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范仲淹所在的朝代皇帝是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句话是曾经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大家都读过的,这一篇《岳阳楼记》也是我们曾经背诵过了。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在第三次被贬谪之后所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的大起大落已经让他看淡风云变幻,但对于天下大事的关切却仍是当年风范,不失文人傲骨。

这首词可以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等等这些词句都是名扬古今的名句。

就这一篇《岳阳楼记》就让范仲淹声名鹊起了,直接涨粉几十上百万的那种,当然范仲淹一生中值得赞叹的故事其实还挺多的。

公元1014年,北宋皇帝宋真宗御驾应天府,诏告百姓:

所有臣民不论老幼、不分贫贱,可到“重熙颁庆楼”免费吃三天。

万民鼎沸,应天书院的师生相约而行,唯独一位学子不为所动,依旧潜心读书。

同学诧异地问:“睹圣颜,享美食,千载难逢,为何不去?”

学子摇头说道:“书念不好,见到圣上也没用;书念好了,他日再见也不晚。”

一年后,学子进士及第,不仅一日看尽长安花,日后还成了国家的肱骨大臣。

他就是范仲淹,后世称誉“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说到范仲淹的故事,那么不得不从范仲淹小的时候说起了。

范仲淹是历史上昭若日月的正派人物,他去世后被朝廷谥为“文正”,成为千多年后文人的道德标杆,士子无不以他为榜样。

范仲淹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困顿,但却是这样坎坷的人生经历把他变成了传奇。

就是这样传奇的一个人年少的时候却是挺不好过的,怎么说呢,牙牙学语的年纪丧父,母亲带着自己改嫁,在不知身世的情况下度过了幼年时期。

可以说范仲淹从降世之后就开始了坎坷的人生之路,今年出生明年父亲就骤然病逝了,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孤儿寡母的确实也很难生活。

再加上实在是贫困家庭,无奈之下母亲谢氏就带着年幼的范仲淹改嫁到朱姓商人朱文瀚的家里。

所幸遇见为之良人,范仲淹改名为朱说,并且其身世并未告知范仲淹,由继父抚养至成年。

虽然朱文瀚是商人,但是实话实说也不是什么富商家庭,幼年时期范仲淹就随着继父四处奔波,生活可以说十分艰苦,比他母亲还未改嫁前的生活也就好那么一点吧。

好在他的继父朱文瀚也是进士出身,也是将范仲淹视如己出,并没有因为他是继子就对范仲淹另眼相看。

这一点在现在的社会有时候也是比较难得的,更别说在封建时期的那种传宗接代的思想之下。

朱文瀚对范仲淹也是细心教导,教他读书明礼,也没有让他跟自己学习经商。

可能是自己的商道经营得也不怎么样,再加上他知道范仲淹的原生家庭是世代为官,也想让范仲淹继承其原家族的遗志吧!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宏愿也是范仲淹在朱文瀚的教导之下立下的。

因为继父的家庭也并不富裕,所以伙食也不是那么好,经常就是白粥配咸菜,所谓的寒窗苦读范仲淹就真的是苦读了。

其母谢氏也知道,即使朱文瀚将范仲淹视如己出,但是终究不是他的骨肉,即使继父再好终究还是继父。

依靠别人的生活不能太久,用自己的能力赚取回来的才是自己的东西,还是要自身的强大才是最好的。

所以谢氏并未放松对范仲淹的教导,范仲淹刚到入学的年纪谢氏就给他找了一个寄宿学校——醴泉寺,谢氏认为读书是能够改变人的命运的!

孩子早晚都要离开父母的身边独立生活,现在母亲能做的就是引领你将来生活的大致方向,最后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就靠你自己争取了。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母亲已经领你进门了,是龙是虫就看你自己的打拼了。

小范倒是没有让谢氏失望,学习刻苦,学识也是日渐丰富,谢氏每天脸上也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可惜好景不长,范仲淹的大山又一次坍塌了一座,随着继父朱文瀚去世范仲淹的生活又陷入了艰难困苦之境。

直到22岁那年,范仲淹放假回家过年。朱家的众位少爷一看继子回来了,莫不是要回来争家产。

于是便四处刁难,更是毫不避讳的隐喻范仲淹“你不是我们朱家的人还想不要脸的一直用朱家的钱”。

这下子范仲淹再怎么样也想得出来了,于是便愤愤的回到家中询问母亲。

谢氏这时候已经是年近半百了,自从朱文瀚去世之后,谢氏就已经有预感范仲淹的身世即将被引出。

这时候谢氏一脸平静,让范仲淹坐在自己旁边便娓娓的道出范仲淹的身世。

听着母亲道出的故事,范仲淹的脸色一直变化着,慢慢的变得伤感、沮丧、羞愧。

疼爱自己的父亲成了继父,本想着自己在父亲朱文瀚的教导下读书明礼,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宏愿,终有一天会为朱家光宗耀祖。

