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元帝萧绎焚书14万卷 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
一千四百四十年前,公元555年1月10日(梁元帝承圣三年十一月甲寅)晚上,在梁朝的首都江陵城(今湖北荆沙市江陵区)内发生了一场中国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被西魏大军围困在内城的梁元帝令舍人高善宝将宫中收藏的十四万卷图书全部焚毁。
一
这些图书的价值,从它们的来历就能完全了解。对此,《隋书·经籍志》有详细记载,大致如下: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规定以吏为师,禁止百姓收藏图书。学者逃亡山林,有的连儒家经典也没有能保存下来,只能靠口头传播。
汉惠帝时取消了禁止百姓收藏图书的法令,儒家学者才开始在民间传播学说,但由于原书没有完整地保留,长期依靠口头流传,造成很多错乱和遗漏,《书经》出现了两种本子,《诗经》有三种,齐地流传的《论语》与鲁地不同,《春秋》有数家之多,其他的典籍更混乱。汉武帝设置了太史公作为专门机构,收藏全国献上的图书。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就是以太史所藏史书为主要依据写成一百三十篇《史记》的。到了汉成帝时,这些藏书又流失了不少,因而派陈农到各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图书。又令光禄大夫刘向等人加以校阅整理,刘向死后,汉哀帝令其子刘歆继承父业,终于将三万三千九十卷书分为七类,编成《七略》。
王莽覆灭时,皇宫中图书被焚烧。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都很重视学术文化,特别注重儒家典籍,各地纷纷献书,皇宫中的石室和兰台的藏书又相当充足了。于是将新书集中在东观和仁寿阁,令傅毅、班固等依照《七略》分类整理,编成了《汉书·艺文志》。可是到董卓强迫汉献帝西迁长安时,军人在宫中大肆抢掠,将用缣帛写成的长卷当作帐子和包袱,但运往长安的书籍还有七十余车之多。以后长安也沦于战乱,这些书籍被一扫而光。
魏国建立后,开始收集散在民间的图书,由*机构秘书负责收藏整理,根据不同内容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加上西晋初在汲郡(治今河南汲县西南)古墓中发掘出来的一批古书,共有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但不久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爆发,首都洛阳饱受战祸,成为一片废墟,皇家图书荡然无存。
东晋在南方立国后,又陆续收集了一些,但对照原来的四部目录,只剩下三千十四卷。此后北方的遗书逐渐流到江南,如东晋末刘裕攻占长安时,曾从后秦的府藏中收集到四千卷古书。到宋元嘉八年(431年)秘书监谢灵运编成《四部目录》,已著录了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到齐朝末年,战火延烧到藏书的秘阁,图书又受到很大损失。梁初的秘书监任在文德殿集中、整理图书,不计佛经共有二万三千一百六卷。由于梁武帝重视文化,加上江南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安定局面,民间藏书也大量增加。侯景之乱被平息后,湘东王萧绎(即以后的梁元帝)下令将文德殿的藏书和在首都建康(今南京市)收集到的公私藏书共七万余卷运回江陵。
其余的七万卷应该是梁元帝在江陵的旧藏,至此,他的藏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十四万卷。
梁元帝将这些图书付之一炬的后果如何,《隋书·经籍志》也有记载:
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不绝,图书散失更加严重。北魏统一北方后,朝廷的书籍还很少。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曾向南方的齐朝借书,藏书才稍有增加。尔朱荣之乱时,朝廷的藏书又散落民间。北周在关中建立之初,藏书只有八千卷,以后逐渐增加到一万多卷,灭北齐后又获得了五千卷。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接受了秘书监牛弘的建议,派人到各地搜访异书,规定原书可在抄录或使用后归还,并且每卷发给一匹绢的奖赏,因此收获很大。隋灭陈后,又获得了不少书籍,但这些大多是太建年间(569—592年)新抄的,用的纸墨质量差,内容也错误百出。这说明经过江陵焚书,南方的古籍已毁灭殆尽了。经过整理,隋朝秘阁的藏书达到三万余卷。隋炀帝时将秘阁的藏书抄写了五十份副本,并在东都洛阳建观文殿作藏书之用。
