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如何用两年就消灭了嫪吕两大集团?

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正月,出生在赵国的首都邯郸,所以当时取名叫赵正,后来才改为赢政。

赢政为什么会出生在赵国呢?原来,在复杂多变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之间,为了争取彼此的信任,往往把自己的儿子或孙子送到别国去当作“抵押品”,这种“抵押品”就叫做“质子”,赢政的父亲异人,在壮年时期就是被作为“质子”送到赵国去的。在这时期,秦赵之间经常交战,两国关系不太好,因此,赵国对异人这位秦国的质子也就不大礼貌,异人在赵国处境艰难.正在这个时候,阳翟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到赵国都城邯郸来做买卖,他见到了处于窘况的异人。吕不韦以投机商人的眼光认识到,异人是“奇货可居”,于是,他先送异人五百金,让他用这笔钱在邯郸广为结交,博取名声,又花费五百金购买了许多的奇珍异宝,自己带着这些礼品到秦国为将异人立为太子之事而积极活动。有一次,异人看上了吕不韦的一位貌美而善舞的爱妾,吕不韦竟忍痛割爱,将这位爱妾嫁给异人做妻子,不久,她在赵国生下了赢政.

后来,吕不韦在秦国的游说终于获得了成功,异人被立为秦王的继承人——太子。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死去,异人接着登上了王位,他便是秦庄襄王。作为回报,庄襄王任命吕不韦做相国,封他为文信侯,并赏赐大片的土地作为他的封地。但庄襄王在位仅3年,公元前247年便去世了,于是,赢政就继承了王位。这时,赢政才13岁,因此所有的政务都由他的母亲(太后)和相国吕不韦掌管,吕不韦的权势更大了,不但继续任相国,而且取得了作为国君长者的“仲父”尊称。

公元前239年,赢政已经21岁了,按照秦国的制度,下一年他就要举行象征成年的“冠礼”,然后亲自主持国家政务。然而,就在这一年。宫廷内外发生的两件事情,使得赢政思绪难平。

第一件事情是相国吕不韦公布《吕氏春秋》。吕不韦除了有良田万顷、家憧万人之外,还养有宾客三千。这些宾客大多是具有一定文化或一技之长的人,他们投靠于吕不韦的怀抱,为他献计献策,并秉承他的旨意,编写了一部洋洋二十余万言的《吕氏春秋》。这部书从表面看来是一部综合各家学说的杂家著作,其实,有一些代表了吕不韦思想的观点在书中得到了强调.例如.主张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反对君主*,主张君道无为等等。

在该书的总序《序意篇》中,吕不韦一开头便引用了上古帝王黄帝教导颛顼的一段话,显然,吕不韦是自比黄帝,企图在赢政亲自执政后继续以“仲父”的身份来教导他、控制他,不使他“*”、“有为”,以保持自己原有的地位和权势。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公开刊布在秦都咸阳市门,并宣布,能够将这部书增加或减少一个字的赏赐千金。结果,虽然《吕氏春秋》远不是天衣无缝,却始终没有人敢出来增删一字,领取这千金之赏,这反映出朝野上下对吕不韦权势的畏惧。从这件事中,赢政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吕不韦权势的强大及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

另一件事情是嫪毐依靠太后的*。于这一年封为长信侯,并获得大片的土地作为封地,权势大增,野心显露.嫪毐本是吕不韦的舍人,吕不韦把他介绍给太后,他假充宦官,混入宫中,深得太后的宠爱,并和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他还和太后密谋:赢政一死,就把私生子立为秦王。被封侯之后,嫪毐更加专横跋鹿、干涉朝政,以至“事无大小皆决于毐”,构成了与吕不韦集团并存、且危害更大的又一权势集团。

在吕、嫪两大权势集团的攻势下,年轻的秦王赢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公元前238年,赢政到故都雍城靳年宫(今陕西风翔县)举行冠礼,嫪毐乘机举行*。他盗用秦王的王玺和太后玺,征发县卒、卫卒、官骑等武装力量在咸阳发动政变、并企图进攻靳年宫。赢政闻讯后处变不惊,他果断地命令昌文君、昌平君率军平叛,在咸阳一举击败叛军,嫪毐等人仓惶出逃。赢政又下令国中,重赏抓获或杀死嫪毐的人,于是,很快地将嫪毐等人逮捕归案。赢政车裂了嫪毐,处死了他的二十几名死党,将数千名与嫪毐有一定关系的人流放到蜀地。同时,他还将太后幽禁在咸阳宫,并杀掉了她和嫪毐所生二子。这样,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地消灭了嫪毐集团。

一年之后,赢政借口吕不韦与嫪毐*有牵连,罢免了他的相国职务,并指责他无功而享厚禄,非亲而号“仲父”,令他离开京师、迁徙到蜀地。吕不韦绝望而自杀,他的门客,有的被驱逐出秦国,有的被夺爵、遭流放,吕不韦集团就此烟飞灰灭。

赢政在亲政后仅两年,就消灭了嫪、吕两大集团,牢固地掌握了统治权,为日后的统一大业扫除了障碍,初步地显示出他的雄才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