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多久会好(女性尿路感染多久会好)
在临床医疗中,经常听患者有“小便时有刺痛而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刚刚解完小便又想解了,还很急”等描述,我们医生称之为尿路刺激症,这是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本文就来详细介绍尿路感染的相关医学知识。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尿路排尿将机体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尿路以膀胱为界分为上尿路和下尿路,上尿路包括双肾、输尿管;下尿路包括膀胱、尿道。
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TI,又称泌尿道感染,简称尿感)是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通常大众所说的尿路感染是指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当免疫力低下时易患此病。成年女性的尿路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比例约8:1。
未婚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约为1%~3%;已婚女性发病率约5%,60岁以上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高达10%~12%,多为无症状性细菌尿。女性发病率高的原因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性生活、月经、妊娠、应用杀精子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
男性尿路感染发病率相对较低,除非存在易感因素(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等),50岁以下成年男性极少发生尿路感染,但50岁以上男性随着前列腺肥大发生率的增高,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相应增高。
疾病类型
(一)根据感染部位分类
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是肾盂肾炎、输尿管炎,后者主要是膀胱炎、尿道炎。
(二)根据临床有无症状分类
分为有症状尿路感染和无症状尿路感染。
(三)根据有无尿路异常分类
单纯性/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无伴发尿路异常,包括单纯下尿路感染和单纯上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同时伴有尿路功能性或结构性异常或免疫低下,如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和尿路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等。
(四)根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分类
尿路感染可分为孤立(散发)感染和反复发作性感染。
反复发作性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和持续性细菌存在。
再感染:指外界细菌再次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新的感染。
持续性细菌存在:指复发性感染由存在于泌尿系统中的同一细菌(如泌尿系统结石或前列腺疾病)再次发作产生,也称为复发。
尿路感染病因
尿路感染是由于某些因素导致病原菌通过上行感染、血行感染、直接感染甚至淋巴道感染的途径侵袭人体,并突破机体的防御后而引起机体发病。
(一)基本病因
1、细菌感染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1)革兰阴性杆菌:是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5%,其次为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柠檬酸杆菌属等。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于无症状性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路感染。
(2)革兰阳性细菌:5%~15%的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医院内感染、复杂性或复发性尿路感染、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尿路感染,则多为肠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其中变形杆菌常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铜绿假单胞菌多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见于血源性尿路感染。
2、其他病原体感染
腺病毒可以在儿童和一些年轻人中引起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甚至引起流行。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导致尿路感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尿路感染增多,耐药甚至耐多药现象呈增加趋势。
(二)易感因素
由于泌尿、生殖系统在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使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不易停留、繁殖,故不易引起感染。一旦泌尿、生殖系统发生病理改变,防御感染的功能被破坏,致病菌乘虚而入,从而诱发感染。
1、结构性尿路梗阻
任何妨碍尿液*流出的因素,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狭窄、肿瘤、习惯性憋尿等均可导致尿液聚集,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而在局部大量繁殖引起感染。
2、功能性尿路梗阻
(1)膀胱-输尿管反流
输尿管壁内段及膀胱开口处的黏膜形成阻止尿液从膀胱输尿管口反流至输尿管的屏障,当其功能或结构异常时可使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导致细菌在局部定植,发生感染。
(2)神经源性膀胱
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脊髓损伤、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因长时间的尿液潴留和应用导尿管引流尿液导致感染。
(3)妊娠
2%~8%的妊娠妇女可发生尿路感染,与孕期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暂时性膀胱-输尿管活瓣关闭不全及妊娠后期子宫增大致尿液引流不畅有关。
3、机体免疫力低下
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或严重的慢性病,长期卧床等。这部分人群免疫功能被破坏,易致感染。
4、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如肾发育不良、肾盂及输尿管畸形、移植肾、多囊肾等,是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5、女性生理结构特点
女性尿道较短而宽,开口于阴唇下方, 紧邻阴道外口, 距离肛门较近,是女性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
6、男性包茎、包皮过长
包茎、包皮过长是男性尿路感染的诱发因素。
7、性生活
性生活时可将尿道口周围的细菌挤压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
