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背后的隐秘 是谁首先说服了孙权抗曹?

赤壁之战被称为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一场统一全国的战争,而对于孙权和刘备来说,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大战之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六月刚刚当上了丞相,七月就发兵南征刘表。八月,刘表死了,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也败走夏口,时间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本来曹操的兵力就占有很大的优势,刘琮投降,曹操又得到了荆州的水军,可以说是声势更加浩大,顺风顺水的曹操,要想他不趁机攻打东吴都难。

面对这种局面,孙权的东吴政权必须做出一个决断:是迎战还是投降?对于孙权来说,要想做出这样一个决断也是两难的。投降,父兄的基业就毁在了自己手上;迎战,力量悬殊,胜算极小。何况,曹操还在安抚荆州各地,追打刘备这个残敌,迎战等于是引火烧身,失败就是加速灭亡。而此时的东吴,笼罩在一片投降阴霾之中,认为曹操不可战胜。可是最终,孙权还是做出了迎战的决定,并派出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刘备并力,和曹操“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再加上瘟疫曹操主动撤回到北方,终孙权一生,东吴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大的危机。

孙权从犹豫不决到决心抗曹,是谁说服他做出这样的决断呢?

在《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跨江东行,到吴国“舌战群儒”,用激将法刺激周瑜,最终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实际情况真是这样的吗?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就是说,主张抗拒曹操的是周瑜和鲁肃。那么,这两个人是谁先说服孙权的呢?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孙权得到曹操准备渡江东侵的消息,与诸位将领商谈,将领们都劝孙权迎降曹操,只有鲁肃一言不发。孙权起身入厕,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想单独交谈的用意,就拉着鲁肃的手说:“你想说什么?”鲁肃回答说:“刚才分析大家的意见,他们只想害将军,不值得与他们共商国家大事。现在像我鲁肃这样的人可以迎降曹操,至于将军您却万万不可。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迎降曹操,他会将我送还乡里,评定一个名位,还可以做一个闲散官署中的办事官员,乘坐牛车,携带随从,交游于名师荟萃的名城京师,多年之后经过逐级升迁,我肯定还会做到州郡一级的长官。如果将军迎接曹操,还有什么安身立命的处所?希望您早定迎战大计,不要采纳大家的意见。孙权叹息说:“刚才那些人所持观点,使我大失所望,现在你阐明了国家大计,正与我的想法相同,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啊!”

当时周瑜接受孙权的指令前往鄱阳县,鲁肃劝孙权派人追上周瑜,招他返回。

周瑜是怎么说的呢?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孙权召集部下询问计策,与会者多数认为,曹操新得到荆州水军,东吴用来抗拒曹操的长江天险已经不再独有,双方实力悬殊,无法抗拒曹操。因此,最好早日投降。周瑜说:“……请让我为您分析一下:现在假如北方已经完全稳定,曹操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旷日持久地和我们争夺地盘,但是否能够和我们在水面上一决胜负呢?现在北方并没有平定,加上马腾、韩遂还在潼关以西,实际上是曹操的后患。而且舍去骑兵,依靠舟船,和我们吴越人较量,本来就不是中原人的长处。现在又赶上天气奇冷,马无草料,驱使中原的士兵远远跋涉到江南之地,不服水土,必然生病。所列举的这四点,都是用兵者所应该担心的,而曹操却冒险行动,将军要活捉曹操,应该是在今天,我请求带领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证为将军打败曹操。”孙权说:“……你说应当抗击,和我的想法非常一致,这是上天把你送给我呀。”

