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是哪里的(贵州长水县)

子城已有1790年的历史。说子城,首先要先说说最早的嘉兴建城史。

春秋战国时期,嘉兴屡为吴越交锋的主战场。越灭吴后,嘉兴属越,楚灭越后,嘉兴归楚。楚是最早设县的诸侯国,有学者认为,楚时,嘉兴乃设长水县。

秦灭楚后,于此地设会稽郡,仍存县治并沿用“长水”名。当时,嘉兴境内除了长水县,还有一个海盐县。不过,由于地壳运动,长水及海盐的县治,均下陷为湖。于是,县治都*迁移,海盐县治前后迁移了四次之多。

东晋海盐人干宝《搜神记》中的《城沦为湖》,记载了一个城郭沦陷为湖泊的传说,恰如长水县治和海盐县治的变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集《神异传》,也载有此传说,内容与《搜神记》大体相同。两本书中都有写道:“由拳县,秦之长水县也。”由长水县改为由拳县,传说是秦始皇所为。元代《至元嘉禾志》记载了这样的传说——秦始皇东巡,望气者云:“五百年后江东有天子气”。始皇令囚徒十万人掘污其地表,以恶名改之曰由拳。

秦始皇不希望五百年后有人来抢夺大秦的天下,可他没有想到,一统了天下的秦朝,仅仅存在了十余年。

嘉兴后来再次更名,是在三国时期。大吴黄龙三年(231),嘉兴境内野稻自生。在刚刚称帝的孙权看来,如此吉瑞之象,昭示着大吴*的繁荣昌盛,大喜之余,他下令将由拳县更名为禾兴县。之后,孙权更是将年号变更为嘉禾。其子孙和被册立为太子后,因避讳太子之名,禾兴县便更名为嘉兴县。这就是“嘉兴”的由来。

孙权在为由拳县改名的同时,下令筑起了一个新城郭,这正是今天的子城。大吴建设的子城,城墙周长二里十步,高一丈二尺,厚一丈二尺。子城建成后,县治遂迁于此地。

那么,禾兴县县治是从何处迁来的呢?

西晋史学家杜预为《左传》作注时,写有这样一句:“在嘉兴县西南有槜李城。”同样,西晋成书的《吴记》有曰:“谷中有城,故由拳县治也,即吴之柴辟亭,故就李乡槜李之地。”博经通史的北魏学者阚驷说:“由拳故城在嘉兴县南。今谓之柴辟,即古槜李也。”《浙江通志》说:“柴辟亭当属石门县。”又一说,柴辟在当今的崇福。依这些史料,子城之前的“县城”,应该就是已湮没于历史的槜李城。

子城建成若干年后,孙权下令加固子城。《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赤乌三年(240)“夏四月,大赦,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据此推断,嘉兴子城的谯楼及四周的护城河,可能最早建于此时。

从三国至今,嘉兴古城的流传史,文字记载虽不是太清晰,但依然可以辨析。

子城刚建成时并不叫子城,古代官署所在地,一般称为“城府”。唐末,后来开创吴越国的钱镠,命吴越制置使阮结筑嘉兴大城,形成了城中有城的格局。大城称罗城,原城改称子城,子城城墙名为子墙。古代的子城有很多,如苏州子城、金华子城、扬州子城、湖州子城、温州子城等,保留下来的却不多。

五代十国时期,嘉兴属吴越国。吴越国于嘉兴置州,名秀州。嘉兴由原来的县,擢升成为州,子城也因此成为州治,原嘉兴县衙迁到了子城北面(大约今日嘉兴市总工会处)。南宋的第二个皇帝宋孝宗赵昚出生在嘉兴,嘉兴由此成了“龙兴之地”。后来,宋孝宗的孙子宋宁宗将秀州升为嘉兴府,子城成了府治。其后,嘉兴府更名为“嘉兴军节度”,元代又为“嘉兴路”,子城则继续为军治、路治所在地。

在蒙古进攻南宋的战争中,嘉兴的罗城城墙被夷平,仅存子城。不过,时间不长,到了元末,为巩固城池防御,罗城又重建起来。

明清两朝恢复了嘉兴府,子城复为府治。清末,太平军占领嘉兴后,子城改建为“听王府”。太平军被逐出嘉兴后,子城恢复为府衙。

虽时代变迁,但子城在嘉兴的中心地位一直未变。辛亥革命后,子城为嘉兴军政分府。民国时期,子城内驻扎有部队,俗称“西大营”。抗战时,敌伪在子城建绥靖司令部营房,今天的城门东侧砖墙上还嵌有“绥靖司令部营”石碑一块。解放战争时期,蒋经国在子城办嘉兴青年中学。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先后入驻过几所医院,直到浙江省荣军医院迁出子城。

子城曾是什么样子?

