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球在中国唐代又称为什么(马球在唐代叫什么)
“教汝托生之处,凡有数般:莫生官人家,辄驮入长安;莫生军将家,打球力虽摊(瘫);莫生陆脚家,终日受皮鞭;莫生和尚家,道汝罪弥天。愿汝生于田舍,汝家且得共男女一般看。”
——【唐】敦煌卷子《祭驴文》
古代有一种运动是“俯身仰击复傍击,难于古人左右射”,也是“杖移鬃底拂尾后,星从月下流中场”;它令男选手们“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也令女选手们多出一分“玉鞍初跨柳腰柔”,这就是曾经盛行于唐代的马球。
唐墓壁画马球图
马球,又称“波罗球”,一般认为发源于古代波斯(现伊朗),经土耳其、印度一线,向东传入我国并风靡一时。有趣的是,在我们国家不但有原汁原味的需要骑马打的马球,名为“大打”;还有“本土改良”后骑驴打的驴鞠,也就是“小打”。
小小的毛驴也能够成为打马球的辅助?没错,在唐代,驴的价值还真的挺高,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
国博藏唐代蓝釉驴
驴是种什么样的动物
驴子,形似马,但体型比马小一圈。虽然个头小,但驴体质健壮,能拉能扛,吃苦耐劳;身体素质好,抵抗力强,不爱生病;能忍受粗糙的饲料、简陋的环境,性格也相对温顺。如果说马是娇生惯养的高富帅,那么驴就是任劳任怨的“社畜”。
家驴由亚洲野驴驯化而来,一开始也曾被当作珍稀家畜,不过数量越来越多之后,就变成了普通的役使动物,被用于乘骑、耕作、运输、拉磨……可以说无事不做。
200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发掘咸阳平陵(汉昭帝刘弗陵及上官皇后陵墓)的丛葬坑时,发现过10副完整的驴骨架。这十头驴子脖子上都有铁链,并且和11头黄牛,33匹骆驼一起为帝后陪葬,这也是目前考古工作中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驴骨。
为什么唐人打马球却盯上了驴子
我们都知道,马球是一种十分激烈的对抗性运动。想要在这种比赛中取得优势,就要求骑手骑术精湛,不但可以驾驭马这种比人身高力大的动物,还能精准地控制方向、速度。否则一个不小心,球手就会从高速前进的马背上摔下来,导致受伤或死亡。
可是,并非人人都能具备这样的能力,可是又心痒痒,想要体验一下马球运动。这时候,奔跑速度较慢、个头较小、性格较温和的驴就是更安全易行的选择了,尤其对于新手或者女性。
唐墓出土女子马球俑
《旧唐书·郭英乂传》中记载,唐代宗时的将领郭英乂[yì]就很喜欢观赏女子驴鞠,他曾经“聚女人骑驴击球,制钿驴鞍及诸服用,皆侈靡装饰,日费数万”。这才是真正的驴鞠玩家,真舍得烧钱啊!唐敬宗时,宫中也曾组织宫娥“分朋驴鞠”,以供皇家观看取乐(“甲子,观驴鞠、角觝于三殿”《新唐书·敬宗纪》)。
此外从玩家的社会阶层来看,马球是一种纯粹的贵族运动,不论良马本身还是全套的马球装备再加上建造马球场的成本,显然都不是普通人可以负担得起的。相比之下,驴鞠就显得丰俭由人,亲民更多,即便不能像郭英乂那样日费几万钱,几个人带上自家驴子组织小型比赛还是可以实现的。驴鞠不但保留了马球的趣味性,还降低了风险和成本,因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喜欢。
*阿斯塔纳出土的马球泥塑
古墓中的“爱驴”
2012年,西安市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在南郊的某处基建工地里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唐墓。根据墓中出土的石墓志可知,埋葬的墓主人为唐博陵郡夫人崔氏(820-878年),她是晚唐石器泾原(现甘肃省泾川县、镇原县与宁夏自治区固原市)、镇海(现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南部)节度使周宝的妻子。
驴骨的出土状态
虽然这座墓葬曾被盗掘,但考古人员还是清理出了不少器物(包括瓷碗、铁环、铜饰件、铜钉、铅马镫、骨梳……)。最特别的是,墓里陪葬着三头驴子,经检测,专家们发现这些驴的骨骼形态并不具有长期当苦力的驮驴的骨骼该有的特征。据报道,“崔氏墓中这些驴的肱骨中间‘偏圆一点’(经常奔跑和转身导致的),与普通驴明显不同,表明它并非用于简单的拖运,极有可能是长期在‘驴鞠’运动中为了适应运动速度变化而形成的。”再加上墓中出土的铅马镫,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这些随葬驴很可能不是用来为墓主干粗活的,而是用于乘骑。跟西汉平陵在丛葬坑里埋葬的驴子相比,崔氏墓里的这三头驴子的地位显然不同,它们几乎是墓主人的爱宠了。
不仅如此,这位崔夫人的的丈夫周宝史书有载,恰好是位马球高手,据《新唐书》记载:“ 以善击球,俱备军将……(周)宝强毅,未尝诎意于人。官不进,自请以球见,武宗称其能,擢金吾将军。以球丧一目。”周宝将热爱的马球作为军事训练的一部分,还靠高超的马球技术获得了唐武宗的赏识,被升为金吾将军,甚至打球时受了伤导致失去一只眼睛,可谓马球的*粉。
结合以上,我们可以推测崔氏身为一名贵妇,在唐朝流行马球和驴鞠的大环境下,又受到丈夫的影响,于是也成为了这项运动的爱好者。在她死后,他的家人选择用驴、镫等随葬,大概是希望她死后也能享受驴鞠的乐趣吧。
再回头我们在开头所引用的敦煌卷子的《祭驴文》,显然,那位作者对自家驴子的感情也很深厚,所以特地祝福它不要托生在军将之家——虽然这已经是很好的托生之地,但是被用于驴鞠,在这位作者看来也是蛮辛苦的一件事呢。
用通俗的语言讲专业的考古
本文由本号特约作者李子供稿,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