很显然,是鲁肃说服了孙权抗拒曹操,同时又说服孙权追回周瑜。

提出让孙权抗曹的还有一人——诸葛亮。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来到夏口,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已经非常紧急了,请您允许我去向孙将军求救。”这时候,孙权在柴桑,观望曹、刘战局的胜败。诸葛亮游说孙权说:“……请将军权衡自己的实力以应对当前的局势:如能凭借吴越的军队与中原的曹军对抗,不如早一点与曹操断绝关系;假如无力抗衡,为什么不放下兵器捆束铠甲,干脆向曹操投降称臣!如今将军表面上说是顺从并遵从曹操,内心深处却迟疑不决,情势危急却不能当机立断,大祸没几天就临头了啊!孙权说:”假如真像你所说的那样,刘豫州(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说:田横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尚且能够坚守道义不肯辱没自己,何况刘豫州身为汉朝皇室后裔,英才盖世,人心归附,如同江河流归大海那样,如果功业不能成就,这就只能说是天意了,又怎能再做他曹操的臣下!”孙权非常愤怒,脸上变了颜色说:“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疆土,以十万大军,而接受别人的控制。我的决心已经下定了!似乎除了刘豫州就没有人能与曹操分庭抗礼了。可是,刘豫州新近才吃了败仗,他又怎能抗击强大的对手呢?”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兵马虽在长坂战败,但现在失散归来的士卒加上关羽的水军,也还有上万精兵,刘琦整合的江夏士兵也不下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本来就疲惫困顿,听说他们追赶刘豫州的时候,使用轻骑兵一日一夜追赶了三百多里,这就是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的道理。因此兵法上忌讳这种做法,说‘必定会损失上将’。并且曹操的士兵多为北方人,不擅长水战;荆州百姓之所以归附曹操,不过是受到兵威的逼迫罢了,并不是心悦诚服。现在将军确实能命猛将统帅几万兵马,和刘豫州同心协力,就必然能够击败曹操。……”孙权听罢大喜,当即派出周瑜等人率领水军三万人,随诸葛亮去见刘备,合力抗击曹操。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说孙权在柴桑(今江西九江市境内)观望曹、刘战局成败。暗示着这时候的孙权还没有拿定主意,是诸葛亮的到来,才说服了孙权下定决心抗击曹操。

实际上,这段记载有很大的疑问,一国兴兵,而且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决战,自己内部没有一个意见,就凭一个使者的一番话,一国之君可能就会做出决定吗?诸葛亮的话有三部分:孙权你战还是投降?刘备还有没有能力战?要战我方的优势是什么?这第二点是一个联合问题;第三点是双方联合后胜算问题。这一点,周瑜把自家的优势都摆明了,孙权是一个政治家,不可能仅仅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抗曹。否则,那就成了诸葛亮一样的使命,到了危险的时候去求救别人。当然了,知道刘备还有兵能战,这也是孙权要联合作战而不是独立抗曹的关键。现在要说的是第一点,孙权是不是听了诸葛亮的话才决定抗曹的。

事情起源于刘表死,鲁肃提出来应该前去吊丧,顺便说服刘备,应该好好安抚刘表的部众使荆州人一心一意,共同抵抗曹操。孙权同意后,就派遣鲁肃前往。鲁肃来到夏口,听说曹操已经到了荆州,因此昼夜兼程,等到了南郡,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鲁肃只好向着战场的方向走,到了长坂坡,和刘备相会,劝刘备“与权并力”。刘备很高兴,到了夏口,“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鲁肃也返回去复命。”裴松之注《三国志》说到这事也是有疑问的,孙、刘联合抗曹,本来是鲁肃的“本谋”,怎么会变成开始于诸葛亮呢?很明显,这是作者为了抬高诸葛亮而有意为之。可以想象得到,即便是诸葛亮和鲁肃一起到达柴桑,孙权可能不听取使者的汇报而先接见一个前来出使的人吗?而这个使者,是前来“求救”而不是来增援的。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东吴已经做出了决定抗曹,孙权这才决定见诸葛亮,否则,孙权肯定连诸葛亮的面也不会见。而诸葛亮的功劳,就在于成功说服了孙权联合刘备一起作战。因为无论是鲁肃还是周瑜,他们劝孙权拒敌曹操,都没有涉及联合作战问题。

回头再说鲁肃,他所说的是孙权有没有归属的问题,也就是生死问题,所以孙权说鲁肃是“阐明了国家大计(廓开大计)”,和我的想法相同,而对周瑜,则只是说“和我的想法相同。”对诸葛亮的说法孙权又是怎样的反映呢?孙权只是“大喜”。从事后孙权对鲁肃的态度也可以看出,的确是鲁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三国志·鲁肃传》记载:曹操战败撤离,鲁肃从前线先行返回,孙权郑重其事地请将领们去迎接鲁肃。鲁肃将要入殿拜见孙权,孙权起身向他表示尊敬之意。

总起来说,是鲁肃最先说服了孙权抗拒曹操。因为鲁肃的话是生死问题,是国家大计。而周瑜的话是胜负问题,是军事大计。至于诸葛亮的话,则是联合问题,是外交大计。

相关阅读

是什么原因让孙权下定抗曹军心?