唐武德五年(622年)灭王世充,攻占洛阳后,将所有图书装船运往长安。由于过三门峡时翻了船,大多数图书落水漂没,留下的只有一二成,连目录都残缺不全。唐初修《隋书·经籍志》时收集到的书有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六部,共八万九千六百六十六卷。
由于唐初的藏书包括了555年以后数十年间问世的书籍,实际恢复的旧籍还不满原来的一半。从数量上说,梁元帝毁灭了传世书籍的一半。从质量上说,他所毁的是历代积累起来的精华,质量自然远在民间所藏或太建年间抄本之上,所以损失是无法用数量来估价的。
从秦始皇到唐初,中国的书籍已经遇到了大小无数次灾难。从唐初到现在,天灾人祸又难计其数,当时的近九万卷书中大多也没有能保留下来。但一次由皇帝主动焚毁十四万卷书的记录,在这二千多年间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
要是梁元帝没有焚书,那么即使在西魏军队占领江陵时有所破坏,总有一部分会作为战利品集中到长安,也总有一些会流传到今天,而间接保留到今天的信息必定会更多。如果这样,公元555年前的中国史会比今天所了解的丰富许多,中国古代文明必定会更加辉煌。
二
一千四百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中知道发生过这场浩劫的人肯定已经不多了,但是江陵焚书的起因却是值得所有关注中国文明命运的人认真思考的。
梁元帝焚书的间接原因是西魏的入侵和防御战的失败。公元554年11月(梁承圣三年十月),西魏遣大将于谨、宇文护、杨忠率五万大军从长安出发,直指江陵。其实,二年前梁元帝定都江陵,就已经注定了他覆灭的命运。江陵背靠长江,北方无险可守,而且远离南朝长期的政治、军事中心建康。为了应付兄弟和宗族间的冲突、控制潜在的敌对力量,他又将军队分驻在各地,对北方的强敌西魏非但不加防范,还妄想利用它来消灭异己,甚至在接到梁朝旧臣马伯符从西魏发来的密件时,还不相信对方已在作入侵的准备。
西魏的主帅于谨在出兵时就对梁元帝的战术作了预测:上策是“耀兵汉、沔,席卷渡江,直据丹扬”,即军队总动员后主动放弃江陵,转移到建康。中策是“移郭内居民还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军”,即将外城居民迁进内城,加固城防工事固守,等待援兵。下策是“难于移动,据守罗郭”,即不作任何主动转移,死守外城。而从各方面情况分析,梁元帝必然采取下策。以后的发展果然不出于谨所料,梁元帝的战术甚至比下策还糟糕。
11月20日,武宁太守(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北)宗均报告了魏军即将南下的消息。梁元帝召集大臣商议,大将胡僧和谋臣黄罗汉说:“两国关系友好,并没有什么利害冲突,必定不会如此。”上年曾出使西魏的侍中王琛说得更绝:“我当时揣摩宇文泰(西魏太师,实际统治者)的神色,肯定没有入侵的道理。”梁元帝决定派王琛再次出使西魏。可是三天后,魏军已到达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一带,元帝这才下令内外戒严。但王琛跑到石梵(今湖北钟祥县境)后又给黄罗汉送去急信:“边境秩序井然,以前的消息都是儿戏。”这使元帝又将信将疑。直到11月28日,他才派人到建康去征召握有重兵的大将王僧辩来江陵任大都督、荆州刺史,率军入援。但他对抵抗魏军毫无信心,12月1日晚上在凤凰阁上已发出“今必败矣”的哀叹。即使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对部属的防范控制却丝毫没有放松,郢州刺史(治今武汉市)陆法和出兵援江陵,他派人阻止:“我这里能够破敌,你只要镇守郢州,不必调动军队。”就这样失去了一支最近的援兵。
12月10日,魏军渡过汉水,于谨派宇文护和杨忠率精骑袭占江津(今荆沙市沙市区东南),截断了江陵以东的长江水路。当天梁元帝在江陵外城的津阳门外举行了一次阅兵,但北风大作,暴雨骤降,只得草草收场。第二天,魏军攻下武宁,俘获太守宗均。一向坐轿的元帝骑马出城,部署在城周竖起一道六十余里长的木栅,命胡僧、王褒分别负责城东城西的防务,太子巡守城楼,百姓搬运木石。当天夜里,魏军到达离江陵仅四十里的黄华,14日进抵木栅下。15日,梁军开门出战,新兴太守裴机杀了魏将胡文伐。可是到了24日栅内失火,烧掉了几千家民房和二十五座城楼,魏军乘机大举渡过长江,于谨下令筑起包围圈,江陵与外界的联系完全断绝。尽管梁元帝已多次向四方征召援兵,但没有一支到达。实力最强大的王僧辩远在建康,虽已作了部署并派出前军,却准备采取等待时机、袭击魏军后路的策略,可惜还来不及实行,江陵就已陷落。另一支援兵由广州刺史(治今广州市)王琳率领,虽日夜兼程,但刚赶到长沙。27日,深感绝望的梁元帝撕下一块帛亲笔写上:“吾忍死待公(你),可以至矣!”催王僧辩进军,但早已无济于事。555年1月4日,梁军分路开门出战,全部败还。10日,魏军全面攻城,梁军主将胡僧中流矢而死,军心动摇,有人开西门放入魏军。元帝退入金城(内城),立即派两位侄儿作人质,向于谨求和。城南将领纷纷投降,城北的将士苦战到黄昏,听到城陷的消息才四散而逃。
