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怎么样(文化生上北体好不好)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曹卫东
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应有之义
体育中蕴含的爱国、超越、拼搏、合作、公正等精神,是小到个人、大到实现中国梦都需要的强大精神力量
北体大诞育了以许海峰为代表的200余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在即将举行的冬奥会赛场上,大家也将看到我国很多项目成绩会有飞速提升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汪涌
他是新中国体育众多成就的缔造者,培养出我国第一批体育专业学生,建立起我国最早的青训体系,率先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体育科学研究所,开创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先河。
他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坚强脊梁,涌现出以宋君复、徐英超、李鹤鼎等“九大教授”为代表的名家名师,造就了多项体育运动先驱,奠定了新中国体育学科发展之基。
他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梦想摇篮,诞育了以许海峰为代表的200余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让奥运梦成功照进了现实。
他是新中国体育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精彩演绎了一个个中国体育故事,镌刻在体育外交的光辉史册。
他就是北京体育大学(下称北体大),原名*体育学院,成立于1953年,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唯一高校,也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近70年办学历程中,北体大始终与*同呼吸、共命运,与中国体育同发展、共荣辱。一代代北体人秉承艰苦创业的“先农坛精神”,投身美丽的小清河畔,在攻坚克难中探索,在砥砺奋进中开拓,为*培养超过10万名优秀人才,引领着中国体育教育奋勇向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传承好体育报国强国的红色基因,发挥学科、人才、文化优势,引领和支撑体育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力量智慧?《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北体大党委书记、校长曹卫东。
以世界一流体育教育报国强国
《瞭望》:当前我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对标国家的新目标,如何思考和谋划北体大的目标?
曹卫东:北京体育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就承载了内强民族体质、外争国家荣光的使命,受到历代**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下,我们将牢牢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坚持“大学 基地”的办学目标和定位,加快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增强报国强国的使命担当。
我们在谋划学校目标时把学校置于方向性和面向性两个向度去思考。
方向性上,学校根据新时代赋予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把握所处战线的特点和要求,确定了学校发展的新目标:到2035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和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地,跻身世界一流体育大学行列。
面向性上,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明确了“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5~15年努力,北体大能走出更多冠军,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练员、裁判员,更多能到国际上竞争甚至引领国际体育发展方向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向全国、全民传递体育正能量,传递社会新风尚,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真正支撑和引领体育强国建设。
全方位突破,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瞭望》:能否详细阐释体育强国建设中北体大发挥助力作用的领域?
曹卫东:在整个体育战线和教育战线,能发挥我们办学优势和助力作用的首先是竞技体育。我们要回答好,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之路,培养更多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其次是全民健身。怎么为全民体质增强提供一套北体大的解决方案,让全民通过运动促进健康,通过运动增强体质,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再次是体育文化。体育中蕴含的爱国、超越、拼搏、合作、公正等精神,是小到个人、大到实现中国梦都需要的强大精神力量,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重视。
最后是体育科技。某种程度上,体育科技已成为影响体育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成为各国体育竞争的核心点,我们正在加快这个领域的布局。
《瞭望》:请谈谈北体大在助力竞技体育上的新探索。
曹卫东:竞技体育首先是解决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振兴问题。此次东京奥运会,中国男子三大球均无缘奥运赛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说明具有中国特色的振兴“三大球”之路没有完全形成。
北体大近年来在“三大球”学院、青训和教练员培养等关键问题上做了一些尝试,试图解决制约“三大球”发展的瓶颈问题。
首先,在全国率先成立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中国篮球运动学院、中国排球运动学院,推进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学院实体化建设。以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为重点,坚持高端化、贯通化、国际化和协同化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三员四化”的中国特色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其次,积极投身青训,探索大学加基地的协同办学路径。完善以项目学院为龙头,以俱乐部为引领,以体校、武校、重点中学为基础的青训育人平台。
再次,筹建中国教练员学院,在高校探索建立教练员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大学和基地融合。成立中国足球教练员学院,制定学校深化足球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和加强足球教练员培养实施方案。
最后,拓宽选材渠道,不仅遴选单招来的高水平在校运动员,还招收国家队、省队和职业俱乐部的退役运动员。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俱乐部联合培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提升理论素养,丰富实战经验。
《瞭望》:体育强不强还有个依据是全体国民体质强不强。北体大在助力全民健身上有哪些新探索?
