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签广场协议(日本签广场协议后汇率走向)
《广场协议》是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后达成的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包括: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按约定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的比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跌幅达20%。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其经济对外依存度极高,然而随着日元的升值就使*内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急剧下降,同时大量的海外资金进入日本套利,日本资金纷纷进入股市房市等行业,使房价、股价呈现出虚高态势,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迎来了所谓”失去的20年“。那么日本人当时对《广场协议》的影响是否有所预见呢?这个问题得两说——日本人当时确实可能预料到《广场协议》可能会对本国经济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不过要说当时日本人就能未卜先知预料到日本经济会陷入到”失去的20年“状态未免夸张,况且导致日本经济陷入到”失去的20年“状态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广场协议》,只能说《广场协议》成为了压垮日本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就给我们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日本为什么会接受对自己不利的《广场协议》?既然压垮日本经济的不只是《广场协议》,那么还有什么原因?
美国作为二战后的世界头号强国最警惕的就是在某一地区出现足以独霸该区域的大国出现,因为这将危及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乃至动摇美国的世界霸权。事实上美国对日本经济的压制并非始于《广场协议》——从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开始了与美国持续近30年的贸易战: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纺织品就已开始抢占美国市场,进入60年代后这一现象已引起美国的重视,最终美国通过限制日本纺织品的法案迫使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然而在70年代日本的钢铁行业取代纺织产业涌入美国市场,于是美国在1977年发起反倾销起诉迫使日本”自愿限制出口“。进入80年代后日美贸易战中最激烈的汽车战爆发,到80年代末日美贸易战转入以半导体及电子产品等高新技术领域。这一时期苏联由于阿富汗战争以及美苏军备竞赛,加之东欧诸国剧变,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美国则在经过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周期后逐渐走入低谷:住房金融产业出现危机,社会信用危机日益严重。此外经常性国际收支趋向平衡,但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也不断上升,财政赤字创下历史纪录。当美、苏两极都走上下坡路的时候日本经济却一路高歌猛进,日本人甚至在讨论买下整个美国的话题。这时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全体国民预感到“日本的时代”即将到来。
当时的日本经济到底有多牛呢?当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被世人称之为“日本经济奇迹”。就在签订《广场协议》的1985年日本GDP总量达到了1.3万亿美元,同时期的美国是3万亿美元,这时日本作为国土面积只有30多万平方公里的二战战败国在经济总量上已超越了220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苏联,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与法国的GDP总量加起来才勉强接近日本。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占据了近一半,三菱、丰田、松下、日立、索尼、本田、日产、东芝等国际知名龙头企业全部进入世界企业前50,而在世界10大企业中日本就占了8家并席卷前三。当时的东京是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东京的GDP总量是纽约的3倍,比我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高。手里拿着大把美元的日本人开始在美国大肆购买。这些挥舞着支票本的日本人好像对价格根本不屑一顾。他们似乎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以致于当年的美国媒体发出惊呼:“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四十一个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不少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事。有一次一栋美国大楼打算卖给日本人,美方报价4亿多,双方谈妥后美国人就等着日本人付钱交割了。然而日本人却拿来了新的合同书,美国人以为日本人要砍价,可翻开新合同后赫然看见上面写的价格是6.1亿。日本人作为买方愣是给加了2.1亿,弄得美国人莫名其妙。最后日方人员解释说:他们的老板头一天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看到历史上单个大楼出售的最高价是6亿美元,所以他们想要打破这个纪录。当时的日本人就是这么做生意的——为了争面子、破纪录就不惜主动送对方两个亿。
