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尺等于多少厘米(尺子上的市尺什么意思)

古人一个人有多高通常都是用尺来计算的,男子通常都说是七尺之躯,如三国演义里面形容刘备就是“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的身长七尺五寸”“形容关羽则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更有的人身高达到了一丈,用今天的算法,刘备身高就得是两米五,关羽更是惊人的达到了三米,但我们知道,刘备和关羽都是正常人,只是身高稍比普通人高大一些罢了,而且古人普遍比现在的人个头稍微矮一些,那么刘备和关羽到底有多高,古人有是怎么算的呢?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通常又叫“市尺”。最初是以成人的手臂长度作为度量。起源于殷代,之后各代制度不一,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后,在各地又各自有所变化。按现在的算法,一尺等于十寸,一寸约等于3.3厘米。根据考古发现,在周朝和秦朝时一尺约23.1cm ,也就是差不多古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七寸左右,在汉朝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发展到清代七尺就到了现在的35cm左右,跟现在的一尺33厘米就很接近了。七尺之躯这种说法,最早的出处是《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是战国时期人,所以他采用的是周朝时期的测量标准,即一尺约为现在的七寸左右,后世也就沿用了这种说法。那么按照计算刘备的身高就应该在一米七五左右,关羽大约是两米的样子,这样就能划归到普通人的身高范畴里面来了。而古代通常说的七尺男儿,实际上身高也就是一米六五的样子。

李白在《与韩荆州书》里自称“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那么李白也就是不到165CM的个头,这和我们心中高大任侠的诗仙形象严重不符,但考虑到古代人的身高和成长环境,李白也就是普通的个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