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是哪个国家品牌(被误认为是中国品牌的外国品牌)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华民族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100年的栉风沐雨,100年的风雨兼程,在这一百年间,中华民族在中国*的带领下,走过了最危难的时刻,前朝与晦暗、战争与革命、继承与恢复、发展与创新,都使得中华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一代代泰达人的不断努力建设中迎来了新篇章!

建党百年,泰达档案(图书)馆和经开区党委办公室联合制作推出专栏“泰达记忆”,带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年泰达度过的风雨历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只机”、“一碗面”堪称天津开发区的代言者。“一碗面”的生产企业,位于天津开发区第四大街的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院内,前来提货的车辆经常排起长龙,有的甚至要等到晚上10点。在遍布津门的食品摊位上,“康师傅”方便面频频脱销,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一股“康师傅”方便面的消费热潮席卷了京津两地。

1991年9月19日,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1958年,“康师傅”创始人魏氏四兄弟的父亲在*彰化乡村办起了一个小油坊,起名“鼎新”,与当时占据*食品业老大地位的“统一”企业相比,毫不夸张地说,遥不可及。由于*岛内发展空间狭小,1988年,就在*当局开放大陆探亲不久,魏应州四兄弟看到大陆改革开放和市场发展的广阔前景,毅然跨海来大陆开拓市场。如何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开发出受大众欢迎的品牌产品?兄弟几个冥思苦想。1991年,当他们在前往大陆的列车上,冲泡着从*老家带来的方便面,阵阵飘香吸引了车上很多乘客注意,他们因此受到启发。与此同时,天津开发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服务赢得了魏氏兄弟的青睐。同年9月,他们决定在天津开发区投资800万美元,成立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魏氏兄弟给刚投产的方便面起了一个与中国百姓颇具亲和力的名字——“康师傅”,姓氏取用“健康”的“康”字,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师傅”这个名称更显得专业朴实。

名字起好了,产品档次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确定口味了。为了让*的方便面调料配方适合大陆消费者的口味,研发部和企划部的有关人员担负起试吃的任务。两个品种,4项指标对比,要试吃16次,平均每个工作人员都试吃了几十遍。之后,康师傅又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京津两地寻找两千多名消费者进行口味测试和调查。他们发现大陆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牛肉,于是决定把“红烧牛肉面”作为主打产品。当时,方便面基本都是一袋调料,而“康师傅”可以吃上调味酱、肉末、脱水蔬菜等。不仅使产品档次上了一个台阶,也令消费者耳目一新。继“康师傅”之后,许多方便面厂家也随之效仿。

早期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包装

康师傅在初创时期,因资金紧张没有盖新厂房,而是买下了一个旧建筑改造,这成为了一个隐患。做方便面每天24小时都要有蒸汽,而且需要建锅炉房,可刚开始就谈不下去了,消防规定厂房跟街道之间需要有一个安全距离。可是不让弄锅炉烧蒸汽的话不是完蛋了嘛!情急之下,他们向开发区管委会求助。开发区多次召开会议,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专门研究,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圆满解决了难题,以实际行动担当好“服务型*”的角色。

1992年,标有亲切动画人物“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问世了,并在天津召开了经销商订货大会,经销商试吃了红烧牛肉面后赞不绝口,但是散会了却没有订单回来。魏氏兄弟有些慌,因为主要资金都已投入,没有承担失败的资本了。

面对刚刚起步待销的方便面,开发区的领导者们和康师傅一样着急。为了帮助康师傅,管委会领导多方开展服务,动员开发区*职工积极主动地去购买康师傅方便面并向亲戚朋友推销,还介绍著名相声演员高英培等名人与康师傅洽谈合作。在各方努力下,两个月后,产品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红烧牛肉面打开了大陆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第一碗面”上市后半年,“康师傅”生产线上的工人从300多人猛增到几千人。此后,配套设立了“天津顶益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天津顶信纸业有限公司”“天津育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天津顶正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等,使速食面风行中国。康师傅的品牌知名度逐渐为人所知,先后在广州、杭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设立生产厂,搭建生产线,以超常规的速度急驰。

“康师傅”方便面包装生产车间

康师傅从天津开发区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食品集团。魏应州谈到成就他事业的天津开发区,充满感情地说:“没有天津开发区,就没有康师傅。我很庆幸我们当初选对了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