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哪个省(皖是哪个省的简称)
黄河,古称河,与江、淮、济并称为四渎,且黄河为四渎之宗。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九省(自治区),在山东省东营市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为华夏文明的兴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黄河并不是一直都像母亲那样温柔,它一旦狂暴起来,浊浪滔天,令人不寒而栗。历史上黄河决口、改道是出了名的频繁。
图-黄河源头
据有关数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其中有六次是重大改道,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格局影响很大。前面五次重大改道时间比较久远,最早一次的记载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发生在清朝咸丰五年,即公元1855年。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最近的这次黄河大改道为什么会发生,以后黄河还会再改道吗?在这次改道之前,黄河是从山东、安徽、江苏交界地带流过,夺淮河水道在江苏省境内入黄海。咸丰五年夏,黄河流域大范围降特大暴雨,导致黄河水位短时间内暴涨,从开封兰阳县(今开封市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北流,夺大清河后从山东利津县入渤海。
1855年的这次黄河大改道造成严重的后果,山东多地受灾损失惨重,洪水退去后土地沙化严重,很多农民因此破产,*走上艰辛的闯关东之路。除了大范围突降暴雨这个最主要的因素外,造成这次黄河大改道原因还有多方面。
一、黄河下游河道易淤塞
黄河中上游河道两边大都有坚硬的山体束缚,水流湍急,泥沙不易淤积。而黄河下游地区却不同,是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河水至此流速变慢,携带的巨量泥沙极易沉积,淤塞河道,不断抬升河床,只有不断地加高河堤来束缚河水。相对来说,这样的河堤是极不稳定的,一旦水量过大,容易决堤。
图-俯瞰黄河入海口
二、黄河治理工作不到位
清朝时期,对黄河的治理工作不够重视,人力、财力、物力不到位,使得黄河隐患重重,决口频繁。据有关数据统计,清朝时期平均每半年左右黄河就会发生一次决堤事件。这样就陷入恶性循环,不停地补窟窿,只会使得河堤的牢固程度每况愈下,一旦遇到特大洪水,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图-俯瞰黄河源头一带的姐妹湖
三、社会动荡,统治者无精力治理黄河
清朝中后期,统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咸丰皇帝刚即位,就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轰轰烈烈,太平军所向披靡,把清军揍得找不到北,甚至一度逼近京师(北京)。咸丰帝被太平天国弄得焦头烂额,自己的皇位都不一定能坐稳了,哪有心情和精力去管黄河的事,而且治理黄河花费巨大。
正是这次咸丰黄河大改道,结束了持续数百年的黄河由淮入海的历史,转由山东入海,不过现在黄河并不是从利津县-东营市河口区的黄河故道入海,入海口已转至南边的东营市垦利区。
现在大家一定有个疑问,以后黄河还会不会再改道从江苏入海呢?尽管通过不断地改善黄河水的主要“产沙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拦沙,加固河堤等途径对黄河进行治理,黄河水的含沙量已大大降低。但是河床越来越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地方都成了地上悬河(如开封悬河),而河堤总不能一直往高加,因此有不少人认为黄河决堤或改道的风险一直都在。至于说假如某一天黄河真的又要改道,会不会还从江苏入海呢?这个谁也不知道,只能说水往低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