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打仗要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攻打?

用图说话,一目了然。如果可以绕,这些城市就不会有它们的名气了。中国说大,面积第三,说小,历史也就这么几股地方*来回搅。因为有地形存在,所以这些城市具备区位核心辨识度。这种区位战略禀赋至今都存在。当然,与经济禀赋并不完全挂钩。

驻军所在,如果是平坦的区域,一般是找到补给成本最佳的辐射核心点,在区域内形成协防联动,谁绕进去谁死。如果是具有山川形胜的区域,一般是找到用兵成本最佳的关塞要冲点,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循环线节点,更绕不开。

纵观古代那些承担过都城责任,或者著名军事要塞的城市,除屯80万禁军的北宋开封,几乎无一不具备地形拱戴。什么是形胜,有大江大河为屏,有高山险阻为障,独留狭长关道,防御纵深越长越好,后方腹地越平越大则越好。

地形,经济上决定了平原耕种的产出能力大小,军事上决定了山川防卫的险要程度,补给上决定了驻兵成本的高低。江河湖泽与群山隘口的分布,能够形成具有高区域辨识度,高集聚人口能力的核心区位。如果这里再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原腹地经济,则可成为路线上的最佳囤兵点和补给点。这种脱离一产的行政、军事、货品集*给的聚落或地带,加上古代城防体系,慢慢得就演化成消费型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的集聚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所在区位板块的人口汇集,推动着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而加强了城市在经济上的规模优势与辐射能力。而其周边平原耕地的大小,又成为城市的人口腹地,成为城市经济的基础和依托。

稍有逼格的战争,就不会是为了纯*,而是为了占人口、抢地盘,将来是要文化转型,消化治理的。单纯为抢经济存量的强盗,一般是乌合流寇,也没能力摆脱核心城市内屯扎的正规军,反应极为快速的强力追踪式打击。王朝维系不下去的时候,往往是正规军连流寇都不如的时候。当然,游牧民族也经常干纯打劫的事。

正儿八经的扩张逐鹿战争,既不为单纯掠夺,其实也有战略性弃守,这种对暂时不能有效补给和控制的区域,主动撤离得长远举措。就是为了不被切断后路,毕竟保存有生力量——人,是对战争更至为关键的。

战争,的确是一座城一座城打,但并非是一座城挨一座城打。比如周文王伐灭黎国(今山西长治一带),秦昭王长平决战(也是山西长治一带),其战略目的就是为控制太行八陉的南四陉,直接剑指敌国中枢殷都、邯郸。这是区位战略价值,并非此地经济具有特别大吸引力。打上党这座城,是为了俯控更大一片区域,而不是为了它旁边的下一座城。长期具有交通要道,相当经济价值的殷邺、邯郸,形胜却不足。事实上,地方郡道治所,往往就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县城群中心城市。先秦喜用城池划分范围,就是因为那时交通尚不发达,达到城市规模的聚落还不够多,城镇对比农村的辐控优势特别大,控制一座城池意味着一整片区域被收入囊中。

和平时期,地理形胜的权重优势并不突出。但战争时期,地势形胜的力量是很大的。日本用了多少年,才撕开中国第二地理阶梯的一个小口子,自己也已被拖垮了。

占领一座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往往意味着这座城市作为核心所承担的整个周边亚区,也一并被攻破占领。起码占领整个板块已经是十分容易,迟早的事了。这种城市往往是这个大板块的行政、指挥、补给中心。失掉了就只能当游击队了。而不具备特别高战略价值的城市,即使经济繁荣,也不一定能守得住,至少需要花费极大的,超出承受范围的成本才能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