元帝在焚书时想赴火自杀,被左右阻止,于是准备投降。谢答仁等劝他乘夜突围,只要渡过长江,就能得到驻在江南马头的一支梁军的救援,但元帝不惯骑马,认为“事必无成,徒增辱耳”。在王褒的挑拨下,元帝还怀疑谢答仁的忠诚,因此在他建议收集内城残部五千余人固守后又拒绝与他见面,气得谢答仁吐血而去。元帝换上白马素衣出东门投降,备受羞辱后,于1月27日被杀。魏军从梁朝王公大臣和江陵百姓中选了数万人为奴婢,作为战利品押回长安,其余老弱幼小全部杀尽,得到赦免的只有三百余家。当时天寒地冻,冰雪交加,又有二三成人沿途冻死或被人马踩死。
这场战争实际只进行了一个月,而且梁军根本没有什么有效的抵抗,最大的损失还是这十四万卷书和江陵城中的无辜百姓。
三
江陵焚书又是梁元帝主动犯下的罪行,因为魏军兵临城下时并没有焚书的必需,他要战要降也与是否焚书无关。在他被俘后曾被问到焚书的原因,回答是:“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这固然说明他至死也不了解亡国的真正原因,或者知道了而不愿承认,但也证明了他一生爱书,爱读书,由极度的爱突变为极端的恨,要让这些书成为他的替罪羊或殉葬品。
据《梁书·元帝纪》所载,他五岁时就能背出《曲礼》的上半部。虽然自幼瞎了一眼,却异常好学,“博总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性不好声色,颇有高名”。这些话或许有所夸张溢美,但有几件事情却是不会作假的:元帝酷爱玄学,从554年10月19日开始在龙光殿给大臣们讲解《老子》。11月23日,魏军已经到达襄阳,他才暂停讲课,宣布“内外戒严”。到了27日,见边境没有什么动静,便又恢复讲课,百官只得穿着军装听讲。12月27日晚上,江陵已处于魏军合围之中,元帝上城巡视,还雅兴不减,随口作诗,群臣奉和。他的著作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五十卷,《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一百卷,《连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韬》三卷,《补阙子》十卷,《老子讲疏》四卷,《全德志》、《怀旧志》、《荆南志》、《江州记》、《贡职图》、《古今同姓名录》一卷,《筮经》十二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合计超过四百卷。如此广博浩繁的成果,即使是专业学者也并非唾手可得,对于一位活了四十七岁、又经历了多年乱世的皇帝来说,实在是了不起的成绩。他的诗文虽然不脱轻薄浮艳习气,但也不乏清新隽永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据有一席之地。作为皇子,他先后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建康、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和荆州(治江陵)任职,要收罗七万卷图书,并最终汇集到十四万卷,也是煞费苦心的。要说梁元帝爱书,爱读书,是毫无疑问的。
不仅梁元帝如此,历代帝王中爱书和爱读书的人还不在少数,如《隋书·经籍志》中提到的几次大规模征集图书,无不与当时帝王的爱好有关。连暴虐无道以至亡国的隋炀帝,在保存古籍方面也做了一件好事。要不是他下令将秘阁的三万卷书抄了五十份副本,说不定多数书会逃不过隋末唐初的战祸。皇帝既有绝对的权力,又有取之不尽的钱财,还有普天之下的臣民可供驱使,在收集、整理和保藏图书方面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个人都无法替代的。
但是历史的悲剧也正发生在皇帝身上。一旦图书为皇帝所收藏,就成了他个人的私产,不仅从此与民间绝缘,而且随时有被篡改或销毁的可能,也会成为一位皇帝或一个朝代的殉葬品。梁元帝焚书后,又把所佩宝剑在柱上砍折,自叹:“文武之道,今夜尽矣!”在他眼中,十四万册书与一把宝剑一样,不过是他的私产,有用时用之,无用时毁之,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