当日本人热衷于探讨买下整个美国的话题时他们可能忽略了一点:美国是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的霸主,而日本无论是综合国力或是单纯就经济实力而言与美国都仍有相当的差距。我们先暂且不提美国在政治军事领域的优势,即使单纯在经济层面上日本也仍是落后于美国的。表面上看日本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以致于威胁到了美国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这绝非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当时的世界格局可以总结为“政治上两极、经济上三极”:所谓政治上的两极当然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至于经济上的三级则是北美、西欧、日本。日本以一国之力得以与美国主导的北美自贸区以及欧洲共同体抗衡。然而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附状态却并未得到改变:日本的战后复兴本身就是在美国的扶持下得以实现的,因此日本的战后经济从一开始就对美国形成高度的依赖性。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正是这次会议确定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这一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世界上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作为国际交易的结算货币,由此奠定了美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也奠定了美国在国际贸易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上世纪70年代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被当时的尼克松*宣布结束,随即美国又适时建立美元石油交易体系作为替代。只要美元一天还是国际结算货币,那么国际贸易市场就处于美国的掌控之中。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自二战结束后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在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背后相当程度上有赖于美国的扶植,而日本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美国控制下的市场。由于国际贸易航线基本掌握在美国及其盟友的控制之下,这意味着日本的对外贸易和能源安全不得不仰人鼻息。
在经济上仰人鼻息的日本其实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也是高度受制于美国的:宪法是一国主权的象征,但日本的战后的和平宪法却是美国为其量身打造的。自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起美国就一直在日本驻军:先是以占领军的名义驻扎,1951年《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订后改为以驻日美军的名义驻扎。根据《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规定:日本承认美国在日本驻扎陆海空军;驻日美军为维护远东和平与保障日本的安全,应日本请求可以用武力镇压内乱和暴动以及对付外来的武力攻击;美军驻扎日本的条件依照日美两国间的行政协定执行。这意味着美国完全可以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凭借自己更为雄厚的政治军事实力逼日本就范。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签订《广场协议》之前的美日谈判过程中美国一再将经济问题与驻军等政治问题捆绑谈判以迫使没自主国防力量的日本就范。与此同时美国利用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威拉拢英国、法国、西德三国共同向日本施压,再加上日本对美国市场和技术的依赖,这样一来日本即使明知《广场协议》会对自己有所不利也不得不乖乖就范了。其实在签订《广场协议》之前一部分日本人已多少预料到会对日本经济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毕竟日本*也有自己成熟的智囊团队,不可能不对《广场协议》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所评估。然而日本人显然不可能提前预知日本经济会陷入到“失去的20年”状态,况且日本经济最终被压垮并非完全是由《广场协议》导致的。
《广场协议》只是压垮日本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并非导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唯一原因,甚至可能都不见得是主要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广场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请注意是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从而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也就是说采取行动的可不只日本一家,事实上同一时期英镑、法郎、西德马克也都和日元一样升值了,那么为什么最后出问题的就日本一家?实际上货币升值这个东西是一把双刃剑——《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相对于美元的升值并非对日本经济只有坏处,同样也是有好处的。从签订《广场协议》的1985年到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1995年有十年时间,而在这十年内日本经济其实延续了之前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广场协议》签订后由于日元相对于美元升值,也就是说日元能兑换更多的美元,所以日本人的资产和资金相对于美国就急剧膨胀起来,这种膨胀使得日本人的国际购买力进一步膨胀。日本更加把大量盈余资金投入到美国,日本人在以美国为主的海外市场的买买买有增无减。1986年到1991年期间日本的海外投资总额高达4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而美国成为了日本海外投资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日本资本涌入到美国工业、房地产、金融、文化等各个领域。1989年6月索尼公司对外宣布:公司以34亿美元的价格成功购买了美国娱乐业巨头,也是美国文化象征之一的哥伦比亚影像公司。