曹卫东:国民体育的普及程度和发展质量,更能展现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风采。
多年来,北体大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相关专业学科,在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推广方面持续发力,连续40多年参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近年来,学校又整合运动医学在内的、与全民健身和国民体质提升相关的学科专业,倡导体医融合,引导全*动健身。还成立了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引导运动医学向应用型体育学科延伸,促进非医疗健康干预……未来,学校将持续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全民增强体质提供北体大方案。
《瞭望》:请你再谈谈体育文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曹卫东:我们十分注重总结挖掘体育战线的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项目文化,致力将三种文化结合起来研究。学校已先后组织编写了“三大球”文化建设丛书,挖掘了项目文化内涵,助力了“三大球”振兴,还加大了冬奥文化遗产研究,持续编制了年度冬奥遗产报告。
我们另外要搭建一个中外体育文化交流平台,希望通过体育特别是体育项目,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和红色文化。
《瞭望》:体育科技方面有哪些布局?
曹卫东:当前,制约体育科技发展有两大瓶颈,一是体育装备材料,二是体育数据模型。
为突破这些瓶颈,学校加强了体育装备研发和技术数据开发应用,专门成立了体育工程学部,下设体育装备学院和体育工程学院。体育装备学院聚焦体育装备和材料研发,致力于解决高端体育装备严重依赖欧美的问题。体育工程学院成立中国体育大数据中心,致力通过数据的采集生成和中国体育数据模型的建构,设计一套数据的标准体系和分析模型,同时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人群需求,设计一套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让每一个人都得到精准的运动指导。
最具亮点的是,学校还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党组的要求和部署,专门建立了一个极具科技特色的北体大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该基地将全球最前沿的科学技术都应用到了不同项目的训练和研究当中,让很多项目特别是冬季项目取得很好成效。在即将举行的冬奥会赛场上,大家将会看到我们很多项目的成绩会有飞速提升。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参加健身跑步活动 北京体育大学供图
三位一体,支撑体育强国建设
《瞭望》:北体大在支撑体育强国建设方面有何思考和探索?
曹卫东:北体大对体育强国建设,乃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大学的基本职能上,即北体大多年形成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三位一体”的优良办学传统和特色。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培养出更多适应体育事业发展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譬如为深化体教融合,助力青少年体质健康,我们在全国体育院校率先成立体育师范学院,招收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创新培养“教练型”体育师资。
从科学研究角度看,开展科学研究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职能,我们要围绕服务体育事业,开展好相关学术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以服务冬奥为例,我们是承担科技部重大冬奥攻关项目最多的一所高校。涉及冬奥的科研支撑既有对冬奥科学技术层面的研究,还有对冬奥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另有对冬奥战略方面的某些研究。我们的成果就要在这三方面既发挥智库的支撑作用,又发挥科研基地的支撑作用,还发挥迅速将很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竞技体育一线的支撑作用。
从运动训练角度,我们致力于为竞技体育、全民健身提供一套有效的科学解决方案、体系和模型,包括训练模式、竞赛体系,以及训练和竞赛所需要的相应学科配套。
《瞭望》:你对北体大的未来有何期望?
曹卫东:未来的北体大,我希望它真正成为支撑和引领体育强国建设的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一流不仅是我们自己评价,还要得到世界公认。同时,我希望我们能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之路,形成中国特色高等体育教育的体系,这将是最终衡量我们能不能对体育强国发挥支撑作用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