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和洛阳的关系 为什么日本京都又称为“洛阳”
众所周知,日本在文化上受中华文化影响很深,尤其是唐朝文化,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日本人通常将京都称作是“洛阳”或者是“上洛”,而这样的习惯,实际上也已经维持了上千年。
现在的京都,依旧如此,京都的内外,被称作是“洛中”、“洛外”。
盛唐时代,日本效仿中原的唐长安城与洛阳城建造了自己的城市,京都所在当时被称作是平安京,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其中左京称作是洛阳,而右京称作是长安。
日本早期的时候,并没有什么都城的概念,可随着后来跟中土的文化交流深入,日本人也才开始慢慢兴建自己的都城,飞鸟时代,日本的都城在奈良一带的飞鸟地方。
公元710年的时候,当时的元明天皇将都城搬到了奈良平城京,开启了奈良时代。
奈良时代后期,因为日本内部的贵族斗争愈发猛烈,加上其他原因的夹杂,日本开始想着再次将都城搬迁,而这一下,日本的心脏地带向着今天的京都附近转移。
公元784年的时候,日本桓武天皇将都城从奈良搬迁到了京都附近的长冈京,但没多久之后桓武天皇又折腾起来,在公元794年,把都城从长冈京搬到了一旁的平安京。
隋唐时期,日本对于中原的学习与模仿达到了一个顶峰,自然也包括了城市营造。
桓武天皇时期,日本效仿当时的唐朝长安城与洛阳城的布局,还有建筑风格,在京都一带建造了巨大棋盘状的城市,也就是平安京,将其作为自己的新都城。
平安京,也就是如今京都的旧称,其实那时候的平安京不仅学习了长安,同时也效仿了唐朝的东都洛阳,尤其后来武则天称帝,洛阳更是从东都变成了神都,长安反而成了陪都。
整个平安京的形制南北长而东西窄,这不同于长安城,而更酷似那时的洛阳城。
平安京其实分成两个部分,由左京与右京共同构成,右京被称作是长安,而左京称作洛阳,不过那时候的右京在还没完全建成之前,就因为各种灾害等原因被废弃了。
由于右京名存实亡,左京也就成为了平安京的真正核心所在,既然左京被称作“洛阳”,那么这个外号也成为了整个京都的别称,京都在古代也就被称作是“洛阳”或者“上洛”。
这也是文化影响的作用,就好像外国人将华人聚集居住的地方称作是“唐人街”一样。
尽管平安京最初是效仿长安城建造,规模为唐长安城的四分之一,但其内部风格倒是更接近于洛阳,尤其是在效仿长安建设的右京荒废之后,京都更是坐实了洛阳之称。
在日语当中,洛阳被称作是“rakuyo”,称作是“上洛”,而战国时代的日本上洛,意思就是进入京城,这跟咱们说的所谓“问鼎中原”是差不多的。
京都在中原本叫做“京师”,可西晋为避世宗司马师的名讳,改叫京都,那时晋都就是洛阳。
汉末三国与魏晋时代,日本与中土已有了不少交往,这样的称呼被日本人用来形容自己的都城所在地,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其实“洛阳”在日本,就是代指都城的词汇。
从一千年前开始,日本人就将京都称作是洛阳或者是京洛,而即便是在如今,日本的京都还有京洛运输、京洛庵、洛阳工业高等学校等等带着“洛阳”的名称。
在明治维新时期,天皇正式迁都东京之前,京都做了日本一千多年的都城。
在日本京都的街头上,看到“洛”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而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古代的日本受到了中原文明的猛烈影响,如今的遗存,全都是当年向中原学习留下的痕迹。
» 日本京都和洛阳的关系 为什么日本京都又称为“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