885年12月,曾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印度独立后,尼赫鲁领导国大党长期执政。尼赫鲁家族既是国大党思想的源泉和行动的榜样,又是国大党战斗的号角和胜利的旗帜。1969年,该党不满尼赫鲁家族长期执政的*闹分裂,最终导致英·甘地在1977年大选中失败。1978年,英·甘地组建新党——印度国民大会党(英·甘地派),简称国大党(英)。改组后,国大党(英)一贯主张坚持“民族主义、世俗主义、*主义、*”四项原则,强调团结、统一、教派和睦;在坚持“混合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前提下,突出改革和发展;以互不干涉、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其对外关系的指导原则。
1980年——1984年,英·甘地东山再起,在印度重新执政,让索尼娅敬佩不已。1983年,索尼娅加入了印度国籍,穿着打扮和生活习惯开始向印度化迈进,她认为这是对婆婆执政的印度充满信心的表现。
索尼娅关心婆婆,英·甘地对这位洋媳妇也疼爱有加,每次出国访问都不忘为她买几件时装,总把她视为己出。婆媳俩除了在拉吉夫从政的问题上出现过较大的分歧外,一直和睦相处。
1947年起,尼赫鲁·甘地家族长期扮演着印度国民的“大家长”角色。但是,这种强权统治在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的同时,也伴随着频频发生的暗杀和各种丑闻。
正因为如此,索尼娅强烈反对拉吉夫从政。1980年,英·甘地重掌印度大权,但同年6月她选定的政治接班人、次子桑贾伊·甘地因驾机失事遇难。为安慰老母亲,对政治原本不感兴趣的拉吉夫不顾索尼娅狂怒的反对,替代弟弟充当母亲的第一助手,进入印度政坛。在一本书中,索尼娅写道:“为了他,为了我们、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的生活,我强烈地反对丈夫拉吉夫进入印度政坛,我非常生气,我认为这将毁了他,我绝对确信这点。”
1984年10月,英迪拉·甘地在总理府内被锡克族卫兵暗杀,索尼娅把奄奄一息的婆婆抱在怀里,再次恳求拉吉夫远离政治,但又一次遭到拒绝。
事实上,在她婆婆遭枪杀之后,拉吉夫想拒绝政坛都不可能了,他接替母亲成了印度总理兼国大党(英)主席,成为尼赫鲁·甘地家族的第三位总理。但是,拉吉夫依然未能逃脱母亲的厄运,中了索尼娅的预言。1991年5月,他在印度南部参加人民院选举竞选活动时,被泰米尔猛虎组织成员杀害,时年46岁。
丈夫拉吉夫任印度总理期间,索尼娅一直默默无闻,几乎不公开露面,很少对媒体发表讲话。丈夫被暗杀后,索尼娅更是有意回避各类政治活动。
热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索尼娅并不知道拉吉夫的显赫背景和不凡身世。事实上,拉吉夫出身印度的尼赫鲁·甘地家族,该家族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美国的肯尼迪家族,曾长期占据印度政坛的显赫位置。
因为家族 “白衣遗孀”踏入政坛
拉吉夫遇难后,没有了尼赫鲁·甘地家族成员支撑的国大党(英)就如同船只在大海航行中没有了舵手,国大党人把希望寄托在了索尼娅身上。拉吉夫去世第二天,国大党*选举索尼娅出任国大党主席,期待她在因拉吉夫遇刺而中断的选举中博取同情票。但是,索尼娅坚决拒绝了,理由是:“这个降临在我的孩子和我自己身上的悲剧,使我无法接受国大党主席职务。”
在拉吉夫逝世后的6年中,索尼娅始终拒绝参政,国大党也不复往日的辉煌。在印度政坛上,不少政客想利用索尼娅的名字提升自己的竞选优势,因而使她不时成为政治风暴的中心,而她却一直保持沉默,拒绝对政客们的努力作出反应。直到1997年底为止,索尼娅还只是一名形单影只的女子,英国《金融时报》称之为“白衣遗孀”。当时,她唯一的愿望是把丈夫名下的拉吉夫·甘地基金会发展成为印度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慈善机构之一,“她只有几样非常喜欢的东西,在新德里和米兰的家、在一流的环境中购物和幽静地生活。”
