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是哪个省(江阴多大面积和人口)

长期以来,以苏南浙北为核心的江南地区总是给人一股子温婉的印象,这地方的民风也总让人感觉比较柔弱,文气还行,但武风却不盛,就连方言吴语听起来也是“软软的”,苏杭温柔乡嘛,刀光剑影总觉得破坏了这里的气氛。

但是嘛,事情也有例外,江南那么大的地界呢,总也有些军事要冲,这些地方自然会有独特的尚武气质,最为典型的便是镇江,这个说江淮官话的城市旧称“京口”,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可是刀光剑影,军事文化非常浓厚。

而除了镇江,江南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军事城市——无锡下辖的县级市江阴。

江阴市,常住人口165万,和江南其它地区一样,现今江阴的经济非常发达,江阴甚至更胜一筹,中国最发达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梯队,名列榜首也是常事。当然,经济发达自然人文荟萃,不说古代,就说现在,空气动力学家曹鹤荪;机器人、工业控制专家。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的蒋新松;植物化学家、药物学家。药用植物化学的先驱者赵承嘏都是江阴人。

但是,江阴有着一个江南大部分其它地区没有的特色——它是要塞。

江阴,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山南水北”为阳,中国带“阳”自的地名很多,但带“阴”的却比较少,江阴这里是长江咽喉之处,长江在这里江面最窄,所以江阴历来为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江河换装的天然良港,自古是重要军事要塞。

宋朝的时候,江阴的建制是“军”,这是北宋二级行政建制之一,虽然比府和州低,但通常是设置在军事要地的,江阴军事意义之大,可见一斑。南宋时期,岳飞,韩世忠等良将都守卫过江阴。

而明朝,因为东南沿海饱受倭寇骚扰,所以明朝对于东南沿海的海防大为重视,明初设“江阴卫”水师炮台,装备强大的红夷大炮,防备倭寇!

说下明朝时期江阴的建制,明朝时期的江阴是一个县,属于常州府,不过这个江阴比现在的江阴要大,相当于今江阴市、靖江市、张家港市杨舍镇/金港镇/大新镇等地,但是到了明成化七年(1471年),应天巡抚(应天府是现在的南京)滕昭上书朝廷,以江阴“居长江下游,扼江海门户,捍卫全吴,足称重镇”为由奏分江阴之马驮沙,于是马驮沙就分成了今天的靖江。

靖江,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朝廷是希望其让长江江防安定。

清代,江阴爆发了一场惊天血战,这就是著名的“江阴八十一日”,江阴本来已经降清,但由于满清推行“剃发易服”的侮辱性政策,江阴汉民义愤填膺,开始反击清朝。

顺治二年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廷命方亨到任江阴县知县,二十六日,其下薙发令,引发全城不满,满清豫亲王多铎下令江阴“三日剃发”,使得矛盾更为激化,清廷官吏和江阴士民水火不容,方亨看到江阴士民不从,秘密报告常州府请豫王领兵镇压。结果,县吏将方亨密谋透露给江阴士人,百姓于是在闰六月初二日擒住方亨,斩杀清差,推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自称江阴义民,正式反清。

清军自然大规模攻城,江阴人民以典史(未入流的县令的佐杂官,掌管缉捕、*,理解为现在的县*局长比较合适)阎应元为指挥官,阎应元动员居民约28,000人,分两班轮流守城,江阴不是一般的城市,这里是要塞,藏有140门红夷大炮和大量火药,数千杆鸟铳,这使得防卫力量极为强大。

江阴人民浴血奋战,十万人对抗二十四万清军,但靠着坚城愣是守卫了八十一天,击毙清军七万五千多人,据说还包括三名亲王和十八名大将(存疑),非常厉害,战后清军为报复血洗全城,江阴百姓进行最后的战斗,阎应元在东城城门上题“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妇女多贞烈,投河而死。七岁孩童,毅然就义,少有顺从,清军*两日,加之战争死亡人数,城内外义军平民死者凡十余万人,而江阴城内仅存老幼五十三人藏于古塔中幸存。

清朝和民国时期,江阴仍然是军事要地。抗战时期,江阴是中国海军的主战场,国民*定都南京,把江阴当做拱卫京城的要塞,积极完善防务。中国海军在此和日本海军对阵,弱小的中国海军只能在江阴以自戕的方式堵塞江道,几乎全军覆没,可谓悲壮至极,但它们争取了时间,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后方转移。江阴之战中,中国海空军击落敌机20余架,击沉敌舰2艘,击伤10余艘。

1945年冬,国民*建立江阴要塞筹建处,次年6月1日挂牌。编制属于国防部,但归第一绥靖区司令官丁治磐指挥,但江阴要塞官兵不愿服从*反动统治,1949年4月20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2日凌晨,江阴要塞内的地下党由华中工委领导组织江阴要塞起义,夺取要塞控制权,成功切开了国军在长江下游的防线,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