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是哪个国家的(继承了南斯拉夫足球荣光的克罗地亚是怎样一个国家)
南斯拉夫在上个世纪曾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国家:尽管不是什么世界级的超级大国,但作为巴尔干地区的区域大国一度在当时的美、苏两大阵营之间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在世界范围内倡导不结盟运动。70年代南斯拉夫的人均GDP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大致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的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处于同一水平。70年代的南斯拉夫已实现了36%的汽车保有量。
这意味着如果照一个家庭3口人计算的话,那么几乎南斯拉夫的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汽车。早在60年代南斯拉夫的电视普及率就已达到50%,也就是说南斯拉夫几乎一半的家庭在60年代就已拥有了电视,到了70年代南斯拉夫的电视普及率已达到70%,与此同时大约每2个南斯拉夫家庭中就会有一个拥有自己的冰箱。所有7到15周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
二战后的南斯拉夫一度打造了一支近百万人规模的军队,同时还拥有200万左右的预备役部队。直到上世纪90年代拥有1100多辆坦克、600多辆反坦克自行炮、1300辆各型装甲车、各种火炮上万门的南斯拉夫陆军仍被视为“欧洲最强的地面武装力量”之一。巅峰时期的南斯拉夫海军拥有1万名官兵和80艘各型舰艇,还拥有自主生产的潜艇;南斯拉夫空军拥有3.2万官兵和400多架固定翼飞机、200多架直升机。
南斯拉夫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以致于连当时的苏联也对南斯拉夫忌惮三分,而欧美国家则将南斯拉夫誉为“巴尔干之虎”。铁托治下的南斯拉夫政治上成为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经济上开创了*国家中少有的经济奇迹;军事上号称“巴尔干之虎”。然而看似强大的南斯拉夫却在20世纪90年底走向了解体。在苏东剧变的过程中南斯拉夫的解体其实比苏联的解体要更为惨烈得多。
苏联的解体实际上是在各加盟*达成一致的前提的和平解体;南斯拉夫在解体过程中爆发了一系列的内战,因此留下了各种各样的民族仇恨,时至今日由前南斯拉夫分化出来的各国之间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的人均收入水平在富国扎堆的欧洲几乎就是垫底的,而在独立后长期深受内战困扰的波黑至今仍未摆脱民族冲突的阴影。
由前南斯拉夫分化出来的各国中只有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国发展相对较好。相比之下斯洛文尼亚的人均收入水平比克罗地亚更高,然而斯洛文尼亚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都实在太小了,所以在综合实力上还是克罗地亚更强。在前南各国中犹如一枝独秀般发展的克罗地亚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呢?如果我们翻开欧洲的地图就会发现有两个国家的形状“霸道”得让人难以置信。
凑巧的是这两个国家都位于巴尔干半岛之上:其中一个是希腊,另一个就是克罗地亚。希腊的“另类”体现在与邻国土耳其的海域划分上:介于两者之间的爱琴海里坐落着2500余座岛屿,但其中的2400多座属于希腊,也就是说土耳其人游个泳的功夫就可能误入希腊的领海。克罗地亚的“别致”则更多地体现在其自身的形状上——南斯拉夫解体后前南大部分海岸线都被克罗地亚所占据。
目前在克罗地亚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尼安德特人化石。在铁器时代古伊利里亚人和古凯尔特人也相继进入这里。公元前168年罗马帝国征服了该地区。罗马帝国衰弱后该地相继由匈奴人、东哥特人以及拜占庭帝国征服。公元7世纪时南部斯拉夫民族的一支迁入这里,他们成为了今天克罗地亚人的祖先。9世纪时克罗地亚基本改信基督教。
从公元925年起克罗地亚开始以一个独立王国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公元10世纪上半叶克罗地亚国达到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克罗地亚占领了潘诺尼亚平原以及今天意大利威尼斯境内的部分地区。这一时期的克罗地亚拥有10万步兵、6万骑兵、180艘战船,这在中世纪的欧洲绝对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当克罗地亚王国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之际多瑙河流域中部的匈牙利人也正处于强盛时期。