元代的《至元嘉禾志》和明清时的《嘉兴府志》,或详或略地记录了子城的布局。嘉兴市文化局李晓明先生曾写过《明清以来嘉兴子城的建筑特点及历史变迁》一文,文中附有明清两代嘉兴子城的平面示意图。通过示意图,我们能够对子城有个非常直观的了解。

光绪年间,许瑶光牵头修撰的《嘉兴府志》对子城的记录比较详细:

府衙墙周围二里一十步,高一丈二尺。中为大堂,颜曰“忠爱”,前覆崇轩。堂之东北隅为军资库,西北隅为架阁库。堂东为酂侯祠,祠南为供招科,堂之西为库房,南为批值科。供招科南为东廊,列吏、户、礼三科及承发房,批值科南为西廊,列兵、刑、工三科。大堂前为露台,为甬道。南为仪门,左右各有翼室。仪门外东为延宾馆,仪门外西为土地祠,又北为经历司署。由仪门百步至大门。甃砖数仞如城墙,式建为谯楼,牓曰“嘉兴府”。大门外为榜廊。廊外毬场,东申明亭,西旌晋亭。申明亭北为三相祠。门之南建木坊,颜曰“首藩名郡”,其下为屏门。左右列木栅,东西缭以石栏,栏左右各树木坊,左曰“承宣”,右曰“抚字”。谯楼东高阜为文昌阁。大堂后为川堂。后为宅门,门内为二堂,颜曰“无倦”。二堂有东西翼室,堂之西为乐贤堂,宾客觞咏之所;又西为嘉荫轩,公余吟咏之所。轩北为竹南蕉北之间,轩之西为正志亭。二堂后为内宅,东西翼室,宅楼五楹,额曰“远耀”。署西北多隙地。东北隅有土地祠,乾隆年间知府张镇建。

子城的大堂,是衙门办公重地,其堂名原为“清香”,宋代嘉兴知府俞浙改为“敬信节爱”,元代改为“公明”,时代改为“公正”,清代改为“忠爱”。光绪年间,忠爱堂失火,众多建筑不幸付之一炬。

大堂前,明代知府齐政建有戒石亭,亭中立石碑并镌刻《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你的俸禄啊,都来自民脂民膏,虽然老百姓容易被虐待,但是上天是难以欺瞒的——说得多好啊!

大堂前的甬道两旁,雍正时期嘉兴知府阎尧熙曾亲植梅花于此。阎尧熙是一位勤政爱民的清官,崇尚梅花的高洁。后来,有人曾问之后的嘉兴知府郭廷翥,子城为什么有梅花,他写诗作答:“官与梅花一样清!”阎尧熙和他种下的梅花,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看来,子城的戒石亭和府署“百株梅”,都是古代廉政教育的基地。

子城城门为拱券门,上建城楼,是为谯楼。现存的谯楼重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为砖木结构的三楹楼房,二层重檐歇山顶,花式屋脊,四铺水小脊,发戗如意头,戗角雕刻龙头,回廊飞檐,是很经典的古代建筑。

谯楼上的匾额,元代题“丽谯”,明初为“嘉兴府”,民国之后为“子城”。谯楼西墙外侧,嵌有清末嘉兴知府杨士燮撰《重修嘉兴府治碑记》碑一块。城上建筑,五代时建有秀州大城城隍庙,宋时建天王殿、箭楼等,元代有百花公主点将台,明清时设鼓楼台。

在子城外,西面的锦带河边,曾种有成片的梓树。有人说子城是因为梓树之“梓”与“子”同音而得名,这是无根据的附会。

但梓树确实很美,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中有诗:“宝带河连锦带斜,精严寺古黯金沙。墙阴一径游人少,开遍年年梓树花。”写子城外锦带河边梓树开花的美景。

20世纪五十年代,子城四周仍绕以护城河。河上有桥九座,正对城楼的一水泥平桥,名瑞虹。自城楼往东折北,此段护城河称“洲东湾”,旧有“五柳庄”“凤凰岗”等名胜。原先的子城内外,曾是风光无限。

子城城门前、护城河南,原有木质牌坊,牌坊上有匾额,明朝时题“首藩名郡”。这是因为元明时嘉兴城市繁荣,有“江东都会、浙西首藩”之称。清朝时写“秀州古治”。大约在五四运动之后,匾额题字改为“天下为公”。再后来,牌坊上的匾额也被摘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