公元208年,那年孙权27岁,偏居江东;而曹操已经54岁了,论辈份,曹操是孙权的长辈,论资历,曹操战黄巾军,破吕布,败袁术,征张绣,战刘备,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说,在8年前,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重创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袁绍,顿时名满天下。

曹操战黄巾军时,收得降兵3-5万,名为青州兵,此为操之主力;官渡之战后,曹操收编袁绍约10万人马,经过一番训练,到208年,曹操率十数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刘表的幼子刘琮一枪未放,就将荆州之土,双手献给曹操,此时,曹操收得荆州兵七八万,同时,在当时击溃了刘备,险些生擒刘备。

此时,曹操的*达到了巅峰。

反观,东吴,能调动的精锐兵力应该只有3-5万。孙策死时,曾留下遗嘱: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张昭作为孙策遗言辅佐孙权的一员重臣,对江东的忠心应该还是值得肯定的。

那么连张昭都主张投降,可见,当时的形势,对东吴来说,胜算的概率确实太低。那一个刚满27岁的年轻人,是如何下定决心,要和*和名声如日中天的曹操死扛到底的呢?

是因为诸葛亮的激将法+定心丸?所谓激将法,就是以刘备坚持抗曹,激发孙权的斗志,所谓定心丸,就是向孙权分析刘备目前的兵力,还有2万多人,完全还有实力和曹操拼上一拼。

还是因为外事不决问周瑜,那个“曲有误,周郎顾”的风流倜傥的周帅哥果断又坚决的支持他和曹操对抗?

我个人认为,诸葛亮和周瑜虽然在孙权的决策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最主要,使孙权下定决心的那个人,恰恰是鲁肃。

大家看三国演义,总觉得鲁肃常常被诸葛亮欺负,其实鲁肃这个人还是很有智慧的,属于大智若愚的那种类型。而且还仗义疏财,颇有梁山好汉的气度。当年,周瑜向他求粮,他二话不说,就给了一半。因此,周瑜也很器重他。

孙权最终决定和曹操决战,正是因为鲁肃的一席话。当时,东吴的投降派和主战派吵成一锅粥时,孙权烦的不行跑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鲁肃就跟上去,此时,

权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鲁肃不过短短的数行话,胜过诸葛亮的千言万语,为何,因为说中了孙权最担忧的事,东吴其它人都可以投降,因为降了曹操,还可以继续当官,运气好的,像吕布的旧部张辽,被曹操看中,那还不是飞黄腾达起来?

可是,独独一个人将如丧家之犬,谁啊,吴侯孙权啊。“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曹操是个聪明人,像吕布这样的对他有威胁的猛将,他宁可杀了也不用;像刘备那样的雄才,他把他软禁在自己的*范围内,害的刘备整日提心吊胆的躲在菜园里种菜装傻。

而孙权是何许人?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

南宋的辛弃疾有一首词写的好啊。后两句就是: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而这最后一句话可不是辛老先生说的,这句话是曹操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说明,曹操对孙权是比较了解的。或曰:孙权也可以学刘备啊!暂栖曹操底下,等待时机。话好像有一点道理,可是,不要忘了,曹操若打下江东,就几乎统一了全国了。

统一了全国了,就不需要再打着招贤纳才的名号了。那孙权被做掉的概率,比之存活的概率,我看要大太多了。

因此,可以确认的是,孙权之所以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在兵力1:7的形势下,还是铁了心的要和曹操战斗到底。