匈牙利人本是来自北亚草原的游牧民族,在迁徙到欧洲多瑙河流域后他们利用保存完好的罗马道路迅速挺进德国、意大利、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帝国。在他们前往亚得里亚海的道路上克罗地亚成为他们的挡路石,于是双方的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克罗地亚国王托米斯拉夫率领克罗地亚人把匈牙利人赶到了多瑙河对岸,将北部的萨瓦河流域和南部的达尔马提亚诸城联合成为统一的克罗地亚国家。
这时克罗地亚的疆土从德拉瓦河到亚得里亚海,从拉沙到斯列梅、德里纳河和扎胡姆列,还包括维斯岛、布拉奇岛、赫瓦尔岛和达尔马提亚诸城。这一时期克罗地亚国土的主体部分就位于亚得里亚海东部的达尔马提亚沿海地区。这一地区岛屿半岛星罗棋布,克罗地亚王国凭借这样的优势使自己贸易发达而富庶强盛。这时的克罗地亚拥有亚得里亚海的漫长海岸线,有着许多天然良港。
这对克罗地亚经济的发展以及克罗地亚人迁入达尔马提亚非常有利。达尔马提亚开始逐渐克罗地亚化。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克罗地亚国家内部也变得日益强大:克罗地亚的海军有80艘大型船和100艘小型船,每艘船配备10~40名水手。然而花无百日红——国运就如潮水有涨就有落:12世纪初匈牙利阿尔帕德王朝征服了克罗地亚。152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在摩哈赤战役中击败匈牙利。
战后匈牙利大部分地区被奥斯曼帝国占据,而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偏远的克罗地亚则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接管。拿破仑战争时期克罗地亚一度为法国占据,但在拿破仑战败后根据欧洲列强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作出的决定:克罗地亚复归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此后直到1918年克罗地亚始终处于奥地利帝国及其改组而成的奥匈帝国治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阵营战败。
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奥匈帝国因国内民族问题而土崩瓦解: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地都成为了独立国家。1918年12月1日独立后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同塞尔维亚合并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亚历山大亲王继任国王后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在此之前南斯拉夫只是对南部斯拉夫各民族的统称,更多的是一种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
南斯拉夫王国的诞生是历史上“南斯拉夫”一词首次被用于国家名称。尽管南斯拉夫以一个统一的国家形象出现在了世人眼前,但仍无法掩盖组成这一国家的各地区之间潜伏的矛盾。事实上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地区一直对塞尔维亚的集权政策甚为不满,担心南斯拉夫最终会变成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家”。1930年代末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计划建立按种族区分的联邦行政区。
塞尔维亚希望马其顿、伏伊伏丁那、黑山与塞尔维亚合并,克罗地亚则想与达尔马提亚和部分伏伊伏丁那合并。双方对拥有多数波斯尼亚*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都宣称拥有其主权。1939年8月26日克罗地亚省成立后拥有了自己独立的议会,领土包括今天的克罗地亚与波黑西北部;而当地的塞尔维亚人则变成了少数民族。当南斯拉夫王国内部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两大族系纷争不断之时纳粹德国开始了扩张。
这时的南斯拉夫国王是亚历山大国王的幼子彼得二世,由于他过于年幼而无法担任治国理政的重担,所以由亚历山大国王的堂弟保罗亲王为首组成的摄政团实际执掌南斯拉夫政务。保罗亲王因为担心以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攻打南斯拉夫,于是在1941年3月25日签署三国公约:答应同轴心国合作。然而此举引发了南斯拉夫国内大规模的示威活动。
3月27日18岁的彼得二世在英国的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亲王政权。南斯拉夫的新*尽管是由英国扶植起来的,事实上也的确执行的是亲英的外交路线,但出于对轴心国入侵的担心并不敢公然表示反对轴心国。不过轴心国还是在1941年4月6日入侵了南斯拉夫,结果南斯拉夫仅仅抵抗了11天就向纳粹德国投降了。彼得二世与王室家族一同逃亡到英国伦敦。