没想到自己所想的一切只是自己所想,母亲改嫁只为让自己能够过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却依旧是寄人篱下。

范仲淹慢慢的下定决心要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回复家族荣耀,许下诺言,待功成名就之时,将母亲接去享福。

于是在过年之后便收拾行李,拜别母亲,走向了去往南应天府求学的道路。

谢氏虽然不舍,但是也只能含泪目送儿子远去,心中默默地为儿子祝福。

范仲淹走的时候没有再拿朱家一分一毫,嗟来之食范仲淹觉得食之无味;读书成了他唯一的出路,带着一剑一琴漫步向应天书院前行。

身无分文的范仲淹正式开始了寒窗苦读的日子,好在应天书院是免学费免住宿费的,只不过伙食自己解决罢了。

“公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醋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这是范仲淹整整吃了五年的伙食,靠着勤工俭学度日,每天早上起来熬点粥,等凉透了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就着几根咸菜。

可想而知穷成什么样子了;五年啊,你知道我这五年怎么过的吗,白粥配咸菜;吃了五年啊,寒窗苦读嘛,自己选的,耶稣都拦不住 。

寒冷也阻止不了我读书,困了就往脸上泼凉水,这个办法醒神特别有效果,建议现在正在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可以学一学。

饿了就和白粥配咸菜,这种意志力、自制力相信现如今的大多数学子都自愧不如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1015年,5年口嚼咸菜、睡不脱衣的范仲淹终于进士及第,叩开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门。

“人才高下,视其志趣。”

一个人成不成才,不用看其他方面,单只看他的志向就能看出来;志向高远的人即使坎坷人生他也能够依靠自己拼搏出一片天下。

苦读五年,终于梦想成真,当上掌管讼狱的九品小官,范仲淹也终于能够实现自己在临走是许下的诺言,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

范仲淹为官之后,就一直秉持着自己当初立下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宏愿,并以为良相为目标时刻鞭挞着自己。

但是范仲淹的仕途之路也并不是那么风顺,几乎就是被贬被召回;被贬被召回的这种情况。

不外乎就是范仲淹太过真正了,认死理,这种人一旦为善便是大善人,为祸便为大恶人;范仲淹是为官,也不能说是“大官人”,应该是真正的父母官。

为官第六年被调泰州人盐仓监一职,又因为修海堤被任兴化县令一职,可惜海堤刚修完,还没能为当地百姓做一些其他的实事,家里头就传来了噩耗。

范仲淹的最后一个山头崩塌了,母亲谢氏病逝。这下子范仲淹就真的成了孤苦伶仃之人了。

这个世界上最牵挂他的那个人去世了,这是一件多么悲痛的事情啊,范仲淹快马加鞭的回到家,为母亲守孝三年。

他能为母亲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就是好好生活真心为民,让在天尽头的另一边的母亲看到自己并没有让她失望。

八年三贬

之后的日子范仲淹脚踏实地的为百姓谋福利,认真干业绩。在基层摸爬滚打了13年,终于自己的能力被领导看到了。

1028年经由晏殊为举荐人,直接向皇帝推荐了范仲淹,随后范仲淹被宋仁宗召回京城,当上了皇家图书馆的馆长,这直接就是在天子的手底下做事情了啊,自己的抱负终于有得地方实现了啊。

可惜当时的宋仁宗年幼,手里头没多少实权,大权掌握在章献太后手里,这可不太行啊,得想想法子啊!

但是伴君如伴虎,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范仲淹就是不信这个邪,你这老虎的屁股上多了根刺,我想提醒你一下,帮你拔掉你咋还能不让呢!

这不第二年冬至,拔掉这根刺的机会就来了。

19岁的宋仁宗准备带着文武百官为章献太后祝寿,范仲淹一想不对啊,长者为大,更是过生日这种场面,那到时候现场是听你这个天子的话好还是听太后的话好。

于是范仲淹上书皇帝,直截了当地说了:

不去,你们一家子好好过生日就好,带着我们文武百官瞎掺和什么,去了这个不彰显太后的话语权更大吗,那以后国家的事情听你的还是听太后的?

关键范仲淹还想着直接对话那根刺,一通简讯就到了太后那里,跟太后说:

皇帝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你咋还死乞白赖地坐着皇帝的位置呢?莫不是想把皇帝培养成妈宝男吧,还是赶紧退居二线安享晚年吧!

