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太子 从皇恩浩荡到废黜监禁

大家壕!久等啦!我们继续来讲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故事~上次我们说到了,在大清*四起、国家危急的时候,康熙的发妻孝诚仁皇后不负众望生下了一个皇子,康熙皇帝本因为嫡长子出世而欢喜异常,但是皇后为生产而逝却使皇帝心痛不已。所以后来,他对这个儿子倾注了太多复杂的情感。

这个年轻的君王是爱这个孩子的,甚至是放纵和宠溺的,这个孩子满足了他为人父的欣喜,这个孩子身上延续着他怀恋的发妻的血,这个孩子的出生也预示着大清国运的吉兆,都说皇家最是无情,但是康熙表现出来的,却是如普通人家一样的血浓之情。在胤礽的成长成人的过程中,与其说康熙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不如说是一个殷切望子成龙的父亲。然而胤礽的表现呢,很遗憾,他却像一个顽劣的逆子,一步一步让寄予厚望的父亲失望透顶。

康熙十四年,康熙皇帝一改满人不立储的传统,效仿汉制确立了合法的继承人。刚刚十八个月的嫡长子爱新觉罗胤礽便被册立为大清王朝的太子,而当时的康熙,也才仅仅二十一岁。册立太子虽然是大事,康熙也对他的太子在待遇和礼仪上极尽恩典,但是之后却对年幼的胤礽关爱几乎空白,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责怪这个父亲失职,因为正在胤礽孩提的那些年,国家上下军事政事繁忙得让康熙脱不开身,那时候国家东南骚动,反清复明势头正劲,明室依然在*占据,还有漠北部落与沙俄勾结随时可能进犯,康熙皇帝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扑在军事要务上面,那一段时间的紧张和疲惫,让他一生难忘。所以,繁忙的政务导致他无法将重点投入到对儿子的关注中,早年丧母的太子只能在迷茫中看心情发展了。其实这倒也还好,一般孩子*发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胤礽不是一般的孩子,他屁股下面有一个东宫。

胤礽

多少人的眼睛带着多少种意图盯着这个啜奶的娃啊!比如最近的一双眼睛,就是给这娃娃喂奶的乳母。胤礽的乳母是内务府的包衣,相当于八旗满人的奴隶,地位低下且没有什么文化,她自小伴太子左右,这种既定的主仆关系使得乳母对于她的小主子是很纵容的,作为仆人教领孩子,便让小胤礽养成了任性骄横、肆无忌惮的性格。乳母与太子近距离接触,乳母的家人亦有机会随之得道,那便是太子乳母的丈夫凌普,凌普本身地位卑微,却因为太子的关系平步青云,同时凌普也对太子的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人贪婪自私,康熙日后多次斥责凌普其人品质低下,而他的宝贝儿子竟也在未来与凌普的贪婪如出一辙。

童年的胤礽是高贵的,却是寂寞的。襁褓之中母亲撒手人寰,即使贵为太子没妈的孩子也像根草,周围充斥着的都是趋炎附势的太监奴仆,能给他温暖的人实在太少,而太子的身份对他的成长来说不得不说还是个负担,早在孩提时代,胤礽便可以朦胧地感觉到自己的特殊。虽然他的皇阿玛怀念他的母后,但是后宫有无数健康貌美的嫔妃做皇帝的新宠,她们给他生下了若干兄弟成为争宠的潜在威胁,比如诞下皇长子胤褆的惠妃,康熙最宠爱的德妃(雍正生母),先后生下三男三女。胤礽与这些庶母兄弟关系搞得都很紧张,一方面受身边人挑唆他的兄弟都是他地位的威胁,另一方面,我想自幼丧母的孩子心里会自然产生出对异母的敌视。这种童年长大的胤礽,心理渐渐扭曲黑化了。

但是对前朝忙得焦头烂额的康熙肯定是不太懂儿童教育的。1681年,长达八年之久的*终于被平定,康熙从惊魂甫定的前朝回过头,一下子就看到胤礽已经悄悄长成了一枚七岁小少年,欣慰的皇帝微笑着,立刻启用他的帝国最好的资源为儿子铺设教育起跑线,主要负责辅导太子的是德高望重的文人大学士张英,因为康熙喜欢数学,太子还跟着耶稣会的洋人们学习数学和医学,在皇帝的眼中,儿子的成长才刚刚开始。胤礽在才华上倒是表现得还不错,在他10岁那年,读完了儒家经典《四书》,康熙知道后非常高兴,特意做了一首二十多行的诗表达自豪,说“龄年识进修,兹意良足喜”,还开心地与臣下说胤礽“其骑射言辞文学,无不及人之处”。样子俨然一只朋友圈炫娃狂魔。他以为他的太子被培养成了如他梦寐以求那般的龙椅接班人,然而他以为的并不一定就是他以为的。