随后轴心国瓜分了南斯拉夫王国的领土:匈牙利与保加利亚占领部分边陲地区;克罗地亚独立国成立;而米兰·内迪奇将军成立的“救国*”统治着塞尔维亚余下的领土并承认彼得二世为国王。这一时期独立建国的克罗地亚由乌斯塔沙政权统治。该政权于1929年4月20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成立,其目标是让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独立,其*巴维里契与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法西斯党有密切关系并领取其津贴。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所以克罗地亚人的生活方式比较偏西化并信仰天主教,这和具有浓厚的东正教传统的塞尔维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乌斯塔沙政权获得了德、意法西斯*和天主教会的支持。克罗地亚独立后乌斯塔沙政权在其境内建立了超过十个*,杀害达九万三千塞尔维亚人、犹太人和吉普赛人。与此同时塞尔维亚人切特尼克组织也对克罗地亚人展开种族*。
在这种相互的种族*中双方的积怨越来越大。直到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人民在铁托的带领下赶走了德军后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克罗地亚又重新成为由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在南斯拉夫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潜伏着一大危机:南斯拉夫的地区贫富分化问题一直非常严重——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与邻国奥地利、意大利经济水平相近,而马其顿、科索沃则是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过大的贫富差距同南斯拉夫内部各族系之间原本存在的矛盾综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各加盟*对*的离心倾向:生活水平最高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就一直对贝尔格莱德的**从他们手中收取重税支援马其顿、科索沃等地的行为甚为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在1980年代后日益升温。在1990年克罗地亚第一次全民投票中主张自治的克罗地亚*联盟的胜利更加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1990年5月13日在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举行的萨格勒布迪纳摩足球俱乐部和贝尔格莱德红星的比赛被矛盾尖锐的克族和塞族视为两个民族之间的较量,比赛过程中萨格勒布队认为裁判有意偏袒来自塞族地区的贝尔格莱德队,于是同裁判以及体育场的管理方发生冲突,很快事态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萨格勒布队开始打人并同随即赶来维持秩序的警察发生冲突。
萨格勒布队的兹沃尼米尔·博班因为对警察的暴力攻击受到长期的禁赛处分,本来对这种有违体育精神和国家法律的暴力行为理当惩处,但在当时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这一事件被克族视为身为南斯拉夫主体民族的塞族仪仗国家权力对自己进行欺压。1990年12月克罗地亚*制定宪法并在其中规定克罗地亚的自决权和主权,与此同时克罗地亚的官方语言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改为克罗地亚语。
1991年5月19日克罗地亚进行独立公投,支持克罗地亚独立的一方以78%的绝对优势胜出。6月25日克罗地亚议会通过宣布脱离南斯拉夫*联邦*独立的决议。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后同南斯拉夫联邦军爆发了武装冲突,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在克罗地亚境内有占克罗地亚总人口的12.2%的塞族人,这些塞族人不愿同南斯拉夫分离并认为独立后的克罗地亚不会公平对待自己。
因此克罗地亚必须同时面对南斯拉夫联邦军和国内塞族人口的双重打击。早在克罗地亚尚未正式宣布独立的1990年9月在靠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克罗地亚边界聚居的塞族人就已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下预感到克罗地亚可能将迈向独立,于是他们抢在克罗地亚宣布独立之前宣布成立塞尔维亚克拉伊纳*。位于克罗地亚东部的西斯拉弗尼亚地区也成立了东斯拉弗尼亚、巴拉亚、西斯雷姆等塞族自治组织。
1991年3月2日克罗地亚警察军和南斯拉夫联邦军在西斯拉弗尼亚的帕克拉兹发生互相对峙的事件,3月31日在同一地点克罗地亚警察军和当地的塞尔维亚族居民发生枪战并造成人员伤亡。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发表独立宣言后克罗地亚警察军和留在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居民再度发生冲突。在克罗地亚独立的当天南斯拉夫另一加盟*斯洛文尼亚也宣布独立,南斯拉夫人民军不能再从这两地获得军费与兵员。