而在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像公司前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了美国的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这栋代表美国资本主义强盛时期的建筑就这样归日本了。当时在洛杉矶日本人掌握了闹市区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在夏威夷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本并主要集中在饭店、高级住宅等不动产方面。从1985年到1990年日本企业总共进行了21起500亿日元以上的巨型海外并购案,其中有18起的并购对象是美国公司。到80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所以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前日本人中只有极少一部分极富预见性的人对未来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所估计,而绝大多数日本人对《广场协议》其实是持欢迎立场的。所谓日本*接受《广场协议》不过是事后诸葛亮故意将问题导向化的说法,这么做无非不过是为煽动反美情绪而已。事情的真相是: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前只有极少一部分日本人对未来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一定预计,他们可能会觉得接受这个协议有一定*的成分,但绝大多数日本人其实认为这个协议对日本是非常有利的。《广场协议》也并不是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根本原因:日元虽然升值了,但同时日本恰好利用了这个机会大肆在国外进行投资,不也是同样为日本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与此同时进口商品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跌,对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而言:进口成本的降低会抵消掉很大程度上的出口价格的上升。事实上日本经济失落的根源还是在于内因,《广场协议》充其量只是加剧了日本泡沫经济破产的进程而已,正如一个人的身体内在机能出了问题就容易被风寒入侵。那么日本泡沫经济破产的内因究竟是什么呢?要弄清日本泡沫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初破产的根本原因,我们有必要先看看日本在此之前究竟是如何一夜暴富的。
这个问题曾困扰当时的世界各国——尽管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一直在效法并试图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但其实直到上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还入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法眼,然而在短短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这个他们眼中的普通发展中国家已迅速成为了遍地黄金的富裕国家。导致这一切发生的除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建设生产发展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虚假繁荣:首先发力的是日本股市——当时所有代表日本的225种股票轮番上涨,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些人的资产猛增了4倍。在股票上涨一年后房地产业开始迅速上涨,土地的价格就像被吹气球似的每天上涨。股市和房市的一路上扬使日本经济开始呈几何级数膨胀起来。然而日本这种一夜暴富的模式其实从一开始就潜伏下了日后破产的隐患:期待通过资产价值上升而获得利润的手法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会越来越难以奏效,因为任何资产的价值都不可能无限上升下去,这意味着当资产价格最终停留在高水平时最终的资产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收益。事实上任何资产的价值都不可能始终背离其本身的价值,尽管一时的炒作会令其价值在短时间内呈几何级数膨胀,但在经历一定时间的演变后最终其价值将回归平稳状态。这并不是说对资产的持有者而言:最终的结果是不赚不赔,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想象是我们自己在炒股、炒房,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并不是在股市、房市的低点买入的股票和房子,而资产最终回归的价值却是向低点趋近的,这意味着我们手里的资产最后所值的钱相比我们当初的买入价缩水了,而缩水的这部分价值就成为实打实的损失。当这样的损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就会造成国家整体经济的动荡。
和股市、房市的泡沫相伴随的就是日元升值,对此今天很多日本人还十分怀念——那是一个人们不用工作或只从事少量的工作就能获得丰厚的奖金的年代。当今天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抱怨:工作不好找、工资薪酬低的时候也许无法想象当时日本年轻人的就业竞争压力并不大,反而是当时的日本公司面临着招人的竞争压力,于是大公司纷纷在薪酬待遇上互相攀比,甚至出现了上一个月班发几个月乃至半年、一年奖金的现象。与此同时手里握着大笔钞票的日本人生活也越来越奢侈——战后重建时期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日渐被奢侈享乐之风取而代之:也许是因为钱太容易获得了,以致于全体日本人放佛在一夜之间和钱有仇似的开始大把大把地消费——买下美国帝国大厦就是这时日本人的疯狂写照,似乎一夜之间世界各地都涌现出了到处买买买的日本人。这时整个日本都陷入到一种癫狂状态,丝毫没任何人意识到一个核心问题:钞票仅仅只是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媒介而存在,它之所以有价值完全在于它可以在市场上交换来人们生活所需的一切资源,而钞票本身是不能吃不能穿的,说到底一国经济始终是需要实体经济作为支撑的。当所有人都疯狂痴迷于通过炒作而带来的虚假繁荣而忽视实体劳动的时候日本经济实际上完全是靠提前透支后人财富来支撑的,当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注定将是缺乏后劲的。