8、服用避孕药
避孕药的主要成分壬苯聚醇可破坏阴道正常微生物环境而增加细菌尿的发生。
9、医源性因素
导尿或留置导尿管、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逆行性尿路造影等可致尿路黏膜损伤,如将细菌带入尿道,易引发尿路感染。
10、遗传因素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宿主的基因影响尿路感染的易感性。
症状与表现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尿路刺激症多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等。有的患者可有肉眼血尿、腰痛等局部症状,也可同时存在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
(一)典型症状
下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路刺激症: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这些症状常常并存。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加,正常人平均排尿4~6次/昼和0~2次/夜。尿急是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尿痛是由于排尿时病损部位受刺激而产生疼痛或烧灼感。上尿路感染则主要表现为肾区疼痛(腰痛)、寒战发热等。
由于尿路感染有多种分类方式,因此不同分类方式下有不同的症状特点。常见类型如下:
1、膀胱炎
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域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灼烧感。
膀胱炎可进一步分为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和反复发作性膀胱炎。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常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液混浊,尿液中有白细胞,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有血块排出。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2、肾盂肾炎
(1)急性肾盂肾炎
主要症状包括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肋脊角有明显压痛或叩击痛。同时可伴寒战、头痛、恶心、高热等症状,患者体温可上升到39℃以上。
(2)慢性肾盂肾炎
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可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半数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低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等,并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等表现。后期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3、无症状细菌尿
患者无临床症状,仅是微生物学诊断,尿常规可无明显异常或白细胞增加,但尿培养有细菌。
4、复杂性尿路感染
由于此类尿路感染患者同时伴有尿路异常或免疫低下,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既有较轻的泌尿系统症状,亦可有膀胱炎、肾盂肾炎症状,甚至更为严重的患者可有菌血症、败血症的表现。
相关检查
1、尿液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液常混浊,可有异味,可有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HP为白细胞尿,因该结果可见于大部分尿路感染患者,因此该检查结果对诊断尿路感染很有意义。
(2)尿细菌培养
治疗前的中段尿标本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最可靠的指标。细菌培养菌落数≥105CFU/ml(CFU:菌落形成单位,表明尿中细菌的多少)为有意义菌尿。如患者检查结果呈阳性,但无明显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做两次培养以便进一步佐证。
(3)硝酸盐还原试验
阳性见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该检查对诊断尿路感染有很强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差,可作为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
(4)白细胞酯酶试验
正常情况下为阴性,尿路感染时为阳性。
2、血液检查
(1)血常规
急性肾盂肾炎时可能出现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的异常指标变化。
(2)肾功能
慢性肾盂肾炎肾功能受损时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等异常指标变化。
3、影像学检查
对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复发性肾盂肾炎、合并无痛血尿或怀疑合并有泌尿系统结石、梗阻的患者应考虑进行影像学检查。
(1)首选泌尿系统超声,因为此检查简便无创,可以发现合并的尿路梗阻、积脓、结石等病变。
(2)尿路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可以发现上尿路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
(3)泌尿系统计算机断层成像(CT)是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有效检查。
诊断
下尿路感染,年长儿与成人相似,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常是就诊的主诉。如能结合实验室检查,可立即得以确诊。但对于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由于排闹刺激症状不明显或缺如,而常以全身表现较为突出,易致漏诊。故对病因不明的发热混儿都应反复做尿液检查,争取在用抗生素治疗前进行培养,菌落计数和药敏试验,凡具有真性菌尿者,即清洁中段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或球菌≥103/ml,或耻骨上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即可确立诊断。
完整的尿路感染的诊断除了评定泌尿系被细菌感染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本次感染系初染、复发或再感;
(2)确定致病菌的类型并作药敏实验;
(3)无尿路畸形,如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梗阻等,如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还要进一步了解“反流”的严重程度和有无肾脏疤痕形成;
(4)感染的定位诊断,即上尿路感染或下尿路感染。
鉴别诊断
1、妇科疾病
女性有尿路感染症状应考虑是否存在阴道炎、生殖器溃疡或淋病。通过妇科检查可以明确,如果患者存在阴道分泌物或外阴炎症常可鉴别,盆腔双合诊可以鉴别盆腔肿块和盆腔炎。
2、泌尿系统特异性感染
有尿急、尿频、尿痛等下尿路症状并存在脓尿,但尿培养阴性的患者应考虑有无淋病双球菌感染或解脲支原体感染。对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尿路感染应检查有无泌尿系统结核。
3、膀胱过度活动症
对有下尿路症状但没有感染证据的女性患者,应与引起下尿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相鉴别。