自然不是高喊的口号,我不能把江东的六郡八十一州的百姓,都陷于曹操的魔掌中,虽然,有不甘人下的自尊心,但最本质的是,他知道若举州投降自己的后果将是怎样,所以,孙权实质就是拼个鱼死网破,为了自己的生存,背水一战。

一场瘟疫改编了赤壁历史

东汉末年一场瘟疫改变了历史进程,这就是曹操想要统一南方而发动的赤壁之战。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1万人迎战10万人,以少胜多,击败了北方最大的军阀集团,占据了北方大片土地。过了八年,北方另一军阀刘表病倒,荆州内部七拱八翘矛盾重重,曹操趁乱讨伐刘表,刚继位的刘琮*投降。曹操统一了北方,转身收拾南方两个小虾米——孙权和刘备。

刘备吓得魂不附体,从湖北襄樊撤退,在今天的湖北当阳也就是长坂坡这个地方被曹操击溃,退据鄂城,急忙叫人提方案,有人建议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刘备急忙派军师诸葛亮赴柴桑(今九江)会见孙权,希望大家联合起来做点事情,其实就是保住性命。

孙权在战还是和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但诸葛亮和周瑜都希望和曹操打一架。诸葛亮的心思自不必说,周瑜年轻气盛,又是武将,说起打仗就来劲,于是两人就对当时形势作了一个瞎猫碰死耗子的估计。总之,曹军都是旱鸭子,不习水战,号称80万,其实也就15万,加之远征疲惫,我们只要打就能胜,反正早迟都要打,不打白不打。

网络图片

曹操正在训练军队,得知这两个家伙要联合对付自己,大笑不止。他亲率大军水陆并进,直逼江南。孙刘联军自夏口溯江而上,与曹军相遇于赤壁(今湖北蒲圻)。大战一触即发。

如果有曹兵能活到今天的话,他会给你讲,他们在船上站都站不稳,像喝醉了一样,所以曹操为了减轻江上风急浪颠,下令用铁链和木板连接战船。犹如城堡,使步兵骑兵可在上面驰骋。以利攻战。

周瑜见敌众我寡,就想谋攻,速战速决,于是采纳黄盖火攻之计,便有了“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黄盖给曹操送假投降书,并与曹操约定了投降时间。黄盖屁股还肿着,就率斗舰十艘,满载易燃的干柴枯草,灌以油脂,外用布幕围住,插上白旗向曹军驶来。奇怪的是,曹军官兵见黄盖来降,竟然一点不惊诧,离得近了,也毫无警觉,黄盖下令点火,顿时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人马溺死者众多。

南岸孙刘联军主力船队知道黄盖得手了,立即发动攻击,曹操只好撤退。但在撤退前,曹操居然把没有烧毁的船也给烧了。这就更奇怪了。

曹操虽然从华容道逃回了北方,但是赤壁一战,三足鼎立局面因此形成。军阀混战继续延续,统一遥遥无期,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从此老百姓的苦日子没完没了,历史也就精彩纷呈了。

问题是,曹操与孙刘,15万攻打5万,实力如此悬殊,怎么轻易惨败了呢?没有意外发生,结局绝对不是这样。

翻看正史《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发现曹操战后给孙权的一封信,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原来,曹操烧船自退是因为士兵感染了瘟疫。所以才不想把仗继续打下去。

那次暴发的是什么瘟疫呢?最近出版的《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里说,是该死的血吸虫病。难怪黄盖十船易燃物品就尽烧曹军,因为没有人救火,大家都在发高烧,要不就在拉肚子。曹操士兵都是北方人,对这种流行病没有免疫力,成了易感染人群。他们根本不知道南方竟然有这种老是让人跑厕所的疾病。

其实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横渡长江时,也有三四万人感染了血吸虫病;拿破仑军队在非洲的时候,士兵也曾染上这种病。不过这两支军队的疫情感染都没有改变历史,曹操却很倒霉,被血吸虫病夺走了统一天下的梦想。

如果曹操的士兵没有遭遇这种瘟疫,中国就不可能有彼此杀得不可开交的三国时代,我们可能会少了许多谈资,或许历史又是另一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