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小镇“班清”鲜为人知的史前宝藏
当我们提到远古人类文明的代表时,也许你会马上想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别通天塔,想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想到耶利哥城和“死海古卷”,想到地中海上腓尼基人的帆船和文字,想到在尤卡坦和危地马拉热带丛林中的玛雅文明……然而还有一些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文明之源,历经千万年之后已被岁月的尘埃深深地掩埋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泰国的班清小镇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惊人的发现帮我们揭开了历史神秘的面纱!
班清是位于素有万塔之国之称的泰国东北部的呵叻盆地上。这里原是个异常平静的小镇,生活在这个小镇上的人们早已习惯了单调和闭塞,多少年来他们一直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但是,1966年,一些似乎不起眼的发现却从此改变了这个小镇的命运,它无法恢复到原来的平静,也不再可能像原来那样平凡。一夜之间,班清这个名字像长了翅膀似的,飞过了太平洋,飞渡了大西洋,成为一些大名鼎鼎的考古学家研究的重镇。
从1966年起,考古学家在泰国东北部呵叻盆地上的班清小镇发现了一些史前墓地,在这里除了骸骨,还埋藏着价值连城的稀世宝藏:各种陶器、石器以及做工精美的金属制品。这些宝藏的发现使得名不见经传的班清小镇一夜之间名扬天下。难道仅凭这些所谓的宝藏,这个小镇就能扬名吗?当然不是,毕竟考古发现的众多陵墓能发掘出各种宝物的地方实在太多,那么究竟是何意义非凡的宝物能使得这个小镇就此不同往昔呢?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一名叫斯蒂芬·扬的学生来班清进行社会调查。一天,当他经过一个筑路工地时,看到工人们挖出了一些陶器碎片。这些碎片上的奇怪图案,引起了他的注意,出于好奇他便从中挑选了几个图案美丽的残破陶罐带回了美国。这些陶罐远渡重洋为班清小镇的扬名埋下了伏笔。
辗转之间,一些陶罐便来到了美国着名的艺术史学家伊丽莎白·莱昂斯的手上。为了弄清这些陶器的历史,1968年,她把一些陶器碎片送到费城大学博物馆的考古研究中心进行鉴定。费城大学博物馆的考古研究中心将这些陶器碎片进行碳14测定。检测结果令所有在场的学者大吃一惊,因为这不是一些普通的陶器,它们均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被制造出来的!研究人员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因此他们又多次将不同的碎片通过多种不同的手段进行鉴定,但鉴定的结果都是一样——陶罐来自公元前4000年左右!
这很可能是历史的又一大发现,处在惊喜中的学者们立刻将伊丽莎白·莱昂斯请到了研究室,经询问,他们得知这些东西来自一个叫做班清的泰国小镇。学者们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因为史学界过去一直认为,泰国的可考历史至多也就有1500年,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将改写传统的认识,也势必对人类演化过程的推测有着重大的改变。费城的学者们马上和泰国有关文物部门取得联系,说他们准备来此地进行考察。可班清实在是一个太过安静的小地方,连泰国当局也不清楚这个小镇究竟在哪儿。他们只得等费城的众多学者到达后,取出地图让他们自己辨认这个小镇的位置。
1974年,在联合国的资助下,泰国艺术厅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对班清开始联合考古发掘。来到班清小镇之后,学者们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很显然这里真是个与世隔绝的残破小镇,他们很难想象这个人口不足五千、世代以种稻为生的小镇会有多久的历史。然而,他们中谁也没想到,考古工作的第一天,这个小镇就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惊喜。因为当工作人员挖掘到地下5米时,这里出现的场景让在场的考古学家们惊呆了!
他们发现在地层下面竟是一些六层界线分明的墓葬。其中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左右,而最浅的一层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要知道,史学界一直认为,泰国的可考历史至多有1500年,而他们眼前的一切都大大超过了传统认识中的泰国历史。尽管他们来之前已经有了重新发掘历史的准备,但真正揭开历史面纱的这一刻,他们还是被震惊了。
第一天的惊人发现调动了整个工作组的热情,挖掘工作一发而不可收,这个小镇下仿佛埋藏着无数的宝藏,在这里人们每天都能挖掘出大量的文物,到后来这些宝物实在多得让工作人员无法一时清点出来,只能以吨来计算。在挖掘工作正式启动的第二年,班清就挖出了共计18吨的各类文物,其中除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银饰品之外,还有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经过对挖掘的文物进行测定可知,这些宝藏至少已在班清埋藏了5000年之久。
这次的发掘工作不仅使得许多至宝重见天日,更重要的是,它们足以为泰国历史正名。发掘表明,早在公元前3000年,班清人就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通过对发掘出的这些精美铜器鉴定表明,它们的制作年代均大约在5000年前,这是现在认知的世界上历史最久远的发明。过去的历史学家一直认为,5000年前的东南亚人还生活在原始的石器时代,而青铜器最早应该是起源于两河流域,冶金术则是从西亚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考古事实证明,那时的班清居民已经相当进步了,他们不仅居住在固定的居民区,懂得种植水稻和其他农作物,而且还能制作出漂亮的陶器。班清的考古发掘,对以往的这种结论将是一个最为有力的挑战。班清的青铜器将会促使考古学家对过去的观点提出新的见解。
有人就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泰国的班清会不会是青铜器真正的发源地呢?