4、青年男性的尿路感染
青年男性需与前列腺炎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相鉴别,中老年男性需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相鉴别。
5、膀胱原位癌
缺乏充分感染依据的膀胱刺激征患者应排除有无膀胱原位癌的存在,可行膀胱镜检查并多点活检以防漏诊。
此外,还需要注意与肾小球肾炎、肾结核及急性尿道综合征等疾病的鉴别。
治疗
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要是注意休息,多饮水,以及足量、足疗程地应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尿路感染如反复发作,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性治疗,并及时去除诱发因素。
以下为评定尿路感染治疗的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尿菌阴性,疗程结束后2周、6周复查尿菌仍阴性。
治疗失败:治疗后尿菌仍阳性,或治疗后尿菌阴性,但疗程结束后2周或6周复查尿菌转为阳性,且为同一种菌株。
(一)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发热者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
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
(1)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2)选用在尿和肾内的浓度高的抗生素;
(3)选用肾毒性小、不良反应少的抗生素;
(4)单一药物治疗失败、严重感染、混合感染、耐药菌株出现时应联合用药;
(5)抗生素疗程要足,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治疗时长不同。
(二)一般治疗
膀胱刺激征和血尿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氢钠片1g,每日3次,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避免形成血凝块,对应用磺胺类抗生素者还可以增强药物的抗菌活性并避免尿路结晶形成。
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时去除诱发因素。
(三)药物治疗
1、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1)短程抗菌药物疗法
可选择采用磷霉素、呋喃妥因、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等)、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如头孢克洛、头孢尼西、 头孢丙烯、头孢呋辛等)应用3~7天。
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3日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喹诺酮类不建议应用莫西沙星,因为该药不能在尿中达到有效浓度。
(2)对症治疗
治疗期间多饮水,口服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碱化尿液,必要时可用盐酸黄酮哌酯或抗胆碱能类药物,以缓解膀胱痉挛、减轻膀胱刺激症状。此外,膀胱区热敷、热水坐浴等也可减轻膀胱痉挛。
2、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治疗方案同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使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的黏膜恢复,并增加阴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降低阴道pH值,从而有利于预防尿路感染再发。
3、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治疗
应选用在尿液及血液中均有较高浓度的抗菌药物。对于轻、中度患者可通过口服给药。而对于重度患者则应首先通过注射给药,待病情缓解后,可转为口服敏感抗菌药物治疗1~2周。
轻症患者可使用喹诺酮类药物7~10天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如治疗有效,则继续使用。如果用药后48~72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14日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6周。
对发热超过38.5℃、腰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静脉给药,在退热72小时后,再改为口服抗菌药物,包括喹诺酮类、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完成2周疗程。
4、妊娠期尿路感染的治疗
(1)无症状菌尿
美国感染疾病协会建议在妊娠早期行尿培养检查,若结果为阳性应及时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5~7天抗菌药物治疗,治疗后1~4周应再行尿培养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2)急性膀胱炎
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7天抗菌药物治疗,如果来不及等待药敏试验结果可给予第二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呋喃妥因或磷霉素治疗。治疗1周后应再行尿培养检查了解治疗效果。
(3)急性肾盂肾炎
推荐首先根据尿培养或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菌药物静脉输液治疗,如果来不及等待药敏试验结果可选择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青霉素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治疗。症状好转后应继续口服抗菌药物至少14天。
(4)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① 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或明显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类(如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 强力霉素等)、喹诺酮类,妊娠期避免应用。
② 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萘替米星等)、万古霉素等,妊娠期也应避免应用。
③ 建议选用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如青霉素类(如青霉素V、甲氧西林、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曲嗪、 头孢克洛等)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
5、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治疗
(1)再感染
表明尿路防御感染的能力差,而不是因为治疗失败,对此类情况必要时可应用低剂量长疗程抑菌疗法,即每晚临睡前排尿后服用小剂量抗生素1次,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片1~2片,或呋喃妥因50~100 mg,或氧氟沙星200 mg,每7~10天更换药物一次,连用半年。
(2)复发
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抗菌药物,用最大允许剂量治疗6周,如不奏效,可考虑延长疗程或改用注射用药。