1997年底,当国大党处于危难之时,索尼娅作为国大党的“灵魂”与“偶像”,再次引起党内元老的关注。一些元老找到她,表示如果她再不出山,他们将从国大党(英)中出走,再建新党。为尼赫鲁家族的千秋基业,为婆婆一手缔造的国大党(英)生存着想,索尼娅最终下决心把后半生奉献给这个有112年历史的政治集团,把自己的命运同9亿多印度人的未来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索尼娅加入国大党,使国大党的*和支持者们兴奋不已,人人尊敬地称她为“夫人”。当时,国大党已经是一个缺乏士气、分裂、提不出任何有号召力的问题而且领袖平庸的政党,索尼娅被视为这个政党未来的救世主。人们所期待的,是所谓“索尼娅效应”——国大党内的士气和竞选中的民意支持率。
1998年1月,索尼娅正式出面支持印度国大党参加竞选活动,3月14日担任印度国大党议会党团领袖,4月6日当选为该党主席,全面领导印度国大党参加当年的竞选活动。在索尼娅的整合下,不仅一批知识面宽、能力强的年轻人开始进入国大党领导班子,而且基本结束了此前人心涣散的分裂局面。当时,国大党在议会选举中似乎面临失败,她马不停蹄地在全国进行竞选旅行,用印地语在数以百计的大型公众集会上发表讲话,掀起了“索尼娅旋风”,她的努力帮助国大党保住了议会中的140个席位,令其他党派震惊不已。
在从幕后走向前台的索尼娅身上,印度人民看到了英·甘地的身影,拉吉夫的音容。凭借在印度的特殊地位和独特的西方背景,索尼娅迅速成为一颗引人注目的政坛新星。
不过,索尼娅的政治生涯绝非一帆风顺。
索尼娅个性害羞安静,不喜欢与记者滔滔不绝。她对经济问题和国际事务也不大了解,完全不懂带动印度经济飞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政敌们以她出生于外国等个人问题作为攻击论点,而她拒绝进行反击。她的印度语说得结结巴巴,虽然语言能力在改进,但这只能证明她对印度缺乏了解。所有这一切,加上国大党民心已失,积重难返,索尼娅一人无法“力挽狂澜”,国大党在1998年10月大选中没能取得胜利。
由于索尼娅1983年才加入印度国籍,根据印度公民身份法,她是印度“注册公民”。因此,她的政敌反复声称,“让一个外国人来当总理是印度的耻辱,意大利会让一个印度人去当总理吗?”由于上述原因,印度国大党几位资深领导成员1999年曾写信给她,表示不同意她作为国大党的总理候选人参加大选,并要求修改宪法,明文规定只有在印度出生的印度公民才能出任总统、副总统和总理。索尼娅因此提出辞呈,但国大党工作委员会最终说服她收回辞呈。在党内会议上,她曾声泪俱下:“我绝对是一个印度人,无论我走到哪里,特别是到印度乡村和妇女穷人中间,我从未感到我是一名外国人。”
热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索尼娅并不知道拉吉夫的显赫背景和不凡身世。事实上,拉吉夫出身印度的尼赫鲁·甘地家族,该家族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美国的肯尼迪家族,曾长期占据印度政坛的显赫位置。
自比“雌虎”“印度母亲”力制“印度光芒四射”
在一本有关丈夫拉吉夫的书中,她激奋地写道:“我像一只雌虎一样战斗,为他、为我们、为我们的孩子、为我们共同创造的生活……为我们的*。”
在“像一只雌虎一样战斗”的过程中,索尼娅不断在实践中学习,从政经验日益增长,威望也急剧上升。在她的整合下,国大党基本结束了此前人心涣散的分裂局面,在地方选举中连连告捷,现已收复“半壁*”,在全印度15个邦赢得了执政地位。如果说此前国大党推举索尼娅任主席,更多是看重“尼赫鲁·甘地家族”这面大旗,现在的形势已经表明她已是这个有着近118年历史的“老牌政党”无可争议的领袖。对讽刺她只是“傀儡”的说法,索尼娅坦然表示,在党内任何问题上,她都会广泛协商、寻求共识,但最终都是自己决断。2000年11月,她再次高票当选为国大党主席。
2004年3月22日,索尼娅宣布了国大党在即将举行的印度大选中的竞选纲领,从而掀起了国大党的竞选热潮。为避开国籍这个大问题,索尼娅打出了“印度母亲”的旗号,以印度各种族、各信仰群众的母亲形象来感染选民。为反击人民党以“印度大放光芒”为主题的宣传口号,索尼娅领导国大党抛出了长达42页的指责书,重点攻击联合*在农业、失业和反腐败三大议题上的严重失误。与此同时,索尼娅指导国大党通过了主张大幅消除贫困、增加就业等政策,将目光锁定贫困选民、妇女和年轻人,努力确立自己“面向穷人”的形象。
