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房价多少(最新房价走势图)

12月1日,第三方机构中指研究院发布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及二手住宅的调查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4%,为2020年3月以来首次下跌;而在二手房方面,全国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601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8%,跌幅较上个月扩大0.04个百分点。

中指研究院上海分院高级分析师束端分析称:“二季度以来,受住房端信贷收紧及个别大型企业风险事件影响,一二手房市场出现调整态势。11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延续,量价仍处于调整通道。”

11月份,全国百城新建住宅、二手住宅平均价格均环比下滑。图片来源/IC photo

新房:长三角房价环比跌幅扩大,环京降温明显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统计,2021年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4%,同比上涨2.72%。其中,一线城市环比下跌0.10%,同比上涨2.66%;二线城市环比下跌0.02%,同比上涨2.84%;三四线代表城市价格与上月持平,同比上涨2.57%。

值得注意的是,11月,长三角新房价格环比跌幅扩大,区域内超四成城市价格环比下跌,其中上海、南京跌幅较大,环比跌幅分别为0.16%和0.15%。另外,长三角地区新房价格指数环比由涨转跌的城市为扬州、泰州、金华、常熟、镇江、江阴、宁波、昆山、温州。

束端分析称:“长三角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出现下跌,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前期土拍热度降温,另一方面是临近年末,开发商促销回笼现金流的意愿增强。另外,2020年以来长三角区域住宅产品整体改善化趋势明显,因此短期价格弹性也相对略大一些。”

2021年11月,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个数为53个,较上月增加22个。整体来看,百城中新建住宅价格下跌城市的跌幅较小,均在0.5%以内,其中,北海、威海等8个城市跌幅均为0.2%(含)-0.4%之间;上海、深圳等10个城市跌幅在0.1%(含)-0.2%之间;昆山、宁波等35个城市跌幅均在0.1%以内。

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2.72%,涨幅较上月收窄0.36个百分点。其中,西安、徐州、扬州等城市的新房房价同比涨幅明显。

同时,值得的是,环京楼市降温明显,新房房价同比出现明显下跌。例如,张家口和廊坊同比分别下跌3.29%和3.28%,下跌较为明显,而保定等城市也出现小幅下跌。

二手房:三四线城市市场转冷,海南升温

从二手房市场数据来看,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1年11月,全国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601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8%,跌幅较上个月扩大0.04个百分点;同比上涨3.66%,涨幅较上月收窄0.38个百分点。

11月,全国二手房市场下行态势明显,各主要城市群环比普遍下跌。其中,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06%,同比上涨7.84%;二线城市环比下跌0.05%,同比上涨2.95%;三四线代表城市环比下跌0.10%,同比上涨2.89%。

在全国二手房价格环比出现普遍降温的时候,海南楼市则有所升温,海口、三亚11月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超过0.5%,其中海口最高,为0.77%。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从环比还是同比数据来看,环京二手房市场仍然冷淡。例如,唐山二手房环比跌幅为1.21%,同比跌幅为5.82%。

展望:按揭贷款有望放松,市场或迎转机

受到信贷收紧和热点城市“二手房指导价”的影响,全国范围内二手房市场呈现降温态势。但是,三季度以来,随着政策层面利好消息的不断释放,不少热点城市按揭放款提速,二手房成交也有所回升。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以来,热点城市二手房贷款放贷周期普遍延长。但是,新京报记者近日从购房者、中介和开发商多个层面了解到,目前,银行放贷周期有所缩短,房地产行业合理资金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龙湖集团、新城控股等龙头房企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开发贷和按揭贷款都有在好转,但是,政策落地有一定滞后性,没有那么快。”

据中国人民银行11月公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显示,10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从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来看,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保持相对稳定,但其在全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升至51.1%,为去年10月份以来新高。这同时也印证了按揭贷款政策调整下住房按揭贷款的回升。

业内人士认为,在信贷政策放松效应显现之前,目前市场层面仍然在下探,但接下来有望触底企稳。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预测:“从市场预期看,第二轮集*地项目依然有大量即将在最近入市,市场酝酿供应继续明显增加,而贷款难仍然制约着市场成交,房地产市场在12月将继续调整,在贷款缓解后才有可能企稳。”

“随着近期政策边际修复的效果逐步显现,预计新房价格下跌幅度会趋缓。”束端预计称。

新京报记者 徐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