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惠州经济发展现状)

一、惠州概述

惠州市,简称鹅城,广东省下辖市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东侧、东江中下游地区,濒临南海,与香港隔海相望,自古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 惠州市北依九连山,南临南海,为粤东平行岭谷的西南段,地形复杂。地势北、东部高,中、西部低,中部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相间。惠州东接汕尾市,西南与深圳市相连,西接东莞市和广州市,北与韶关市和河源市为邻,市*驻惠城区江北。管辖面积11600平方公里,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大亚湾和仲恺两个*开发区。惠州也是海洋大市,管辖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281.4公里,海湾和岛屿众多。惠州孕育了明代军事家叶梦熊、北代名将叶廷、*元老廖仲恺、农工党创始人邓演达等有历史名人或革命先辈。2019年末惠州市户籍人口389.74万,常住人口488.00万,地区生产总值4177亿元。

二、惠州历史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国占领岭南后,在今惠州一带设傅罗县(后更名为博罗县),属南海郡管辖,县治在今天惠东县梁化屯(惠州市区以东约20公里),从此开始梁化成为广东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503年(梁天监二年),设梁化郡(郡治于梁化屯),博罗县与欣乐县同隶梁化郡,588年(陈祯明二年)欣乐县改名归善县(后来的惠阳县)。

589年(隋开皇九年) , 废梁化郡,在惠城设循州,梁化古城就逐渐荒废了,目前只剩下一片农田,可惜800年历史的岭南名城就这样消失在历史中,没有几个人能知道梁化古城昔日的繁华。隋唐间循州曾称龙川郡、雷乡郡、海丰郡,917年改称祯州,1020年(宋天禧四年)改称惠州,自此惠州出现在历史中。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改为惠州路,明、清为惠州府。1496年(明弘治九年)设立龙门县,隶广州府,1912年(民国元年)归善县改名惠阳县。

  新中国成立后,市境行政区划及其隶属多次调整,1956年设立惠阳专区,1958惠阳县析惠州镇置惠州市(县级)、析县东部置惠东县。1959惠阳专区撤销,惠阳、博罗、龙门县划归佛山专区。1963年恢复惠阳专区,惠阳、博罗、龙门划归惠阳专区。1964年惠阳县再设惠州市(县级),1965年恢复惠东县。1988年撤销惠阳地区建制,分设惠州、东莞、汕尾、河源4个地级市。惠州市管辖惠城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1994年惠阳撤县改市(县级),2003年又撤市设区。

三、惠州经济概述

2019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4177.41 亿元,增长 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05.50 亿,第二产业增加值 2169.12 亿元,增长 2.3%;第三产业增加值 1802.79 亿元,增长 6.8%。三次产业为 4.9:51.9:43.2。

惠州地方财政预算收入 400.86 亿元,增长 2.0%,地方预算支出 614.92 亿元,增长 13.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509 家,上规模企业净增450家;高新技术企业1322家,净增217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