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三国 刘备为什么不看好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刘备用兵打仗处处倚靠着这位神奇的军师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诸葛亮也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最会打仗的人。然而,历史的真相却是:刘备在打仗方面不信任诸葛亮,诸葛亮在刘备在世之时,仅仅是负责打仗的后援工作。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最后借来东风一把火烧了曹操的战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其实,这一切都是小说家的创作,放火的是东吴的周瑜和黄盖,诸葛亮此时连官职都没有,只是在完成了联吴抗曹的外交任务后,便返回了刘备的身边。真实的历史中,刘备所倚重的参谋是法正。直到要了刘备老命的吴蜀夷陵之战,诸葛亮也是被安排留在后方。
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正如《三国志·诸葛亮传》所说:“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至于刘备不信任诸葛亮的第二个原因就比较隐晦了,大约是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吴官居要职有关。建安二十年,孙权派诸葛瑾到成都来讨荆州,从此以后,直到刘备逝世,刘备就再也没有给诸葛亮布置过军事方面的任务,使他远离了战场。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中就有这样一篇论述来说明这个问题,摘要译述如下:“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汉的,一定要灭曹的。不交结东吴,则要受东吴的牵制而难以兴起北伐之师。……而先主的心志则与此不同了。先主开始时想自强,后来则想自立为王,这种雄心不改,便与关羽合拍了。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子瑜相勾结……”
近来整理书架时发现了早年淘来的诸葛亮的《将苑》,信手翻了几页,再次为孔明的智慧折服。其实成就孔明“生前身后名”的,除了他“料敌先机的计谋”和“鞠躬尽瘁的忠诚”之外,“识人辨人用人的智慧”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领导,自己的谋略能力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地是知人善任。作为蜀汉集团后刘备时代的*领袖,诸葛亮在挑选军事将领方面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孔明认为选将先选人,一个好的将领不仅军事专业方面要出类拔萃,人品修养方面也要过关。但是由于人性复杂难辨,他提出了“辨人七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首先是最基本的道德常识考试,然后是基础面试,然后再是专业面试。经过以上三步考验后,候选者才进入人才清单,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是那个“可堪大用”的将材,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这是孔明便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用“将”标准,即勇、性、廉、信,并相应设计了考察情景:危难观其勇、醉酒观其性、利诱观其廉、委事观其信。颇有独到之处。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三国历史上谁是诸葛亮眼中的“大将之风”!"
在选出将材后,下一步便是知将善用。在这里,孔明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将“将”分为仁将、义将、礼将、智将、信将、步将、骑将、猛将、大将九类。在这九类中,“大将”是各方面素质最全面的统领全局之才。作为大将,除了需要智勇双全之外,还需要大度宽容、虚心谦下,能够整合各方力量为其所用。
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埸,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虽然孔明竭尽所能为后刘备时代的蜀汉集团撑起门面,但无奈仍然不能挡住历史的洪流,只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收场。可叹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