这时只有塞尔维亚与黑山两个加盟*还留在南斯拉夫联邦内,以塞族人为主的南斯拉夫人民军自然在克罗地亚同其国内塞族居民的冲突中支持后者。1991年7月下旬开始塞族武装在巴拉尼亚地区展开了更大规模的进攻,尽管克罗地亚军队在人数上占优,但塞族武装得到了身为前南正规军的人民军的支持,很显然克罗地亚匆匆组建的军队并不是南斯拉夫人民军的对手。
克罗地亚军队在塞族武装和南斯拉夫人民军的打击下连战连败。到1991年11月18日南斯拉夫人民军攻占了克罗地亚方面坚守了3个月的武科瓦尔,克罗地亚国民卫队204旅被消灭,大约1000名克罗地亚士兵被打死、1000人被俘、2000人投降。东斯拉沃尼亚完全落入了南军手中。就在克罗地亚形势岌岌可危之际得到了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支持并将战争一直拖到了1995年。
这一年克罗地亚一方面对美国、俄罗斯、欧盟、联合国所提出的给予塞尔维亚人一定的自治权的和平提案展示兴趣而尝试拖延时间,另一方面因为联合国维和部队对于塞尔维亚占领地区的时限快到了,所以强力要求维和部队尽早撤退。维和部队活动规模被缩小的提案被同意之后不久克罗地亚军就突袭了西斯拉弗尼亚驱赶塞尔维亚人。接着8月3日实行的风暴作战将目标摆在塞尔维亚克拉伊纳*的首都克宁。
作战开始后克罗地亚仅仅三天就攻占了克宁。1995年8月克罗地亚*军占领了塞族克拉伊纳*部分地区,12月双方以签署岱顿协定的形式宣告冲突正式结束。1998年所有塞族地区重归克罗地亚。至此克罗地亚恢复了其历史版图,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克罗地亚版图,这使克罗地亚得以占据前南斯拉夫90%的海岸线:一方面这一地区历史上就是克罗地亚的领土,另一方面也是克罗地亚用铁和血浇灌而成的结果。
整个克罗地亚战争期间克罗地亚死亡和失踪的士兵约为6788—8784、平民4508—7186;塞尔维亚克拉伊纳*死亡和失踪4177名士兵和2650名平民;南斯拉夫人民军死亡1279名士兵。这场战争对克罗地亚的人口和民族分布情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克罗地亚人口从1992年到1995年之间从475万人减少到440万人,2003年开始则大约维持在440万人,迄今没有回复到战前的人口数。
与此同时克族在克罗地亚总人口中的占比由1991年的78.1%上升到89.63%,而塞族人口占比则从12.2%下降到4.54%。战争同样对克罗地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直到2003年克罗地亚经济才恢复到战前1990年的标准。好在占据了前南斯拉夫90%的海岸线使克罗地亚每年都能利用沿海港口从海外贸易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地处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的克罗地亚在地理上相对更靠近经济发达的西欧。
当初克罗地亚独立时就曾得到过西方国家的支持。独立后的克罗地亚于2009年和2013年先后加入了北约和欧盟,从而得以分享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红利。2005年克罗地亚的国民生产毛额达到12364美金,在前南斯拉夫联邦各国中仅次于斯洛文尼亚。到2018年为止克罗地亚以548.49亿美元的GDP总量和13295美元的人均GDP跻身高收入市场经济体。
克罗地亚除了在前南各国中实现了一枝独秀式的经济发展之外也被全世界的足球迷广为关注。曾几何时南斯拉夫的足球史可以写成一部可歌可泣的辉煌史诗。其中最华彩的章节当属活跃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黄金一代”。1987年的世青赛上南斯拉夫国青队连克传统强队巴西、东德和西德后问鼎冠军。3年后的意大利世界杯上南斯拉夫国家队甚至一度被球王贝利甚至预测可能夺冠。
南斯拉夫足球的黄金年代球员主要来自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这两个加盟*。两个民族之间的宿怨也影响到了足球场上:在1987年克族球星斯蒂马奇和塞族球星米哈伊洛维奇曾一起身披南斯拉夫国青队战袍并肩战斗,然而在1991年5月8日的“铁托元帅杯”决赛中两人却因为在比赛中暴发剧烈冲突而被双双红牌罚下。他们两人的冲突只是足球被政治影响的缩影而已。
在南斯拉夫解体前夕南斯拉夫足球队已变成了一盘散沙:塞族球员不给克族球员传球,克族球员不给塞族球员传球。如果母亲是克族、父亲是塞族的球员就根本不知道自己该传球给谁。南斯拉夫足球的辉煌最终在内战解体的炮火声中戛然而止。南斯拉夫解体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国依然是国际知名的足球强国,由此也可以反证当年南斯拉夫足球实力之强。
真正继承南斯拉夫昔日足球荣光的其实还是克罗地亚。1998年克罗地亚在独立后首次参加世界杯就惊艳了全世界:在这届世界杯上克罗地亚队在30岁前锋苏克的带领下在八强战中3:0战胜德国后获得季军。在时隔20年后的俄罗斯世界杯上克罗地亚队一路过关斩将闯入了总决赛。尽管在总决赛中以2:4输给法国的克罗地亚只能屈居亚军,但格子军团再次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强大的实力。
阅读全文 发布于 2022-09-15 06:09:04 克罗地亚是哪个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