在日本的动漫作品《哆啦A梦》里大雄在自己零用钱不够时曾用道具将自己家未来的钱提前消费掉,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真真切切干过这样的事而且是在不借助任何道具的情况下玩得不亦乐乎,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我们:任何试图在不劳而获的情况下实现的一夜暴富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始终是难以持久的。到了1989年日本*已感受到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泡沫所带来的压力,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银行贴现率从2.5%至 6%。与此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日本银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股价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日本的地价也紧随股市之后开始剧烈下跌,跌幅超过46%,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这时玩提前透支消费游戏玩得不亦乐乎的日本人赫然发现:自己只剩下玩蛋(完蛋)了。恰在这时《广场协议》加剧了日元的升值趋势,而在日元大幅升值后日本为了防止通货紧缩就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结果导致了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大量资本涌入到不动产和股市,造成房价和股票价格急剧上涨,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泡沫。1991年整个东京的土地和房地产价格竟然可以把整个美国买下,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经济泡沫有多严重。1990年初日本意识到了泡沫的严重性,所以开始控制楼市和贷款,然而为时已晚。日本楼市的泡沫很快被刺破,楼市和股票急剧下跌,经济急剧衰退。
《广场协议》并不是导致日本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广场协议》签订后的日元升值其实对日本是兼具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的双刃剑,只是《广场协议》的负面效应和日本经济本身的泡沫结合在一起才导致了日本经济急剧衰退这一客观现实。把《广场协议》说成是美国故意打压日本的阴谋其实理由也并不充分,因为英、法、德等国同样加入到协议中,然而最终却只有日本一家出问题。事实证明即使美国有心打压日本,那么也是日本经济自身早就出了问题才使美国有机可乘。其实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打压早在《广场协议》之前就开始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持续30年的美日贸易战实际上就含有打压日本经济的意图。纵观美日贸易战的全过程:日本往往迫于美国的压力而”自愿限制出口“,然而尽管美国始终在美日贸易战中保持对日本的压制,可日本总是能开发出新产品以替代原有的被限制出口的产品推向美国市场,所以美国压制日本经济的预期目标并没达到,反而日本经济在80年代出现了一路高歌猛进的现象。事实上这时美日贸易战并没结束,而是转入到半导体及电子产品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甚至美国还一度在这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1986年美日贸易逆差达到了586亿美元,而美日贸易摩擦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987年5月27日爆出的东芝事件使美国再次找到了一个打压日本经济的机会。
冷战时期美国出于遏制战略对手苏联的需要而对自己阵营的国家与苏联等*国家的贸易进行了诸多限制并专门成立负责实施限制的机构——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然而日本东芝公司却暗中向苏联出口被巴统明确列为禁止向苏联出口的精密机床,事情败露后对美国意识到:东芝事件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在政治军事上杀一儆百,从而彻底掐断苏联进口军事技术的渠道;在经济上趁机打压日本的高新技术企业,以维持自己在世界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美国*迅速提出了一大堆制裁东芝的议案——这其中包括:罚款150亿美元,对所有从东芝集团进口的商品加收100%的关税,停止从东芝集团进口任何商品5年,关闭东芝在美国的所有工厂,把东芝从美国永久赶出去,以前卖出去的商品售后服务全部免费等。虽然最后东芝以及日本*以主动屈服争取到减轻制裁的效果,但美国打压日本高新技术企业的目的已然实现。1989年前后日本*又在美国的压力下达成《日美构造协议》。《协议》督促日本进行大规模公共投资计划并开始对日本的流通制度、投资壁垒、土地使用等问题进行改革。尽管《协议》使用的是”督促“一词,但对了解美日关系内幕的人而言:都知道美国的”督促“对日本而言实际上就是必须执行的命令。这还只是国家层面的打压,接下来美国的一个动作令全世界的金融投资大鳄们都加入到打压日本经济的行列中——那就是日经认沽权证的推出:该权证本质上就是一个看跌期权,这意味着若日本股市下跌,则会增加日经认沽权证的价值,投资者将会收获丰厚的现金回报。这样一来全世界的金融投资大鳄们都加入到打压日本股市、绞杀日本经济的行列中,日本不得不以一国之力同其他几个主要经济大国和全世界的金融投资大鳄们对抗。由此可见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打压并不是始于《广场协议》,而是自60年代日美贸易战爆发以来就从未中断过,而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后美国仍借助东芝事件、《日美构造协议》、日经认沽权证等一系列组合拳对日本经济进行打压。不过美国的打压只是导致日本经济衰退的外因,事实上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源还是在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