为赢得大选,索尼娅连续打出“国家安全”和“改善民生”两张牌。前者旨在争取有产阶级的选票,后者是为进一步巩固国大党“面向穷人”的一贯形象。舆论认为,这两张牌其实是当年英·甘地的“杀手锏”,如今“旧瓶装新酒”,国大党有将索尼娅塑造成“英·甘地第二”的意图。其实,英·甘地对索尼娅的影响很深也不奇怪,她们婆媳之间的良好关系一直是流传在印度的佳话。
在这次选举中,索尼娅指示国大党集中全力争取3亿名赤贫的选民:他们每天的收入不足1美元,边远的穷人没有基础设施、电力供应和自来水。在西部的古杰拉特,这里是人民党的腹地,曾发生过恐怖的宗教冲突,但是选民已经扬弃了以宗教为基础的政治,许多人接受了索尼娅主张建立“世俗化印度”的主张。
为营造尼赫鲁·甘地家族欣欣向荣的气象,索尼娅一反反对子女参政的成例,积极支持儿子拉胡尔·甘地、女儿普里扬卡·甘地参加竞选,在对尼赫鲁·甘地家族有感情的选民中激发“让甘地家的人带领印度前进”情绪。
当时,瓦杰帕伊并没有打宗教牌,反而以强劲的经济发展、低利率,以及化解同巴基斯坦核武对峙的和平展望为竞选重点。但是,经济利益并没有让数亿贫穷的印度人受益,而电力供应、工作和清洁的饮水简直是一种奢侈。结果,踊跃投票的是贫穷的印度乡民,而不是经济发展、低息贷款和开放经济受益者的中产阶级。
此外,舆论认为虽然瓦杰帕伊德高望重,但与索尼娅相比,年近八旬的“年龄劣势”会成为让许多选民犹豫不决的重要因素。
不过,印度政界人士更看重“索尼娅因素”,有政治评论员指出:“所有的功劳都应归于索尼娅·甘地,归功于她的竞选活动、她吸引到的人群,以及她的个人魅力。很显然,她在国外出生的背景没有对选民产生影响。”
选举结果表明,国大党的确赢得了民心,首都新德里70公里外的一名农夫的话最有代表性:“什么‘印度光芒四射’!我们在这里饿着等死。”
所有这一切,促成了索尼娅和国大党的胜利。
因为尼赫鲁·甘地家族的关系,索尼娅与中国有天然的渊源。
1988年12月19日至23日,她随丈夫拉吉夫应*总理的邀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受到中国*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2000年秋,作为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应邀访华,*总理亲自会见。索尼娅表示:每当我们回顾中印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历程时,就会想到已故的拉吉夫·甘地先生,他不仅是印度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党际交往是国家之间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继续对增进两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积极作用。
2001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访问印度,期间在下榻的泰姬宫饭店会见了索尼娅,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谈话中,*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当年和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的交往,并称赞拉吉夫是印度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对此,索尼娅表示感谢,并由衷地说,“我也十分清楚地记得,你们二位在我最悲伤的日子里亲自看望我,这也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今后,国大党将继续为改善和加强中印关系作出贡献。”
虽然由于种种考虑,索尼娅放弃印度总理宝座,推荐自己的好友、国大党元老曼莫汉·辛格出任总理,但她对印度政局的左右能力是众所周知的,有人称她为“印度真正的决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