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另一个主角 中国日本互相争抢控制权
由于地理位置靠近日本,朝鲜被日本认为是“瞄准其心脏的一把尖刀”。日本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自己控制朝鲜,防止朝鲜被外国,特别是欧洲控制。早在1876年朝鲜就在日本的军事压力下与日本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从此朝鲜打开国门,开放了对日贸易港口。
随后的十年里,日本和中国互相争抢对朝鲜的控制权,各自取得过胜利。1884年,受到日本现代化成功的鼓舞,朝鲜改革者在日本的支持下发动了甲申政变。政变三天后就被清*驻扎在首尔的军队镇压,政变过程有日本使馆被烧,40几名日本人被杀死。这次政变将日本和中国推至武装冲突的边缘,1885年两国在天津签署了和平条约,约定同时从朝鲜撤兵。从那时起,朝鲜实际成为了中日的共同保护国。
1894年,甲申政变的主要发起人金玉均在上海被暗杀,这使得原本就不简单的中日关系变得更加尖锐。1894年6月,应朝鲜*请求,清*派遣淮军精锐镇压农民起义。叶志超和聂士成率领淮军驻扎在首尔以南的忠清道牙山,起义军暂时撤退了。而日本也借口派出军队,人数是清*军队的三倍,之后要求朝鲜王朝进行“改革”,这意味着实际上朝鲜已经完全落入日本的控制之下。
7月23日夜间,日军在首尔突然发动政变。7月27日,新*“委托”日本驱逐朝鲜境内的清*军队。随即,7月25日,日本未经宣战就突然对清*采取了军事行动,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袭击中国海军舰船,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船上载有两个步兵营和14台野战炮。直到1894年8月1日,中日才正式宣战。日本强迫朝鲜签署军事同盟协议,根据该协议,朝鲜“委托”日本从朝鲜领土驱逐清*士兵。
日本大岛义昌少将率混成旅团从仁川转移到牙山,计划偷袭为数不多的清军。但清军侦察队及时通知了叶志超,大部队在叶志超的带领下退守公州。7月28日聂士成率军(约2000人)占领了成欢驿,并迅速建筑了防御工事。聂士成率领的淮军与公州的主要力量会和了,而接着在叶志超的带领下绕道北撤到平壤。成欢驿一战中,清军损失惨重(据聂士成估计有1000人伤亡),日本借口保护朝鲜首都安全撤到首尔。
日军没有继续追击聂士成的残部,清兵得以从战场抬出大部分伤亡士兵(聂士成称略多于100人)。聂士成部队耗尽了全部的弹药,丢弃了火炮(根据日军统计为8架)和83支步枪,日军缴获了这些武器作为战利品。
到1894年12月初为止,清军的最高统帅为年迈的李鸿章,他已经25年没有带领过军队作战,他的作战经验只局限于镇压太平天国和平定捻军。清朝隐藏的封建割据*导致到1894年底,清朝只有淮军、北洋舰队同日军作战。成欢驿之战后,淮军一个月内从牙山撤到平壤。这一路由于粮食短缺、暴雨和伤病而走的尤为艰难。而朝鲜人民对清军很友好,帮助照顾了伤病的士兵。
清军则匆忙招募了56000名新兵。同时从南满洲里地区向平壤派遣了四支大军,即卫汝贵率领的盛军、马玉昆率领的毅军、左宝贵率领的奉军和丰升阿率领的奉天吉林练军,其中包括相当多数量仓促增补的新兵。清朝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军队沿途抢劫朝鲜村庄,平民吓得逃离这些“保护者”。1894年9月3日,聂士成从平壤赴天津增员,在路上询问了很多难民,证实很多清军将领没有好好约束军队,默许了抢劫和暴力。这同受朝鲜人民爱戴的聂士成部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8月底,叶志超率部队到达平壤,9月1日李鸿章任命叶志超为指挥官。然而从满洲里来的部队将领非常不满意这一任命,不愿服从其指挥。很多人认为,叶志超没有能力担任总指挥。清朝历史学家认为,叶志超故意欺瞒李鸿章,试图获得奖赏和称号,并且如愿。而与此同时,日军大部队向平壤扑来。9月初左宝贵和卫汝贵成功击退了日军在平壤的几次攻击。9月15日的平壤战役成为决定性的一次战役。叶志超的部队人数仅有18000人,日军人数占优,约4万人。叶志超部队被包围,大败。很多清军士兵和将领被俘虏,死伤超过3000人。左宝贵壮烈牺牲。值得注意的是,朝鲜有800名士兵参加了这次战役,同叶志超的部队一起抵抗日军攻击。9月16日夜里,清军弃守,突破包围圈,退到了清朝境内。聂士成建议扼守安州,但是叶志超没有采纳这个建议,率部队渡鸭绿江回国。清朝丢失了朝鲜。
1894年这场战争最终以中国失败告终,通常被称为“中日甲午战争”。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甲午战争是中国遭遇的一场大灾难,是日本侵华史的开端,却很少知道当年事件还有另外一个主角——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