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 五十二岁得子 平等意识是教育关键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忠厚悱恻:忠实厚道,感情真挚。

鱼飧(sun):鱼汤。

修身养性

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标准的老年得子,在重子嗣的封建男权社会,其意义非同凡响。当时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而家属都在老家,相隔千里,郑老师自然很牵挂他的娇儿,于是写信回家叮嘱弟弟如何培养侄儿。

郑老师在家书里承认自己很稀罕老年得子:“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至于怎么来爱,郑老师就有讲究了,“爱之必以其道”,在玩耍嬉戏中,可培养他仁义真挚的性格,不要把他培养成刻薄急躁之辈。

具体如何培养?郑板桥是搞艺术的,重视细节,他假设儿子正在吃糖果,是独享?还是分享?郑老师的建议是:分享。这个分享现在容易,换在乾隆时代那可不容易。因为那是等级时代,郑板桥虽然不大富大贵,但好歹也是做官的,可以称为“老爷”。郑家还有一批佣人,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里,郑板桥老爷的儿子当然比佣人的儿女高人一等。

郑板桥设想他的公子在吃糖果时,佣人家的小孩只能流着口水在一旁远观,他们的父母不敢跨越身份的鸿沟,只好将小孩支开,这对于天真的小孩而言,无异于“割心剜肉”的痛。

郑老师建议他的弟弟,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让郑公子拿自己的糖果跟大家分享,都是父母所生,都值得疼爱,没有什么老爷下人之分,真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万不能让小郑去欺负佣人家的小孩。

郑板桥其实是在培养小孩的平等意识。无论古今,为适应竞争,很多人提倡优势教育,塑造个体优势,以换取在社会上的优越生存地位。然而,如果没有平等心态的观照,优势感可能发展成优越感,优越感又发展成分别心,从而发展到凌驾于人,瞧不起人,在小孩的领域里,发展成谁的糖果谁不能吃。在这样纯粹提倡个体优势的环境里做人,其实蛮辛苦的。

因此,郑板桥认为“中举,中进士,作官”这些个体优势,都比不过“明理做个好人”,明白大家都平等的道理,就会做一个平等待人的好人,把这样的好人自小一批批地生产出来,就会有一个平等待人的好环境,优势的衡量标准不再停留在财富地位这样单一的基础上,彼此承认,彼此尊重。在这样的氛围里,个体的优势反而发挥得更好。

一颗糖果,让郑板桥想到平等意识的培养,郑老师果然有艺术家的联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