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勾搭她小叔子的时候 武大郎干啥去了

武大郎身材短矮,武松高大威猛,兄弟俩站一起总让人慷慨上天的不公。武大郎老婆潘金莲貌美如花却又总是春心荡漾,于是骚动的潘金莲多次、主动勾搭武松,但是正直的武松不为所动,还义正言辞的教育潘金莲“嫂嫂你不可以这样纸!”,在屡次勾搭武松失败之后,潘金莲没有气馁,转移目标瞄准西门庆,最后成功为自己的丈夫武大郎撑起一片绿云笼罩的天空。

是不是说到这了才想起来,潘金莲的老公是武大郎呀,武大郎干什么的呀,清河县有名的食品工商个体户啊,他老婆勾引他弟弟时,他在外面卖炊饼;他弟弟拒绝他老婆时,他在外面买炊饼;他老婆为他织绿帽子时,他还在外面卖炊饼!

那么请问,炊饼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食物?

我们先从我们听过的“馒头”说起。“馒头”制作历史十分悠久,相传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所创,但那时馒头跟现在的馒头不是一回事。那时的“馒头”是有馅的,就像今天的包子。据晋人笔记记载,诸葛亮率军南渡泸水讨伐孟获。根据当地的习俗,大军渡江之前必须以人头祭祀河神,方能保平安。但诸葛亮又觉得这太血腥太野蛮,不像自己的作风。就开动他灵光的脑袋想到一个好办法。诸葛先生命人以白面裹肉蒸熟,代替人头以投江中,并将命名为“蛮头”,即南蛮人的头。就这样忽悠了河神,也得到了了河神的庇佑最终成功渡江大获全胜。“馒头”因此就传了下来。

到了唐代,“馒头”还有“笼饼”之称,唐朝武则天时期侍书御史侯正思还有过一段趣闻;“尝命作笼饼,谓膳者曰:‘与我做笼饼,可缩葱作’比市笼饼,葱多肉少。故令缩葱加肉也”人们都称他为号称缩葱御史。

就是说啊,当时的侍书侯正思嫌弃笼饼馅的葱多肉少,就跟厨子说,“给我做笼饼,可以少放点葱”其实就是想多放点肉。所以从这可以看出“笼饼”就是有馅的,既是“馒头”。

到了北宋真宗时才有“包子”之名。但至于“馒头”为何成为“包子”。现在是找不到源头的,大概就是“随形而名之”。

虽然“包子”一词在宋代已经流传使用,但用“馒头”代表以面裹肉蒸制而成食物的含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改变,往往和“包子”并用。直至明代前期,”馒头“依然指带馅的面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又说“孙二娘的人肉馒头”也会说“孙二娘的人肉包子”的缘故。

那什么时候“馒头”和“包子”的含义有了明显的划分呢?

到明末清初,“馒头”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在《康熙字典》中有记载:“今俗屑而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者谓之馒头”,到了这时不管有馅没馅都可以叫做馒头了。到了近代,“馒头”的含义慢慢被“包子”所代替,也是从这时,开启了“馒头无馅,包子有馅”的格局。再到后来就是我们先看看到的馒头包子啦。

馒头包子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食物,但炊饼、蒸饼就很少人知晓了。

炊饼即为“蒸饼”是指面粉掺水,发酵后经过蒸笼的无馅食品,就是我们现今意义的馒头。注意这一句“经过蒸笼的无馅食品”,小胖友可以把把文章往上翻,看到新版的水浒传中武大郎准备的是的扁扁烧饼没有?就从这我们可以知道武大郎天天吆喝的”炊饼“并非烧饼,烧饼是经过烘烤而制成的食品,而炊饼是经过蒸笼而制的食品。

而炊饼原先并不叫做“炊饼”,在宋朝以前,人们都成这种蒸制的无馅食品为“蒸饼”,知道北宋仁宗赵桢即位后,因其名“桢”与蒸饼之“蒸”同音,人们为避讳,就改“蒸饼”为“炊饼”。

所以说,武大郎卖的炊饼就是我们现如今吃的无馅的馒头,而不是烧饼。

而馒头,包子,炊饼这一路发展而来,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牵扯不清。小胖友们现在你们明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