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血管炎

说到了荨麻疹血管炎这个疾病,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疾病。其实荨麻疹血管炎是一种以皮疹为主,而且持续时间很长,不容易消退,又红又痒又肿,甚至还会潘友低补体血症等的一种疾病,是一种新的免疫复合物疾病。此外这个疾病的病因也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治疗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荨麻疹血管炎是一种持续时间相当漫长的一种疾病,一般发病的时间为持续1到2天左右,而且还会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需要及时地医院进行治疗。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荨麻疹血管炎这个疾病。

荨麻疹血管炎

荨麻疹性血管炎1973年MCDuffie首先报告,其特点是皮疹为风团,持续时间长,伴低补体血症。炎性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出现血管炎变化,显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的表现。其病因不明,有报告由于碘过敏,反复寒冷刺激,以及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过敏原引起的超敏性血管炎。真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有较多的中性白细胞,可见核尘及红细胞外溢,血管壁有纤维蛋白样变性。

病因

本病为一种新的免疫复合物疾病,病因及发病机理极其复杂。(1)诱因诱发荨麻疹性血管炎的因素不明。有报道认为是化学物质、药物(如碘剂)等过敏反应,反复寒冷刺激,以及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过敏原引起的超敏性血管炎。(2)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损害、抗内皮细胞抗体以及细胞免疫反应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在低分子量沉淀素的作用下引起C1q结合或活化,进一步导致传统途径的补体活化,产生过敏毒素及嗜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这些炎症介质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炎的发生。有学者指出,对本病与结缔组织病的关系应予以重视。(3)阿蒂斯(Arthus)反应由IgG、IgM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所导致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局部皮肤反应)。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风团持续24小时以上;伴发热、关节痛、腹痛等;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有肾脏损害。

中年妇女多见,可伴有不规则发热,继而皮肤出现风团皮疹,持续时间可达24~72小时,甚至几天不消失,风团上可有水疱及浸润。但无坏死,消退后遗留色素斑或脱屑,自觉痒感。可伴有四肢关节疼痛及肿胀、淋巴结肿大、腹部不适,晚期可出现肾脏损害。血管炎性荨麻疹常是皮肌炎、变应性血管炎、SLE等的早期症状,故应密切观察病程变化。

检查

(1)辅助检查①血常规检查可发现周围白细胞正常或增加,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沉快,严重而持久的低补体血症最常见,特别是补体C4降低更明显。②直接荧光检查显示血管壁及周围有Ig及补体沉着。(2)实验室指标真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有较多的中性白细胞,可见核尘及红细胞外溢,血管壁有纤维蛋白样变性。血沉快、严重而持久的低补体血症;(3)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直接荧光检查显示血管壁及周围有Ig及补体沉着。

鉴别诊断

(1)慢性荨麻疹在组织学上有时可见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除单核细胞外,还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也可见核尘,大多数见到血管壁炎性细胞浸润,但无纤维变性、坏死等坏死性血管炎的特征。(2)本病还需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进行鉴别,前者除病理学检查以外,还可用简单的"玻片压疹法"来区别,用载玻片压在UV皮损上,原有的红斑消退,而临床上不明显的紫癜变得肉眼可见;根据UV患者抗ds2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阴性,无或仅有轻微的内脏损害,可与SLE鉴别。

治疗

抗组胺药治疗无效,可首选皮质类固醇激素,防止肾脏损害,亦可用氨苯砜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以支持性疗法为主:①及早应用皮质类固醇,以预防肾损害等全身合并症。应用皮质类固醇的剂量应根据病情决定,待体温恢复正常、皮损大部分消退后,逐渐减量。由于有时病程可长达数月,因此,要注意激素的副作用。②可以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消炎痛、芬必得、诺松等。③部分病例用氨苯砜治疗有效。④必要时,也可考虑应用地塞米松。用法为5mg静脉滴注,一般抗组胺类药物无效,但可以对症止痒。

看完了上面详细介绍地关于荨麻疹血管炎这个疾病的症状、病因及其治疗的方法,相信各位朋友对于这种疾病已经有所认识和了解了。荨麻疹血管炎目前并没有什么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都会服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又或者消炎药等。因此如果出现了疑似荨麻疹血管炎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医了,医生会为你找出适合的治疗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