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平民皇帝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两个平民皇帝非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莫属。而这两位开国皇帝,除了开创大汉和大明王朝的百年基业外,最被人们所熟知的事就是杀功臣了。
我们先来看看汉高祖刘邦杀了哪些功臣。
第一个牺牲品是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不过,臧荼的燕王是项羽所封。在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过程中,臧荼一直扮演吃瓜群众的角色,没找过茬,但也没出过力。所以被消灭也就不难理解了。
接着是楚王韩信,在刘邦称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样是企图谋反。5年后,刘邦夫人吕皇后对被软禁多年的韩信仍不放心,又用计将他处死于长安宫中,并且诛连三族。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因被刘邦怀疑有叛汉之心,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赵王张骜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捕下狱,后查实谋反事实不成立,但仍贬为宣平侯。
公元前196年,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诛灭三族。更惨的是,彭越被杀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
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燕王卢绾(臧荼被消灭后,接替臧荼成为燕王)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市井之时,他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自此,除了地处偏远南方,*弱小的长沙王吴芮以外,其他异姓诸侯王相继被铲除。
不过,刘邦杀功臣的“事迹”跟明太祖朱元璋相比的话,那简直是不值一提。下面我们来看看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
因各种罪名被处死的功臣有: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靖宁侯叶升、永嘉侯朱亮祖、江夏侯周德兴、凉国公蓝玉(同案被处死的还有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怀远侯曹兴等人)。
被赐死的功臣有: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德庆侯廖永忠、临川侯胡美、定远侯王弼。
此外,还有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诚意伯刘伯温、淮安侯华云龙等人死因蹊跷成谜。
可以这么说吧,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除了老实巴交的信国公汤和之外,其他基本都被朱元璋以各种名义消灭掉了。
为什么刘邦、朱元璋这两位平民皇帝,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呢?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这些功臣各个功勋显赫,统兵打仗能力很强,在军中威望颇高。中国有句老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当天下坐定之后,来自外部的威胁消失,内部潜在威胁就成了主要矛盾。为了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永固,消灭这些隐患就成了必然之事。但朱元璋将功臣们杀的太“干净”了,以至于他的继任者建文帝朱允炆在后面“靖难之役”中,陷入无将可用的境地,被朱棣篡夺了皇位。
二、打*的时候,彼此间同为袍泽兄弟。但坐*的时候,皇帝可以继续称臣子为兄弟,做臣子的要是真把皇帝当兄弟看待了,那也就离死期不远了。
三、每个人年轻时候总会干过一些荒唐事或见不得人的事。这些功臣们很多都是皇帝的发小,彼此知根知底。当皇帝还是个屌丝的时候,自然无所谓糗事不糗事的,但做了天子就不一样了。当年的那些糗事,如今都成了禁忌话题。谁要是大嘴巴或不经意说漏嘴,那势必给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