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先秦百万大军会战 到了明清却缩水成十几万?
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明清时的社会生产力比先秦更高,战争规模反而变小?
实际上,先秦时代令人热血沸腾的大规模会战,只是普通规模的战役,参战的几十万“军队”大部分是民夫,实际兵力只有几万,与古代各时期的战役规模相比没有太大差距。长平之战也不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战役,只是杀战俘最多的战役。
本文将通过图文和数据,尽可能还原先秦时代的本来面貌,用定量分析和社会分析的手段,来分辨官方历史数据的虚实,在后勤生产、后勤物流、人口结构、粮食生产和统计口径五个方面,给出一个可信服的合理性解释。
一、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
很多人把古代的军事后勤简化为民夫运输粮草、辎重,其实这只是军事物流,是狭义的后勤。
完整的后勤系统包括军事物资的采购、生产、调配和运输等。而且因为很多军事物资是民间百姓用不到的,也不能在战场就地取材。到了战争爆发时,就必须额外动员百姓大批量生产。
下图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兵马俑的部分复原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战争所需要的军事物资不是只有粮食和草料,还需要:
武器:例如弓、箭、弩机、短剑、戈、矛、盾……
军服:例如皮甲、铠甲、袍、鞋、帽、各种保暖衣物……
另外还有兵马俑里看不见,但战场上必须的:
军事物资:营帐、马具、麻绳、麻袋、漆器、舟、车、战车、攻城机械……
各种工具:斧头、铲子、木锯、凿子、量尺……
工程修建:桥、路、大量军营设施和防御设施……
等等……
军事物资的生产过程
这里以武器中损耗最大的弓箭为例,为了简化,不说弓,只说箭。
箭簇需要青铜,剑身是木材、箭尾是羽毛。
箭的生产过程:
青铜需要铜和锡,这两种矿藏不伴生,相隔百里甚至千里,需要分别运输、采购。
山西中条山出产铜,可以在矿坑边上进行精选和冶炼,制成铜锭运输。
锡则需要大量从千里之外采购,通过与楚国贸易从江南进口锡锭。
青铜的冶炼需要木炭,而生产木炭则需要另外一套生产体系。
青铜融化按比例加入锡,混合均匀浇入事先批量造好铸造模具里。
秦国的武器是高度标准化的,规格要求非常严格。
批量铸造的箭头并不能马上用,需要继续磨制精加工。
下图是兵马俑出土的秦箭。
图片来自《博物》杂志
箭身不是普通树枝可以替代,而是曲直、材质、大小、轻重都要严格符合规格。
注意箭身最后的凹槽和羽毛的插槽,这都需要木材深加工。
箭尾的羽毛也是需要挑选和标准化剪裁,不能有瑕疵。
很多青铜器还要刻上工匠的名字,如果不符合标准会制罪。
《吕氏春秋·孟冬》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这些后勤人员的主体大部分是老百姓,*停止农业生产,专注于满足战争的需要。
除了上面说的后勤生产,他们的后勤工作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
粮食、草料的收集、加工和运输
武器的制造和装配
木材的砍伐、加工和运输、木炭的烧制、矿石的开采和冶炼
布匹的纺织和染色、衣物的剪裁和缝制
车辆的制造和修理、军用牲畜的饲养
舟桥的修建、道路的维护、营地的修建
伤病的医护
先秦时代的后勤生产和运输是否有规模经济效应?
为了提高武器的生产效率,秦国已经有了标准化和流水线作业,武器生产效率远高于单人作业,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生产效率已经发挥到了先秦时代的极限。在没有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先秦时代,要想增加产量只能靠增加人手的方式。
在生产率一定的情况下,要想满足战时猛增的生产需求,只能靠征调百姓、增加人手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而人的成本主要是消耗的粮食,这是刚性的,不会因为人数增加,每人消耗的粮食就会减少。所以武器生产成本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而递减,而是出现等比例的增长。
后勤运输成本也同样如此。现代运输因为有大型运输交通工具,随着运输里程的增加,每公里分摊的交通工具成本会下降。但是先秦时代的陆地交通是没有大型运输工具的,战时猛增的运输需求,也只能靠增加民夫的数量来增加,不会出现规模效应。
尽管先秦时代已经有了车辆,但因为路况极差,车辆损耗严重,导致寿命很短。
《孙子兵法·军争篇》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破车罢马,……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出师远征,即使运输车辆能走到战场也基本报废,更不会出现规模效应。
在古代,真正能出现规模效应的是水上运输,关于水运会在后面后勤运输部分中介绍。
小结
综上来看,士兵日常的吃、穿、住、行、用,都需要靠大量的后勤人员来满足。
随着战时需求的急剧增加,后勤生产和运输人员的数量会成比例的急剧增加。
二、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
出师和常备军的后勤模式完全不同
有人说,战国时各国实行军民一体的政策,可以战时为军、平时为民,这样不就解决军队粮草的供应问题了吗?
