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春耕备耕 浙江金华“一粒米”的共富风景

  中新网金华3月4日电(黄慧 俞萍)小小一粒稻米,传承着千年农耕文化,如今更是富裕了一方百姓,演绎出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故事。

  将目光对准浙江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金华开发区”),汤溪镇后徐村村民吴树银早前从别的种粮户手中收购稻谷加工成大米售卖,后来为确保大米品质可控,便从农户手中流转了450亩土地,自己当起了种粮大户。吴树银介绍,近年来,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各种补贴加起来最高能达到一亩1080元(人民币,下同)。

  在金华开发区农技人员帮助下,他优选品种、严控用药、科学施肥,不仅种出的水稻品质好,还扭转了对“种田卖粮”这件事的观念。“传统农业要想走得远和稳,必须走绿色安全健康之路。”

  为此,在2013年创办家庭农场后不久,吴树银就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开始销售带有绿色食品认证标签的大米。前段时间,他的米厂还向有关部门提交了绿色食品认证申请,在拿到认证后,将可以承接更多绿色大米代加工业务。

  在这里,和吴树银一样的规模种粮大户共有87家。随着“非粮化”整治提升有序推进,今年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对于这些守着土地的“职业庄稼人”,金华开发区一方面强化财政补贴兜底,2021年发放规模种粮补贴3259.07万元,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引导农业主体发展绿色农业。截至目前,该开发区已创建绿色高产千亩示范片10个,创建汤溪厚大畈、洋埠野猫畈2个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完成绿色食品认证25个,培育绿色食品企业19家,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明显提升。

  进入3月后,春耕备耕关键期将再度来临。和以往不同,种粮大户如今已经告别了弯腰插田割禾的传统农耕时代,种粮致富这碗饭吃得更加省心省力。

  接下来,金华开发区金西片区的万亩良田里,旋耕机、无人机、插秧机等将轮番上场。近年来,该开发区不断加快水稻全程机械化步伐,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各类大中型农机具拥有量年均增长10%左右,目前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近90%。

  乘着数字赋能的东风,金华开发区还组建了3支农机服务队,大力推进“数字春耕备耕”。通过“有机可乘”智慧农机管理服务应用平台一键下单、自动配单、数字监管,种粮大户可实现亩均节省20元至30元成本,作业效率提高1倍以上。按照金华开发区去年3.68万亩早稻的种植规模计算,仅此一项就替种粮大户节省90多万元。

  眼下,依托数字平台,这方土地上的40多台拖拉机、20多台无人机、30多台插秧机轮番上阵,确保春耕备耕顺利完成。(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