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已死是何意

1997年5月2日,托尼·布莱尔正式出任英国首相,那么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简介是什么样的呢?1994年,托尼·布莱尔当选工党领袖。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工党领袖。1997年5月,英国大选,在这次的大选中,托尼·布莱尔当选了英国首相。他是继连续18年执政的保守党之后的工党首相,同时,年仅44岁的他也是20世纪以来英国最为年轻的首相。除了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这名头之外,他的身上还兼任着第一财政大臣、公务员事务部部长、英国工党党魁和英格兰东北部塞奇菲尔德选区*这四个身份。1998年的12月26日,英国首相在爱尔兰会议上发表了演说。2001年,英国大选,托尼·布莱尔连任英国首相。之后,911事件爆发,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宣布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并参与了一系列的穿梭外交。正是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穿梭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巩固了国际反恐联盟。

他坚定地支持着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有关进攻伊拉克的计划,成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长演说,曾多次发表演说来强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必要性,而在2003年的美伊战争之后,却发现在伊拉克并没有什么杀伤力大的武器,因此,在英国的国内有了一些针对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争议。尽管如此,在2003年的英国大选上,托尼·布莱尔继续连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工党首相。但是,之后托尼·布莱尔的支持率变得越来越低,甚至在2006年有了要求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早日*的呼声,于是,2007年的5月10日,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宣布辞去工党领袖职务。,并于6月27日正式离任英国首相职务。

在托尼·布莱尔的竞选期间,便是打着“第三条路”的旗号,那么第三条路指的是什么呢?托尼·布莱尔与第三条路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在1900年的时候,庇护十一世提出了“第三条道路”这个名称。他认为资本主义和*也不合适的情况之下,希望能够找到一条走在资本主义与*中间的道路,而这中间的道路便是“第三条道路”。在庇护十一世提出“第三条道路”之后,便有许多人来时研究这样的一条道路,但是它的概念一直都十分模糊。1938年的时候,英国的保守党代表麦克米伦写了一本书,名叫《中间路线》,包括之后他担任英国首相的时候也一直用这个政治理念来治理英国。

1950年代,德国秩序*主义经济学家威廉汉姆·勒普克将其发展与完善,成为社会市场经济。1960年代,捷克经济学家奥塔﹒塞克对理论化整套第三条道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90年代,第三条道路经常被作为新*主义社会经济政策的别称。总的来说,第三条道路就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肯定*市场的价值,强调解除管制、地方分权(非核心化)和低税赋等政策。它不涉及任何的政治运动。而托尼·布莱尔在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纪登斯的影响之下,在参加竞选的时候以“第三条道路”为口号而顺利地竞选成为英国工党首相。

一些西方的所谓的“*”的国家,都在2014年的时候过得尤其的艰难,反而是中国这样的在欧美国家的眼中不符合“*”标准的国家独善其身。无法避免地,对于“*”,就产生了疑问,人们无法判定“*”到底是好是坏,对此,托尼·布莱尔在2014年12月4日的《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布莱尔:*已死?》的文章。在《布莱尔:*已死?》中,首先介绍了当时的社会现象:“许多国家的*制度出现了障碍:美国国会、英国联合*,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的*都遭遇了困境,难以做出必要的决策以回归经济增长。在满足本国公民需求方面,一些羽翼未丰的*国家似乎不如专制国家有竞争力——至少从短期看是这样。”然后是国家所面临的诸如*、金融危机、兼并风波等挑战,促使了欧洲极右翼政党崛起和社会上的民众对于“*”所产生的忧虑与失望。

在托尼·布莱尔看来,*的本省并没有错,只是在实现*的时候,一些国家产生了错误的措施,而人民又对于自己迫切希望出现的改变一直没有出现,这也就导致了民众对于*的失望。除此之外,在近几年的西方*国家的一些变化也使得**的功效降低了。不仅是英美两国的选区问题,还有西方媒体的党派色彩的衍生,利益集团的存在,都阻碍了西方*国家的改革。而要改变这一局面,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必须要作出相应的改变,一些**的问题必须要搬上太庙来开诚布公地进行讨论。在相信*的同时,一同来拯救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