这事情被晏殊知道了,晏殊当场就慌了,你这个馆长可是我推荐的,你自己想死可别拉上我啊。

范仲淹当即就回了一封信:“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咋地,只要是对的事情我就做,对的话我就说,哪怕是老虎屁股,哪怕是老虎他妈,只要是对国家不理的我都要提出来!

结果章献太后的生日派对正常举行,范仲淹一想,唉,现在这种情况还不如回地方做父母官来得实在。

于是第二年便向皇帝提出离京为官;这不正合了某些人的意吗?直接一通任免书就在手上了。

赶紧走赶紧走,走远点,别在我面前蹦跶,看见你就烦。

直接就到山西去了,任河中府通判,第二年又被调到陈州任通判。

在这被贬的时间里,范仲淹也没有停下他为国为民的心思,每当朝廷有什么事情他觉得不对头了,上书。

朝廷想修筑宫殿;他觉得京城宫殿够多了,够住的了,建那么多干嘛?劳民伤财的,上书。

朝廷打算扩编;他觉得需要削减郡县,精简官吏,上书。

朝廷打算收回公田,降薪;他觉得工资低了官员容易贪污腐败,上书。

可惜啊,没人搭理,建议没被采纳,但是这么活跃的范仲淹却是被宋仁宗记在心里了,你这老小子可以啊,我记住你了,有机会再把你调回来。

范仲淹离京为官的第三年,太后死了,宋仁宗实权到手,立马就把范仲淹调回来。

回来之后范仲淹倒是真的为宋仁宗出了不少好建议好政策,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同年,人家皇帝和皇后两口子吵架,人家皇帝就是想要换个人当大老婆,咋地我堂堂一国天子谁当大老婆还做不了主啊?

可惜范仲淹明明知道宋仁宗执意废后了,还一个劲地往枪口上撞。还带着十几个人在人家房间门口堵着。

这不,被贬谪到睦州去了,郭皇后连夜被送进道观。

又回到地方了,又可以好好做实事了,在苏州范仲淹带人疏通5条河渠,又将太湖水导入大海而根除水患。

这不业绩又做出来了,直接就是那一年的销冠人物啊,不到一年范仲淹三回京师。

俗话说“事不过三”,范仲淹却屡贬不改,重返京师的他看不惯宰相吕夷任人唯亲、把持朝政,亲手绘制了一幅《百官图》弹劾宰相。

谁曾想吕夷使用了一记“反间计”反杀成功,回击范仲淹勾结朋党、挑拨君臣关系。

这场牵连极广的范吕之争,史称“景祐党争”。结果范仲淹被赶出京城,吕夷简被罢黜宰相。

从最开始入京到这一次被贬,范仲淹这八年三贬的传奇经历连友人梅尧臣都看不下去了,写了一篇《灵乌赋》意思是劝说范仲淹既然自己的直言不讳被人所厌恶,那么倒不如少管点闲事,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范仲淹却回了一篇同题的《灵乌赋》直接回怼了梅尧臣,其中更是有一句话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成为了千古名句。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多么荡气回肠的一句话,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也不愿寂寂无名,默默无闻地度过此生。

范仲淹在第三次被贬之后,先后降任鄱阳、镇江、绍兴和西北边陲地方官,在最后一次告别开封到任饶州之后的一段时间,范仲淹写了一首《郡斋即事》。

三出专城鬓如丝,斋中萧洒过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范仲淹先后几次贬谪偏远地区,晚年之时更是受严寒酷暑防卫边疆之苦,积累了许多的病症 。公元1052年,已经重病在身的范仲淹在调往颍州途中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他去世之时,凡是他为官任地百姓无不痛哭流涕,犹如生父去世,大家自发为其修建祠堂,纪念范仲淹的功劳。范仲淹可以说是真正的父母官!

范仲淹一生起起伏伏,每一次被贬都是坚持自我,清正为官的体现;每一次被召回,都是范仲淹能力非凡,坚持心中宏愿的体现。

他每到一处做官都被当地百姓视为青天;抒发自己志向的诗词也在世上广为流传。

那些现在流芳千古的名句在当时是范仲淹对国对民的感慨,宋朝的君王和百姓都知道他是一个心怀壮志的忠臣。

不管是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都成了后世大多数为官之人,有梦想之人,有远大志向之人的座右铭!

昨天是祖国的十一轻点,也是范仲淹先生的生日,在此也借由范仲淹先生的的故事祝祖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民富国强蒸蒸日上!

也祝愿有志者事竟成!