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子”的共富故事:九三学社专家36年深耕与创新
中新网杭州3月3日电(郭其钰 周舟)近年来,一项林业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令很多竹农惊喜不已。
在浙江安吉余村“两山”示范区、宁波四明山区,安徽岳西菖蒲镇、广西昭平五将镇,竹农们通过使用九三学社社员、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竹类专家谢锦忠研发的栽培新模式,仅发展竹下食用菌亩产值就超过5万元,亩利润超过2.5万元。
中国大部分竹林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竹林经营是这些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竹林研究领域深耕36年的谢锦忠始终坚信,林下经济蕴藏着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20世纪90年代初,竹荪大田栽培技术实现突破,竹荪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但由于种植竹荪的基质是木屑、棉籽壳、谷壳等混合物,且部分种植地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导致一些竹荪产品的品质变差、市场价走低。菇农的种植积极性也因此受挫,竹荪产业日渐萎缩。
如何破解竹荪发展难题?谢锦忠想到了竹产区随处可见的竹屑。
在多次调研和反复研究中,他发现竹荪大田栽培不用竹屑做基质的主要原因是竹屑基质化处理技术不过关、工序复杂等。针对此,谢锦忠团队成功研制了竹屑发酵技术,使之成为竹荪、大球盖菇、姬松茸、羊肚菌等栽培的主要原料,既提高了竹屑的利用价值,也节省了竹农种植竹荪的成本。
“科学技术不能只是花拳绣腿,要讲实效,要到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技术创新。”谢锦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谢锦忠(右)知道竹荪种植。 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 供图2007年,他赴重庆参加科技下乡服务时得知,西南林区一些退耕还林发展起来的笋用麻竹林,由于经营效益低下,严重挫伤了竹农的积极性,有些竹农甚至产生了挖竹种粮的想法。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谢锦忠发现在麻竹林下发展食用菌特别是竹荪菌,是快速提高麻竹林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于是他带领团队开始竹林下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开创了以竹材和竹林废弃物为基质的“竹荪+大球盖菇”一年两季栽培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因竹荪种植必须轮休导致的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的问题。
此后的十几年间,谢锦忠及团队“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将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从重庆、四川等省市,逐步推广到福建、浙江、湖南、湖北等11个省30多个县。目前该技术已累计推广1.2万余亩,直接经济效益超2.4亿元。
常年在竹区服务的谢锦忠深知,竹农目前最缺的还是技术和市场。“我们不仅要指导竹农种植,将技术输出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更要帮助他们对接销售渠道,获得更多效益。”
2019年,谢锦忠在浙江开化桐村成立了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专家工作站。目前已帮助当地建立竹林下竹荪仿野生菌栽培技术示范林30亩,产值超90万元。
此外,在广西昭平,谢锦忠指导当地四溢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林下竹荪、大球盖菇100余亩,平均亩产值超3.5万元,专业合作社增加收入180余万元;在安徽岳西菖蒲镇,通过多年发展,当地林下食用菌种植项目实现产值1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3.2万元。
“一根竹子”富一方百姓。36年来,谢锦忠的足迹遍及中国广大竹区,走出了一条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共富的路。(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