6、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案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除了抗菌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纠正泌尿系统的解剖或功能异常以及治疗合并的其他潜在性疾病,若有必要,还需要营养支持治疗。
7、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
(1)导管的处理
如没有必要继续留置导管,应不再插管。如有必要继续应用导管引流,可更换新导管或采用其他方式。
(2)抗菌药物的选择
治疗前先进行尿培养。症状轻者可选择口服用药,病情较重、发热的带管患者,特别是血培养阳性者,应采用输液治疗,通常选用广谱抗菌药物。
当得到尿培养结果后,应当根据药敏试验进行调整。服药后48~72小时应对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如果患者症状很快消失,通常只需治疗5~7天;症状较重的患者通常需要治疗10~14天。
当偶发念珠菌感染时,可采用抗真菌治疗。不推荐长期无根据使用抗生素治疗。
(四)手术治疗
对于因尿路畸形、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包皮过长及包茎等引起尿路感染者须待感染控制后行手术治疗去除病因。
(五)中医治疗
尿路感染在中医学中属于“淋证”、“腰痛”等范畴,其主要的病机为肾虚、湿热阻滞,肾和膀胱气化不利;肾虚为本,湿热阻滞为标。其在中医上的治疗主要有中药、针灸、中成药等。
常用的中成药
目前,很多中成药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如,三金片: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的功效,主治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急频数;清淋颗粒: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膀胱湿热所致的淋证,癃闭,症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小腹胀满、口干咽燥等。热淋清胶囊: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热淋。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在减少西药治疗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复发率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积极与现代医学相合,达到最好的疗效。
并发症
尿路感染如能及时治疗,则并发症很少,但伴有糖尿病和存在复杂因素的肾盂肾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出现严重并发症。
1、肾乳头坏死
是肾盂肾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严重肾盂肾炎伴糖尿病或尿路梗阻时。
2、肾周围脓肿
常由严重肾盂肾炎直接扩展而来,致病菌多是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为最常见。患者多有糖尿病和尿路结石等易感因素。
3、肾盂肾炎并发感染性肾结石
变形杆菌等分解尿素的细菌所致的肾盂肾炎常可引起肾结石,称为感染性肾结石。
4、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尿路感染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生于急性症状性尿路感染,特别是使用膀胱镜检查或使用导尿管后,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更易发生。
预后情况
非复杂性急性尿路感染经抗菌等治疗后,90%可治愈,约10%可转为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发作。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治愈率低,也容易复发,除非纠正了尿路解剖或功能的异常,否则极难治愈,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发作者超过半数。因此,如果发生尿路感染需积极进行正规治疗。
预防措施与日常管理
(一)预防措施
尿路感染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此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需特别注意。
1、坚持多饮水,每2~3小时排尿1次,以冲洗膀胱和尿道,避免细菌在尿路繁殖,这是最实用和有效的预防方法。
2、注意阴部清洁,以减少尿道口的细菌群。女性患者在月经、妊娠和产褥期尤应注意。男性如包皮过长,应注意清洁,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包茎应手术治疗。
3、尽量避免使用尿路感染器械,必须应用时,严格无菌操作。在尿路器械使用48小时后,应做尿培养,以观察有无尿路感染发生。在尿路器械检查之前已有菌尿者,应先服抗菌药以控制感染。以往有反复尿路感染史或尿路异常者,在尿路器械检查前后48小时宜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如必须留置导尿管,前3天给予抗生素可延迟尿感的发生。
5、与性生活有关的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应于性交后立即排尿及冲洗,并口服一次常用量抗菌药作预防。
6、膀胱-输尿管反流者,需“二次排尿”,即每次排尿后数分钟,再排尿一次。
(二)日常管理
平时需加强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伴有糖尿病的患者须积极控制血糖,有尿路畸形或结石等易感因素者,必要时行手术治疗,要注意及时监测病情,定期复诊,向医生寻求帮助。
1、健康饮食,清淡,少盐少油少糖。如有发热需要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
2、多饮水、勤排尿;
3、注意会阴部清洁;
4、性生活后立即排尿、冲洗;
5、急性期注意休息,禁止性生活;
6、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须定期复诊,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用药物、定期更换导尿管等。
7、适当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就医指南
当患者初次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及发热等症状或任一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就诊科室:尿路感染患者应优先考虑泌尿外科,也可选择肾内科,女性可选择妇科。
总结:尿路感染是各种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下尿路感染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路刺激症)为主要表现,上尿路感染以发热、可伴腰痛为主要表现,尿路刺激症常不明显,抗感染治疗用药应足量、足疗程,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多饮水。非复杂性急性尿路感染经抗菌等治疗后,90%可治愈,约10%可转为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发作。
特别说明:本文主要内容整理自《内科学》、《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等,仅作医学科普学习,不做临床医疗使用,如果患有相关病症,请尽快到医院诊治。
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不错,敬请点赞、收藏和评论,欢迎飞狐医生,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