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介绍 秦始皇书同文字背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强行在列国推行“书同文”,并在期间发生焚书坑儒等惨烈的事件,并在其后千年中常常遭到痛斥,但是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仍不可小觑。历史上对于“书同文”更多的评价是促进了秦令的推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书同文还有一个更广泛的影响,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

伴随着秦统一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里程碑便是封建*的正式确立,在两千多年前,封建*作为一个较为进步和较为*的*,是人类发展的一次解放。

而这种封建*的确立离不开“书同文”的功劳,战国时期,诸侯国多采用奴隶制统治国家,虽然诸国均有改革,但仍打破不了陈旧的*,只是旧*的局部调整。

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并且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当然还有统一文字,“书同文”在秦国建立封建制度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秦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书同文”使秦国成为当时社会*最先进的国家,不仅仅是当时我国社会*的进步,更是迈开了世界封建*的脚步,而这一*得以快速发展和认可,并且被世界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的主要原因,便是“书同文”的功劳,书同文,使文字统一,进而使语言统一,文化、习俗渐渐归于相似,在当时较为先进的封建*才得以运行,书同文是人类发展历史上重要的进程。

秦始皇书同文字背景介绍

秦始皇书同文字的背景很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方面因素。在秦统一以前,列国的文字很不一样,即使同一个文字,写法也有好几种,差异很大。

对于秦始皇书同文字的背景,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主要有政治背景和经济文化背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创建皇帝制度,称“始皇”,为了延续帝制,推行秦国法令,迫切需要统一文字,这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另外文字差异,也严重影响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书同文”已经迫在眉睫。

其实“书同文”还有一个最大的背景是民族融合活动,细读战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诸侯国之间的联姻活动非常频繁,秦、楚、燕、赵、魏、齐、韩国之间几百年来相互联姻,关系可谓错综复杂,联姻表面上是政治婚姻,缓解当时的战争局面等等,但是,在联姻过程中,两国之间的民族融合活动非常频繁,一国公主嫁到另一国往往会带去一些当地没有的技术或者物品,这就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在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列国老百姓之间的习俗差异等渐渐缩小,民族之间感情加深。

秦末虽然出现了短暂的分裂局面,但是“秦、楚、燕、赵、魏、齐、韩”已经不作为国名出现了,而是秦地、楚地、燕地、赵地、魏地、齐地、韩地等这样的称呼取而代之,所以可见民族融合活动是秦统一六国时的主要趋势,民族感情加深,文字差异成为民族融合活动的障碍,“书同文”成为迫切需要进行的全国性活动,这也是秦始皇书同文字最大的背景之一。

秦始皇书同文的故事

秦始皇书同文发生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其实秦国早在灭六国的过程中,就开始推行“书同文”了,直到公元前221年,在全国各地大规模的开始推行“书同文”。

“书同文”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极其重要,古往今来,对“书同文”的评价都比较高,“书同文”的直接结果是巩固了秦朝的统一,增强国力,并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但对于秦始皇“书同文”的过程和实施方法关注的人比较少,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并不是完全强行使用秦国文字,在推行书同文的过程中,也结合了其他列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楚国的文字,借鉴使用的比较多,楚国在六国中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所以现今很多发掘的楚国古墓考察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很多文字便是从楚字中孕育出来的。

另一方面“书同文”本身这个制度在两千年前也是首次出现,在当时可谓最先进的文化改革运动,即使在夏商周一统的情况下,也没有全国同文的先例,各地文字语言各不相同,《封神榜》中可以看出,周武王伐纣时,都有专人进行商都文字翻译和解释。“书同文”在当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大胆政策实施。

另外秦始皇书同文还是一场文字改革,为后人的文化改革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借鉴方法,

北宋将“楷书”作为正体,虽然北宋之前已经有了楷书的基础,但是楷书在宋推行到全国各地正是借鉴了秦始皇的书同文的方法,从帝都到各郡县,从官方到民间,从*政令到一般文书,虽然这些方法在现在看来很简单,但在古代,这些方法首次出现的时候,是非常先进与新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