其实这种模式只适合防守的军队。只有那些基本不移动,或近距离、小范围移动的部队才适用。
例 如戍边军队、地方常备军、守城守关的军队,这些可以军民一体,靠自耕来解决基本口粮问题,大大降低了后勤运输的成本。不过武器等军用物资他们是没法自力更 生的,还是需要靠后勤运输来解决。例如明朝后期向全国征收辽饷,那时的辽东军队就拥有大量屯田,大部分粮食可以靠自耕解决,但还是需要举国支持。
一个国家拥有50万军队,不代表这个国家能远距离投放50万军队。因为远距离作战都需要大规模后勤运输系统的支持,后勤运输至少要包括
兵力的投放
物资的运输
我们可以把后勤比作自来水网。
在家里,水龙头和现成的自来水网连接,打开水龙头就能获得水。这是国内常备军的后勤支撑模式,有现成的补给网络,补给成本较低。
在野外,水龙头插在土里是不会获得水的,因为没有现成的水网。要长期饮水,必须铺设新的供水管网,这个成本是巨大的。这也是投放到远方的军队面临的问题,需要建设一条庞大的后勤补给线。
兵力的投放:士兵是否可以自带干粮外出打仗?
我们以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作为参考,宋代的运输条件应该比先秦好一些,就作为最优策略吧。
注意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只计算了兵力投放的粮食消耗,没有计算物资运输部分。
沈括曾任管理全国财政的三司使,也曾为了抵御西夏,任延安知府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他的数据也很可信。
他指出,出兵打仗最关键的是粮草,这是出兵数量和距离都受到粮食消耗的制约。下面的文字比较烧脑,看后面的图片吧。
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 十八日尽。若计復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粮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 四升并粮。若计復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 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復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 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
沈括根据单程和往返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得出了兵力投放和所需民夫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以看到,随着民夫的增加,出现了新增天数却在减少的现象。也就是行进的距离越远,每个里程单位的运输成本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復加矣。
如果要远距离投放10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7万人,就要用30万民夫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就很困难了。
如果让士兵自己带粮食打仗会怎么样?
宋代单位:1石 = 10斗 = 100升
按照上面所说,每人每天吃2升粮食,出兵一年365天,就是7.3石粮食
沈括说,一头驴可以背负1石粮食,骆驼可以背负3石。
无论如何,人也背负不了7.3石粮食!
即使士兵背负0.5石粮食,加上武器等装备行军,走不了几天就会筋疲力尽!更何况这些粮食还不够他吃1个月。
物资的运输:粮草对长平战局的决定性影响
长 平之战后期,秦王听说赵军被围在山谷里、粮草被断,为了支援秦军长期围困赵军,必须增加粮草供应。战场形势多变,以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手段,来不及在全国大 范围的征兵。既然远水解不了近渴,秦王干脆亲自跑到离长平战场最近的河内郡,给该郡的百姓封爵一级,征调该郡15岁以上男子全部去运送粮草。因为就近解决 比全国征调更及时、损耗更小。
为了应急,秦王居然连全郡封爵的办法都用上了,全郡封爵意味着整个郡所有人,不但将来不需要缴粮纳税,而且终生享受国家俸禄。
这也说明到了战争后期,秦国的后勤已经透支到了极限。尽管秦国的状态非常狼狈,但赵国却更惨,可以说是人间炼狱了。
人如果不吃饭,只喝水,只能生存40~50天,高度压力下挺不过30天。
没了后勤,被围困的赵军很快陷入绝境,到第46天,饿急了眼的赵军出现自相残杀、吃人肉的恐怖景象。
后来赵军的投降、以及被坑杀,其实都和后勤补给有直接的联系,后勤粮草才是决定长平之战各方决策的关键。
战场上的军队就像一只风筝,没有后勤生命线的支持,战争局势马上急转直下。
后勤运输中成本最低的方式是水运
早在春秋早期,秦国在渭河和黄河上就有大量船队。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援助晋国几千吨粮食,从陕西凤翔,通过渭河、黄河、汾河到达山西翼城。庞大船队的船帆从秦都雍到晋都绛首尾相连,连绵不绝。这是中国历史最早的关于大规模航运的记载,史称泛舟之役。
《史记·秦本纪》记载
晋旱,来请粟。……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
但秦国在黄河的航运到三门峡就必须中断,因为三门峡让黄河水流突然90度转向,并有鬼门、神门、人门三岛阻隔,是极其危险的航道,无法航行大船。下图是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前的三门峡。
后来人们在三门峡的东侧开凿了元新河(娘娘河),才可以通漕运。图片来自《三门峡漕运遗迹:黄河水库考古隊报告之一》
不过在长江上就没有这个限制了,虽然三峡也很危险,但比三门峡好多了。
公元前280年,秦国发动对楚国的黔中之战,司马错从甘肃临洮进入四川,再征调巴、蜀两地10万军队,乘坐万艘大船,装载了三个月的粮食,顺长江而下,进攻楚国。
《战国策·楚策一》记载
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
1935 年在河南省汲县的山彪镇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青铜鉴。
文物上錾刻水陆攻战图的纹饰,其中就有一种双层战船。船的下层是水手划船,船的上层则载着士兵,两艘战船在进行激烈的交战。
下图是根据纹饰复原的战船模型
这说明在战国时,制造双层船已经不是问题,船的动力不仅可以靠水流和风帆,也可以靠水手划桨来驱动,这样的话实现逆流而上也不再是问题。
根据前面后勤生产成本的分析,我们知道如果运输成本要降低,必须依靠大型交通运输工具,而且运输工具不能损耗太大很快报废。而水上的船舶就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水运能随着运输里程的增加,出现运输成本降低的规模经济效应。
水运大幅度降低了运粮的损耗,其承载能力不仅远超人力和畜力,而且顺流直下速度极快,日行三百余里,10天可行三千里,所以水运才是古代世界最佳的运输方式,现在应该能明白京杭大运河和水师在古代的战略价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