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解决地方割据 赵普提出“三大纲领”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的一天,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皇帝赵匡胤问心腹大臣赵普:“从唐末以来,皇帝换了几茬,战争不断,百姓深受刀兵之苦,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很想结束经常打仗的局面,让老百姓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你说说我该怎么办?”

赵普听了赵匡胤的话,想了一下,说:“老大,你能问到这事,真是老百姓的福气。其实,造成天下大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地方*一把手的权力太大,国家领袖无法管束他们,这叫做君弱臣强。想根治这种弊病,也没有什么困难的,只需要削弱地方*一把手的权力,控制他们的财政大权,收回他们支配军队的权力,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赵普的话音未落,赵匡胤就高兴地笑着对赵普说:“你说得太好了,削弱地方*一把手的权力、控制他们的财政大权、收回他们支配军队的权力,你的这种办法应该是咱们国家建国后的‘三大纲领’,我会命令有关部门按照这个纲领去逐步落实、认真做好这个工作的。”

赵普的一番话道破了唐朝末年战火不断的原因,又以削弱权力、控制财政大权、收回兵权作为解决这一历史大问题的三大纲领,赵匡胤后来把它们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推广到了强化*集权的各个方面。

当时,地方*控制着土地、百姓,拥有财富和军队,所以敢于藐视**。于是赵匡胤下令地方*驻地以外的地区划归*直接管辖,*派遣文官担任市长和县长,三年一任,直接向朝廷汇报工作,不再受地方*一把手的领导,使地方*一把手的辖区和权力大为削弱。赵匡胤还在地方*增加了“通判”一职,由**向各地派遣通判,通判是身负特殊监视使命的官员,既不是州县长官的副职,也不是州县长官的下属,直接归**领导,起到了制约地方一把手的作用。

赵匡胤还收回了地方*一把手的司法权,恢复县尉的建置。赵匡胤还严禁地方*一把手截留财政收入,严禁地方*官员及其亲属参与任何经商活动,规定各地所收财税,除留下最必要的开支,都要交给**。赵匡胤还收回地方*一把手的兵权,由**统一管理地方军队。

赵普提出的“三大纲领”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仍在继续推行。北宋初年之所以能够彻底解决地方割据问题,使得社会稳定,这和赵匡胤和赵普表现出来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智慧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