自幼缺乏正确心理引导的胤礽本性自私狭隘,越大人品缺陷越是天坑难填。到了他十二岁的时候,因为放纵导致的品格问题已经是满朝皆知。大臣们开始隐晦地上书皇帝,你知道吗你儿子未免太屌。康熙也发现他这个宝贝儿子有点欠,因而采纳建议,引用汉家太子出阁读书的制度,遴选教官,让满清太子也开始接受正式的讲学。

索额图

要知道,胤礽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屌丝,他可是太子!他的身边环绕着才高八斗的辅佐,就必定有居心叵测的小人。他的舅父索额图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索额图是孝诚仁皇后的哥哥,在太子一册立后便有意靠近,利用与太子的亲戚关系争权夺势。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康熙皇帝为加强集权,在朝后设立南书房,并启用了一些南方的学士在南书房供职,他们大多是汉族的大臣。我们还记得明末搞垮朱家系统的前朝党争吗?是的,这种拉帮结伙蛀虫一般的行为,在清初重出江湖,那些在南书房兼职的南方文人就形成了所谓“南方派”,与之相对的顾名思义就是朝中的北方派,大都是满族大臣,为首的是康熙朝大名鼎鼎的重臣纳兰明珠。除了这两派,还有一派就是投靠太子的索额图,依仗太子与南方北方派争权夺势,于是在这场党争中,太子的教育问题成了重点的砝码。

给未来的万岁爷讲课!这听起来好像是个牛比到闪的营生!这个莫大的殊荣,最后是由明珠盛情举荐——理学名臣汤斌——明珠的对头——出任。汤斌是个典型的耿直boy,在明珠派到他为官的地方吃拿卡要的时候,曾相当不给面子地一毛不拔,令明珠怀恨在心。可是为什么明珠要举荐自己的仇人呢?因为啊,这个位置虽然闪,它也闪得要亮瞎很多人的眼。给太子当老师很微妙,尤其是这个太子还是个性格乖戾荒谬的问题少年,打不得骂不得,教不好就有掉脑袋的危险。明珠派是瞅准了这个机会,与太子党和汤斌对峙,一旦太子和老师有冲突,不管是谁落败他们都可坐收渔翁之利。所以,太子的教育问题,从一开始就混入了不纯的动机。

果然,在汤斌为太子带课的过程中,就一直受到明珠派各种为难,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太子党和明珠党的党争之中,没过几年便被打压得离任,不久抱恨辞世。出阁读书的计划非常失败。而这个过程中胤礽未曾表现品格的改善,他反而更加被索额图为首的太子党利用,深陷其中,索额图一党把大宝压在太子身上,所以急切地盼望太子赶紧即位,恨不得明天康熙就退位或者干脆驾崩好让胤礽登基,在这种人的鼓吹下,胤礽越发自私贪婪。康熙皇帝逐渐认识到这个儿子人品问题确实捉急,最直观的一点,儿子对他不孝顺。

康熙王朝剧照

康熙是一个很重视孝道的皇帝,他对孝庄的感情简直名垂史册。面对儿子对他的冷漠,康熙感到非常失望,应该也很落寞,前例先生教书的失败让他开始践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1687年,康熙的祖母太皇太后病情突然加重,康熙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向胤礽示范怎样才是一个标准的孝子,他日夜衣不解带照顾孝庄,还为孝庄亲自撰祭文祈福,甚至表示愿减自己龄为太皇太后增寿。不到一年,孝庄还是逝世了,康熙再次以罕见行为为祖母守孝,他一反满人传统剪掉辫子,还改27天的治丧期长达27个月,坚持一日三次到灵堂哭拜。这样的举动不仅因为康熙孝治天下的理念,更是在为太子作出表率。然而,老爸的苦心似乎并没有打动胤礽。

孝庄去世后两年,漠西蒙古的噶尔丹在北方骚动频繁,为震慑北疆,康熙皇帝决定御驾亲征。1690年,他率领着威风凛凛的八旗军向噶尔丹进发。不知是因为水土问题还是忧心过度,康熙在督战的过程中生病了,而且一病不起,高烧不退,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他立刻召见胤礽,意思大家都很明白,一旦皇帝不幸驾崩,太子要马上继位。胤礽当然也知道他此番觐见的意义,但是他脑子里关心的和老爹得重病没多大关系,他只是非常高兴终于要熬死这个皇阿玛可以穿龙袍了!脑子里的兴奋就这样透过耿直的脸皮到了康熙眼前,本是一心培养儿子尽孝的康熙皇帝,极其失落地发现,儿子对于他的病危居然如此喜悦,不禁涌起无尽的悲凉与怒气,于是——病又慢慢好了!哎!胤礽打好的算盘顷刻间再次落地,可想而知简直是一夜回到*。。。

经过这件事情,康熙对儿子心凉了半截,但是毕竟这是最疼的嫡长子,就像我妈经常说要把我扔出去但是依然没有照办一样。皇帝笃定是太子身边的人教坏了他,这么多年因为给儿子面子他也一直姑息这帮“太子身边的人”,可现在看起来,这种纵容是害了胤礽。所以,他是不是该想办法整治一下这帮横行霸道的太子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