这次发掘工程的主任考古学家切斯特·戈尔曼就对此深信不疑。他说:“我们深信,炼铜术的起源最早可能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其发源地就在泰国呵叻盆地边缘的山脉之中。这里从古至今都以锡、铜储量丰富而闻名。班清的出土文物是丰富的,有众多形状不一的陶器,在浅黄的底色上,绘着深红色的图案。有些图案看来是古代艺术家们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有些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精心绘制的几何图形,如同古希腊的骨灰罐上的图案。从外形上看,有些是颈部很细的高花瓶,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图案,显得不太协调。看得出他们在制作中的*发挥和潇洒自如。”
通过对班清挖掘出的文物进行整理、分析后,学者们认为,班清文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青铜制品,这些青铜制品在制作技术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断的创新。
早期墓葬中发掘出来的青铜锛和青铜手锅的含锡量只有1.3%,制作也相对粗糙,严格地说只能算是红铜制品。但到约公元前1000年,班清人就已经掌握了制作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镯、项链、戒指和长柄勺的技术了。从班清人的制作工艺来看,他们的技术也相当精湛,他们能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从冶炼技术上来看,班清人在这一时期制作的青铜器就其铜锡配比来讲也比较科学。这些无不说明那时的班清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了。
除青铜器外,班清的地下还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有铁脚镯、铁手镯和双金属的矛头、斧头等文物。而在晚期的青铜制品中,还发现了一些用含锡量高达20%的青铜锻造成的颈圈,而且因为含铜量过高很容易使物件破碎,所以在制作时,班清人已经懂得将它们煅造成多股再进行扭曲。然而对于班清人是如何掌握这项重要技术的,考古学家们至今也无法解释。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考古学家认为东南亚地区的早期文明是受了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影响才发展形成的。但这一次的考古发现似乎要颠覆人们的某些认识。就青铜文化来看,有人就推测班清文化不仅是东南亚,而且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文化。据人类现在掌握的资料显示,世界上最初的中东青铜是红铜与砷的混合物,后来,在接近公元前3000年时,锡才取代了砷,青铜就变成了铜与锡的合金。据此,有人认为,班清的青铜文化可能是世界文化的之源,而中东或中国的冶金术可能就是源于泰国呵叻盆地这一带。人们甚至猜想,班清的地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当然,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那种把所有重大发明都归于一个源泉的观点是片面的。就冶金术来说,它完全有可能是在世界各地独立演化出来的,也可能是同时产生的,当然也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和传承。
除了那些艺术价值很高的青铜器外,这里还发现了许多制作精美的陶器。这里的彩纹陶器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期的陶器有灰色、黑色的壶和各种各样的盆,陶器的底部呈圆形,宽边上描绘着花、蛇、蜥蜴、昆虫、鱼、鹿等图形;中期陶器的形状和装饰多样,但都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就是腹部鼓起;后期的陶器,用几何图形和螺旋状、条纹状等图样装饰,形式多样,线条富于变化,制作技艺精湛。
另外从目前出土的一副人类骨骼化石来看,远古时期的班清人早已过上了文明的定居生活,他们有固定的居所,饮食上以猪、鸡、大米等为主食。而且,那时候的班清人已经使用铁器进行劳作,并学会了饲养水牛和水田耕作方法。总之这些发现都表明,在几千年前,这里的人们绝不是蛮荒的野人,他们拥有自己的文明……
对班清文化的探秘一直就没有停歇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班清出土的宝藏将会越来越多,有关它的争论也将更深更广泛,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一个曾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文明,确确实实是存在过的。因为这里有成千上万个古墓葬,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埃及的国王谷。它们之中隐藏的秘密只有等待人们进一步发掘鉴定。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班清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班清再也不是那个树木不多,降水量很少,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普通小镇了。一次偶然的经过,一次无意识的鉴定,引发了一连串惊人的发现。我们不知道在班清这个小镇的地下到底还有多少古墓,多少宝藏。相信有一天,这个小镇会再次让世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