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是什么意思(网络中童鞋啥意思)
谐音——从2021314说起
作者/余长城
今天是2021年3月14,星期天。几天前有两则新闻上了头条,一则是某民政局拒绝该日加班为市民办理结婚证,一则是多地民政局决定该日加班办理结婚证。起因是有些希望在该日领结婚证的网友在*官网上留言,希望民政局于该日加班,为群众服务。这一看似“合情合理”的请求遭到怀宁、北京市及西安市各区民政局的拒绝,然而也有一些民政局宣称将于该日加班,为群众办理结婚证。
相比2021314,八年前的201314即2013年1月4日,据统计曾是一个结婚登记的高峰日。
2021314,按多数网友的说法——即请求者的理由——谐音“爱你爱一生一世”,认为此日是一个吉祥日、对称日。不过,却有个别网友在网络头条评论区留言:1314不是谐音“一散一死”么?由此可见,谐音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本来可以有多种谐音,但人们往往取最令人满意的一种。至于2谐音为“爱”,来源于《红楼梦》,口吃的史湘云将“二哥哥”喊作“爱哥哥”遭众姐姐取笑。
所谓“对称日”,指2021年3月14日农历为二月二,民间称“龙抬头”日。然而查当日黄历,却显示“诸事不宜”。
那么,根据汉字的特点,谐音真的有如此强大的社会效应么?
一、谐音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
谐音最早源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出自《春秋公羊传》。春秋三传中,左传详于记事,公羊传谷梁传详于诂经,即解释经文本义。孔子作书时,正值礼崩乐坏、王纲不振、周室蒙羞,所以孔子常有讳言,“为尊者讳耻,为亲者讳疾,为贤者讳过”是孔子编纂《春秋》的态度和原则。
孔子之后,讳言在口头上发展为讳名,即名讳。历史上这样的案例很多,如:讳秦始皇之名将正月读作“征月”;儒生将孔丘之名读作“区(欧)”;因汉高祖吕后之故将雉改称野鸡;刘秀称帝后秀才改称茂才;唐朝讳帝先祖李虎之名将虎改称大虫;明朝将猪改称为彘或豖;作者的故乡因宋太宗之名由义阳改称信阳······
关于讳名最经典的案例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讳名不仅在读音上,还延伸到书写上。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写到敏字时总要少写一点,清雍正皇帝更是因尊孔下令将除四书五经外所有的丘字改写为邱,丘姓也随之改为邱姓,现代丘姓多为复古。
二、端午节即端五节之谐音。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最初称为端五节。根据历法正月建寅、五月建午,五月即午月。五为阳数少阳,故取重五日五月初五为端阳节、端五节。端本为始之意,后有正之意,午为日中、中时、中夏,端午被解释为中正之意,逐渐取代了端五之名。
端五节与重九节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阳节。那么,端五节是什么时候变成端午节的呢?
据考证,“端午”直到三国末西晋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才出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周处为三国东吴大将周鲂之子,即语文书课文中《周处》的主人公。
南宋《岁时广记》则仍称端五:“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可见,在宋代,端午、端五仍混用。
在《说文解字》中,午被解释为牾(仵、忤),即五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此予矢同意。”
所以,端午节最初叫端五节,即初五节、重五节。毕竟,河洛图书、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根源。
三、谐音是民间忌讳或讨彩的习俗。
民间习俗,腊月、正月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为此,许多有小孩子的家庭要在堂屋贴上“童言无忌”“百无禁忌”的春联,以免因为孩子说出不吉利的话得罪来拜年或来访的客人。有关腊月、正月忌讳因谐音说出不吉利的话有许多笑话,在此不一一举例。
在中国许多地方,送礼物不能送钟(送终)、送伞(散)。在我的家乡,给人点烟不能用同一根火柴点三支烟,意为三火(散伙),用同一火机点烟时点完两根烟需灭掉火机再给第三人点烟。
谐音避讳最典型的是在给孩子取名时,千万不能有不好的谐音字出现。现今,法律规定可随母姓,我的一个朋友三十多岁后仍将苟姓改为谢姓(其母姓谢)。
同时,谐音也用于讨口彩。例如:小孩子碗摔碎子,大人赶紧说“岁岁平安”;年画中儿童抱鱼的年画热卖,意为年年有余。此外,老鼠被喊作“财喜”,属鼠称属水,属蛇称属小龙,属兔称属跑;老人去世被称“老了”;生日一定要吃“长寿面”。
在河南省北部非鱼米之乡,旧时过年桌*摆一条鱼,不能吃(家里没有第二条鱼),一直要放到正月十五,连拜年的客人也不能吃,意味年年有余。
四、近年来网络语中谐音盛行。
近年来,网络语盛行,大都是谐音。诸如:大虾(大侠),大碗(大腕),呢(你),偶(*话中我的发音),斑竹(版主),杯具(悲剧),砖家(专家),叫兽(教授),霉体(媒体),木有(没有),蛋定(淡定),童鞋(同学),菇凉(姑娘),没纸(妹子),捉急(着急),银(人),神马(什么),屎(死),筒子(同志),歪果仁(外国人),赶脚(感觉),鸭梨山大、亚力山大(压力山大),流弊、牛B(牛逼),表(不要),介个(这个),酱子(这样子),造(知道)······
去年,耗子尾汁(好自为之)一词流行,至少有三家公司抢注为公司名称。
谐音,特别是谐音方言,常带给人俏皮之感,嗲嗲的,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几乎影响到所有少年人,也影响部分中老年人——人老心不老或害怕跟不上时代。
近年来特别火的相声表演、脱口秀等语言栏目表演中就常拿谐音抖包袱,如青曲社苗阜常说自己出身“技院”,德云社、脱口秀这样的例子也非常多。哔哩哔哩又被谐音为B站。
20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